春秋集解
作者:吕本中
三十卷。吕本中(1084-1145)撰。吕本中字居仁,原名吕大中,宋代着名诗人、理学家。吕本中北宋末官至祠部员外郎,南宋初赐进士,累迁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学者称之“东莱先生”。吕本中以诗擅名,其诗颇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诗家多称之“吕紫微”、“东莱”之号稍隐。吕氏着述颇多,除此书外,还有《童蒙训》、《师友渊源录》、《东莱诗集》、《紫微诗话》、《江西诗派宗社图》等书。此书乃自三传而下,集诸儒解经之说而为之。其所集诸儒,主要是陆淳、刘知几、孙复、孙觉、刘敞、苏辙、程颐、襄陵许氏、胡瑗数家。此书虽全无吕氏议论,但采择较精。朱熹曾说:“吕居仁《春秋》亦甚明白,正如某《诗传》相似。此书旧刻题曰吕祖谦撰,误,《四库提要辨之甚详。然吕本中传林之奇,而林之奇则吕祖谦之师,二人亦有渊源。现存有康熙《通志常经解》本,乾隆本。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勿轩集
诗文别集。南宋熊禾撰。八卷。禾初名鉌,字去非,一字位辛,号勿轩,又号退斋,建阳(今属福建)人。从朱熹门人游。咸淳进士,授宁武州司户参军。宋亡不仕,入武夷山,筑室教授乡里以终。著述颇富,有《易经讲义》、《诗选正宗》、《四书标题》等。此集为其族孙孟秉编,收文凡六十八篇,诗、词百二首。文以序、跋为多。平正质实,不以藻采见长。诗有纪旅、咏物、酬赠之作。此集明天顺中六世孙斌为博罗主簿始刊行,清张伯行重刻。有《四库全书》本。又《正谊堂丛书》与《丛书集成初编》中,有《熊勿轩先生文集》六卷本。《元诗选初集》中有《勿轩集》一卷。
鲒埼亭集选辑
本书(二册三○○面一八○、○○○字)分六卷,全祖望撰。祖望字绍衣,又字谢山;浙江鄞县人。清乾隆初,成进士。所著「鲒埼亭集」三十八卷及其「外编」五十卷,记南明浙海鲁监国事最详。本书选录与南明有关之文凡一百三十馀篇,题曰「选辑」。卷一至卷五以碑铭传状为主,间杂序记之类;卷六多属序跋题记,偶有书札。至已录附第九种「蠡测彙钞」及第一四二种「张苍水诗文集」者不与,分见两书篇。书末,今加刊两附录。一为顾炎武文,有「吴同初行状」等铭状三篇;二为黄宗羲文,有「陆周明墓志」等铭表四篇。宗羲文已刊第二五种「赐姓始末」及第一三五种「海外恸哭记」两书,此四篇乃为补辑。
康熙秀水县志
十卷,清任之鼎修,范正辂纂。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乾隆印本。首有康熙二十四年吴源起、康熙二十三年范正辂、康熙二十四年杜臻序。秀水县,明宣德五年(1430)析嘉兴县地置秀水县,治今浙江嘉兴市。明、清与嘉兴县同为嘉兴府治。1912年与嘉兴县合并设置嘉禾县。卷一建置沿革、分野、山川、方域(附乡都)、城池、坊巷、市镇、桥梁、塘堰;卷二公廨、学校、祠祀、仓廒、驿递、坊表、寺观;卷三户口、田赋(附贡课)、兵政、盐政、岬政、物产、风俗;卷四官师、科甲、荐举、贡举、武举、封荫、乡饮、舍选、橡史;卷五帝纪、妃御、名宦、名臣、先达、儒林;卷六文苑、材武、孝义、隐逸、列女、侨寓;卷七翰墨、仙释、方伎、古迹、丘墓、祥异、佚事;卷八赋、诗、诗余;卷九序、记;卷十记、杂文、典籍。秀水县志仅存两部,一系明万历二十四年(1614)刻李培修、黄洪宪等纂十卷本,次即此康熙二十四年刻本及其后印本。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十五馆与台北故宫博物院及日本内阁文库等有藏。
忍寒诗词歌词集
分上下两编。上编《忍寒庐吟稿》作于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八年,下编《葵倾室吟稿》作于一九五二至一九六六年。作者藉助诗词这一文学形式咪事味物,抒发个人的感情襟怀。此外,作者还借鉴古典诗词在文字及韵律方面的规律,创作新体歌词以适应时代需要。《忍寒诗词歌词集》上编后面附有作者于一九三二年至一九四七年间所作《龙七歌曲集》,是作者在这方面的尝试和实践。
孔子的智慧
《孔子的智慧》为林语堂文集之一,共分11章,其中《孔子传》首次把孔子的传记译成英文,这是孔子最早的传记,也是孔子惟一的传记,依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孔子世家》英译;《中庸》给儒学系统一个完整适当的基础;《大学》虽然在伦理与政治之间,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国家世界之间的立论未必允当,文字则是前后一贯的论辩;经过重新排列重新选录的《论语》文本,大体而论,是《孔子的智慧》最为隽永有味的一章。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
凡十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千臂千钵曼殊室利经、文殊大教王经、千钵经。本经述千臂千钵曼殊室利菩萨之秘密三摩地法。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计分无生、无动、平等、净土、解脱等五门九品(前九卷)。(一)根本清净无生门,系毗卢遮那如来所说,作阿字观,此门包括前二品。(二)圆成实相无动门,为阿■如来所说,作啰字观,包括第三、四品。(三)法界真如平等门,为宝生如来所说,作跛字观,包括第五、六品。(四)妙观理趣净土门,无量寿佛所说,作左字观,包括第七、八品。(五)金刚菩提解脱门,为不空成就如来所说,作曩字观,即第九品之说。第十卷则就六师外道等详述此法,令彼归依。又由经文所述文殊现千臂,每臂持一钵,每钵中现千释迦,其顶上戴五佛如来等记载,知此经系依密教思想及梵网经之卢舍那莲华台藏世界说转化而来。依序文载,本经系金刚智三藏于长安荐福寺译出,由慧超笔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