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总义

作者:易祓
周官总义

三十卷。宋易祓撰。易祓,字颜章,号山斋,湖南宁乡人,淳熙进士第一,诏事苏师旦,历官礼部尚书,师旦败,贬死。生平着述颇多,除着《周官总义》外,还有《禹贡疆理记》、《易学举隅》、《周礼释疑》、《汉南北军制》及《山斋集》等书。《周官总义》,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不载,只有宋赵希弁《读书附志》着录,称宋许仪为之序,刻于衡阳,现衡阳本已佚。仅《永乐大典》尚载《天官》、《春官》、《秋官》、《考工记》,而《地官》、《夏官》已佚。《四库全书总目》馆臣从《永乐大典》中汇合四官编次成卷,《地官》、《夏官》则从宋王与之《周礼订义》中引以补其亡,为三十卷,以存其书,《四库全书总目》认为虽不是完整卷,但已得原书十之八九。《周官总义》对经义很有考据,于职方氏之地理山川尤为详悉,研索经文,断以己意,较有新义。书中观点与先儒有异同,如论“大宰九赋”、“九庙九献”、“肆师之祈珥”、“辀夫之四旗”,立论虽与先儒不同,但并非杜撰,皆以经释经。而“内宰”二事、“酒正式法”则出自新义。其不足在于大抵多引经证经,或有所附会。《周官总义》对经义考证详实,反映了宋儒研究《周礼》之水平,对后世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版本有:路有钞本、康熙十九年(1680)纳兰性德《通志堂经解》本、乾隆五十年(1785)通志堂刊修补

易祓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沙与沫

沙与沫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1883—1930)的散文诗集,收录320余首散文诗。中心内容是抒写对人生的思索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诗人以深邃的眼光,开阔的胸怀,站在哲学高度,对人生作缜密的观察和精妙的议论。作品中观察、议论的人,不是具体的你或我,而是普遍的人,整个人类。作品中描述的人的世界,是充满罪恶的世界。自私、骄傲、贪婪、妒忌、仇恨、伪善、压迫、战争等,使世间成了一座监狱,“我们都是囚犯。”面对如此世界,人生该怎么办?作者苦口婆心,多方指引,希望把人们引到一个自由的光明世界。他指引的路径是:追求真善美。在这个痛苦黑暗的世界上,并不是没有真善美,“世界上只有两个原素,美和真,美在情人的心中,真在耕者的臂里。”善,在钉死耶稣的十字架上。诗作用生动的艺术形象,从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恋爱交往、思想行动等人生的各个方面具体教导人们怎么做,要有坚定的信念,勇敢执着地追求,但不是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是生命的追求,创造的追求;从狭窄的物质世界中跳出来,进入广阔无边的精神世界,净化情感,实现道德完善;坐在云头看地球,摆脱种族、国家、俗务的束缚,把小我与宇宙融合为一;发扬自我牺牲精神,以情人的眼光看人,以爱自我的心怀爱人,以农民播下种子、渴望收成的诚心待人。这样,人类便可以进入真善美统一的、艺术的世界。作品中表现的这些见解,具有一定程度的幻想性质。但作者的诚挚之心,十分感人,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对世间丑恶的强烈憎恨,对劳动人民的友好亲近都具有积极意义。作品想象丰富、奇特,描写的意象或摘自天堂、或捞于海底,或取之于人间和动物世界,大至宇宙,小至沙粒,临场置景,就物设喻,都自然贴切,恰到好处,显得笔力酣畅、色彩斑斓。诗作化具体为抽象,带有哲学意味,而且充满辩证思想,具有一种无可辩驳的真实力量,意蕴深邃,韵味隽永,给人以启迪,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国志文类

三国志文类

编辑人姓名不详, 60卷, 今流传有宋刊本(《四库全书》)。《柳河东集》卷21《柳宗直西汉文类序》一文说到《两汉文类》的编例。《三国文类》就是沿其例,采《三国志》之文上涉东汉末,下至西晋初,分类排比而成。全书分为23门:论书、赦令、表奏、书疏、谏诤、戒责、荐称、劝说、对问、议、论、 书、笺、评、檄、盟、序、祝文、祭文、诔、诗赋、杂文、传。

小儿推拿广意

小儿推拿广意

推拿专著。又名《幼科推拿广意》、《推拿广意》。三卷。清·熊应雄辑。约刊于1676年。上卷总论推拿之理,及儿科疾病诊断方法,并附推拿手法图说20余幅;中卷分述各种儿科常见病推拿疗法;下卷附方,选录小儿病的内服、外治药方180余首。全书内容切于实用,流传颇广。

灵棋经

灵棋经

古代占验术书。二卷,旧题汉东方朔撰。或以为出自黄石公,黄石公以授张良,后东方朔传其术;又有题汉淮南王刘安所撰者,“其说纷纭不一,大抵皆术士依托之词”(《四库全书总目》)。《隋书·经籍志》有《十二灵棋卜经》一卷,不著撰人;清姚振宗《隋志考证》引宋刘敬叔《异苑》,云系“晋宁康(373—375)初襄城寺法味道人”所传;其所传法用十二枚棋作占卜具,故又称《十二灵棋卜经》。《隋书·经籍志》载“十二灵棋卜经一卷”;《宋史·艺文志》载“李进注灵棋经一卷”。

海上繁华梦

海上繁华梦

原题《绣像海上繁华梦新书》。狭邪小说,初集三十回,二集三十回,后集四十回。古沪警梦痴仙(孙玉声)戏墨。初、二集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笑林报馆排印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上海笑林报馆再版本;后集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上海笑林报馆排印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商务印书馆铅印本。初集卷首有海上警梦痴仙漱石氏自序、古皖拜颠生序及情天觉梦人、曾经沧海客、歙县周忠鋆病鸳、古滃狎鸥子等题词。书中多叙写妓院生活。初二集叙谢幼安(作者自况)感梦游申,至桂天香嫁幼安回苏止。其间名妓、 名流及狎客均一一交待;后集以桂天香染疫亡后,幼安重游上海,藉消积闷,并目击前集未睹之繁华。书中对骗局、赌术诸事,亦多所描写。有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本。 初集二集有光绪二十九年(1903)上海笑林报馆排印本,后集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笑林报馆排印本。

禅要经

禅要经

全一卷。译于东汉时代,译者佚名。又称禅要经诃欲品、禅要诃欲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示行者于修定时,应作不净观,以期离欲,得空清净智观;亦即观众生之六欲:色欲、形容欲、威仪欲、言声欲、细滑欲、人相欲,依前五欲观不净相,依人相欲观白骨人相。又本经相当于鸠摩罗什等所译禅法要解之最初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