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祓

- 姓名:易祓
- 别名:字彦章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宁乡(今属湖南)人
- 出生日期:1156年
- 逝世日期:1240年
- 民族族群:
易祓[fú](1156年—1240年)字彦章,或作彦祥、彦伟,号山斋,宁乡(今属湖南)人。淳熙十一年上舍释褐,为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庆元二年,召为秘书省正字。四年,除校书郎,迁秘书郎。五年,除著作佐郎。六年,迁著作郎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出知江州。嘉泰四年,为枢密院检详文字,擢国子司业。开禧元年,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二年,附和韩侂胄用兵,迁左司谏兼侍讲,除礼部尚书,寻以谄事苏师旦罢,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三年,被论夺职,谪融州,移全州。嘉定十三年,复故官。嘉熙四年卒,年八十五。祓在后世以夫妇能词知名,其词如《蓦山溪·春情》、《喜迁莺·春感》,刻画纤细,“旖旎缠绵”(《蕙风词话续编》卷一)。所著有《禹贡疆理记》、《汉南北军制》,已佚;今存《周易总义》二十卷、《周官总义》三十卷、《周官总义职方氏注》一卷、《周礼总义》六卷。《全宋词》第四册收其词三首。《全宋诗》卷二七二九录其诗十一首。《全宋文》卷六四四三收有其文。事迹见卫泾《论朝议大夫易祓乞赐镌斥状》、《宋中兴学士院题名录》、《南宋馆阁续录》卷八、《楚纪》卷四三、《同治宁乡县志》卷九《礼部尚书易祓墓志》。
猜你喜欢的书
人有人的用处
副标题《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著作。美国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著。本书初版于1950年,随后,作者又对本书进行了修订,修订本于1954年由英国伦敦艾尔一斯波蒂斯伍德(Eyre and Spottiswoode)出版公司出版。这是作者继《控制论》出版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全书共分11章,主要探讨如何运用控制论来看待与分析社会。书中,作者首先将社会看做是一个通讯和控制的系统,在这一基本思想指导下,分析了人类社会的通讯特征;分析了一些具有一般性的社会现象,如语言、法律等;分析了工业革命以及通讯机器和未来等问题。从而说明人类只有通过对消息及有关通讯设备的研究,才能了解社会;阐明在这些消息和通讯设备的未来发展中,人与机器之间、机器与人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消息,势必要在社会中占居日益重要的地位。
湘绮楼文集
八卷。清王闿运(1832—1916)撰。王闿运,字壬父,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清著名文学家。太平军起义时,曾依附曾国藩军中。后在成都尊经书院讲学。宣统间赐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王闿运治《诗》、《礼》、《春秋》,宗法《公羊》。诗文模拟汉魏六朝,为晚清拟古派所推崇。著有《湘军志》、《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集》等。《湘绮楼文集》八卷:卷一为赋;卷二为奏疏、上书;卷三为论、议、序;卷四为颂、箴、铭;卷五为传;卷六为诔哀、祭吊、碑;卷七为墓志铭;卷八为行状。其文于经史、诸子多有论及,且不拘一格,舒卷自如,直契心源,独开生面。《湘绮楼文集》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蒸阳刻本、光绪三十三年(1907)长沙墨庄刘氏刻本、民国十二年 (1923年) 上海广益书局排印本。
柳如是集
《柳如是集》对文化史女性篇章中何以出现这种奇人奇文进行了富有诗意的诠释。奇女子柳如是的诗词百余首,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的完整呈现,袒露了柳氏自己的灵魂,表现她对人生、爱情、中华文化真谛的真实感受和无悔的追求。
海陬冶游录
《海陬冶游录》即为王韬描绘上海青楼的冶游笔记,是书依余怀《板桥杂记》体例分上中下三卷。作者自言:“旅窗无俚,因病得闲,枨触旧怀,抽毫暝写,姑循余曼翁《板桥杂记》之例,以雅游、丽品、轶事分隶之。“上卷”雅游“,绘沪上青楼靡丽纷华之景;中卷丽品”,展还上名姝风流艳媚之态;下卷“轶事”,叙申江烟花风情万种之事。王韬另有《海陬冶游附录》三卷,《海陬冶游余录》一卷,与此形成“海陬冶游”系列作品。《海陬冶游录》对晚清青楼笔记颇有影响,启迪了后代同类作品,如黄式权《淞南梦影录》即“权舆于《海陬冶游录》“而成。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原题「东海青元真人注」,此人盖系南宋道士。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卷首有清河老人序,称赞青元真人注《度人经》,「条分八事,详释二章。首明理性之因,终显命根之秘」。注文偏重以《道德经》思想解说《度人经》旨义。对原经《洞玄》、《玉历》二章,改换章题,标举八个要点,详加训释以便初学者阅读。又节取《天公经》之文,增补原经《元始灵书》三篇,改作四篇。此外,本书每段注文之后,又有清河老人颂、郭岗凤参校文及赞文。全书之末附《诵度人经灵验》一篇,记述南宋淳熙、绍熙、庆元、嘉泰年间念诵《度人经》应验小故事数则。
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
1908到1910年间,巴黎中国留法学生主办的刊物《新世纪》中,几个无政府主义者提出中国应该废除汉文汉语,改用“万国新语”(Esperanto世界语)。章太炎不同意这种幼稚而走极端的主张,同时又对当时的切音字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写了这篇文章,一面驳斥无政府主义者的谬论,一面提出他对切音字的看法,认为“切音之用,只在笺识字端,令本音画然可晓,非废本字而以切音代之”,另外又在文章里发表了他“取古文篆籀迳省之形”拟成的切音字方案——“纽文”“韵文”。他的这种理论,就是后来“注音字母”理论的根据;他的这套方案,就是后来“注音字母”方案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