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经书院日课题目

作者:廖平
尊经书院日课题目

据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光绪二十五年,1899):“汇集尊经、九峰、艺风、家塾诸题,编为《经课题目》二卷。……先生在尊经时,以题目多,难于钞录,每预刊印发,一人不能作多题,得此一目,或余日补考,或据目与同经别题相商,或又据目与别经研考交通之条。” 又廖师政《四译馆经学穿凿记·跋》云:“(四译)襄校尊经,当时应课者常二三百人,分经立课,用志不分,每课题目由数十道以至百余道,率皆大例巨疑,经众研究坚确不移者,乃据为定说,否则数变或数十变而不止。” 又《光绪井研县志》卷一二《艺文二·经部二》:“平昔年分校尊经,每试题目,刊给学者。近辑所刊《经学目录》为上卷,再以九峰、艺风、家塾诸题编为下卷。考平经学数变,遇有疑义,即标题以相考核,成书多而且速,实由于此。群经宏纲巨例,领悟为难,此篇举要示目,蹊径易循,初学依目程功,最为切用。” 而此本为《尊经书院日课题目》,并不分卷,多为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堂课题目。为民国二十四年井研廖氏刻本。

猜你喜欢的书

空白的忧虑

Q报馆广告部主任植木欣作,每天一清早睁开眼睛,总是先在床上把报纸看一遍。这里面包括二份中央级的报纸和二份当地的地方报纸。他长久以来已经养成了一种习惯,读报总是自下而上,从下面的几栏开始看起的。今天早晨也是如此,他伸出一只手把放在枕边的报纸拿了起来。顺序也有一定的规矩:先看地方报,后看中央报。这是因为中央报纸根本不是竞争对象,看起来也不过是浏览一下而已。

读全唐文札记

研究著作。清劳格著。为作者《读书杂识》中一卷。包括正文、“续补”和“唐文补遗”三部分(未找到)。正文一百二十七条,“续补”七条,共考出《全唐文》中作者姓名、小传有误四十余人,文章有讹误近百篇,重出文三十四篇,误收其他朝代文章或疑伪十六篇,补出阙名作者姓名五条。又在《唐文补遗》中辑得六十六人佚文八十八篇,佚名文十八篇。岑仲勉尝评此书“抉其复误,补其疏略,目其遗载,读是书者诚当家置一编矣”(《读全唐文札记》)。实开后代对《全唐文》匡谬正失、辑补删伪之先河。有《月河精舍丛钞》本。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全唐文》收附。

墨经

《墨经》是一部论述制墨之书。全书共论述二十个问题:一论松,主要论述造墨所用之松,以及何松为上,何松次之,何松为下。二论煤,主要论述如何建窑,如何扫煤,以及如何辨煤之优劣。三论胶,主要论述胶对制墨的作用,胶的优劣,胶的制法。四论罗,主要论述如何筛煤。五论和,主要论述如何和煤,以及胶、煤、水的比例。六论捣,主要论述如何把墨泥捣均匀。七论丸,主要论述制墨丸的方法。八论药,主要论述历代制墨掺药之法。九论印,主要论述用何物制墨印的底版。十论样,主要论述什么式样的墨为最佳。十一论荫,主要论述使墨干燥之法。十二论事治,主要论述对墨如何事治。十三论研,主要论述如何研墨。十四论色,主要论述以墨的色彩、光度鉴别墨的优劣。十五论声,主要从敲击、研墨的声音论述墨的优劣。十六论轻重,主要从墨的轻重论述墨的优劣。十七论新故,主要论述故墨优于新墨。十八论养蓄,主要论述养蓄新墨之法。十九论时,主要论述制墨的时间。二十记工,主要记载历代制墨的良工。

九皇斗姥戒杀延生真经

一卷。此经为斗姥元君所说,旨在戒杀救生。经文开篇有《九皇斗姥说延生保命心咒》一段,言“此咒诵之,可以延年,且所求皆能遂愿,不可轻视。”正经分十二段,分别阐述为何戒杀,如何戒杀,戒杀有何利益,劝戒众生戒杀一切生灵,修善积德,每段后皆有颂词一首。底本出处:《道藏辑要》斗集。

玉环记

作者佚名。或说杨柔胜撰。杨柔胜,字新吾,江苏武进人。约明万历十年(1582)前后在世。此本或为后人改订杨本。本事见于唐人《玉箫传》及范摅《云溪友议》中有关韦皋的故事。全剧三十四出。剧写:京兆书生韦皋,寄居洛阳。其父同窗好友李晟、张延赏,俱任要职。韦皋应试不第,朋友劝往院子逍遥,得识玉箫。后钱钞用尽,被赶逐出院。临别玉箫赠韦皋紫金鱼扇坠一个,白银二两,以为路费;韦皋将一对玉环,彼此各存一枚,以为表证。

资持记序解并五例讲义

资持记序解并五例讲义,一卷,宋则安述,日本戒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