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概述
作者:钱穆
成书于1953年。台北“中华文化事业委员会”1953年初版,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4月修订出版。该书在材料上多取自《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内容包括宋学之兴起、宋初诸儒、中期宋学、南渡宋学、金元诸儒、初期明儒、中期明学、晚期明学、明末诸遗老等,扼要地叙述了宋元明七百年间理学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收入台湾出版的《钱宾四先生全集》。自宋学之兴起,下迄晚明遗老,分五十六目,将此六百年间理学发展衍变之迹,溯源穷流,作简明扼要之叙述。中国思想史上,两汉以后,儒学渐微,庄、老代兴,而佛学东来,递兴日盛,至隋唐而臻全盛。然佛学盛极转衰,继之则宋学崛起,而为新儒学之复兴,另辟新局。宋初诸儒,其议论识见、精神意气,有跨汉唐而上追先秦之概。周濂溪以下,转趋精微,遂为宋明理学开山,而后有二程、张载、朱熹乃至于王阳明之学术盛世。
章节列表
升序↑- 序
- 例言
- 目次
- 一 宋学之兴起
- 二 胡瑗与孙复
- 三 徐积与石介
- 四 范仲淹
- 五 欧阳修
- 六 李觏
- 七 王安石
- 八 刘敞
- 九 司马光
- 一〇 苏轼、苏辙
- 一一 综论北宋初期诸儒
- 一二 中期宋学
- 一三 周敦颐
- 一四 邵雍
- 一五 张载
- 一六 程颢
- 一七 程颐
- 一八 谢良佐、杨时、游酢、尹焞附张绎、王
- 一九 吕大钧、大临
- 二〇 南渡宋学
- 二一 胡安国、胡寅、胡宏
- 二二 张栻
- 二三 朱熹
- 二四 陆九韶、九龄、九渊
- 二五 吕祖谦附吕公著、吕希哲、吕本中、吕大器
- 二六 陈亮
- 二七 叶适
- 二八 薛季宣、陈傅良、唐仲友
- 二九 黄榦
- 三〇 杨简
- 三一 金履祥、黄震、王应麟
- 三二 金、元诸儒
- 三三 李纯甫
- 三四 赵复、姚枢、许衡
- 三五 刘因
- 三六 吴澄
- 三七 初期明学
- 三八 吴与弼
- 三九 胡居仁、娄谅、陈献章
- 四〇 薛瑄
- 四一 中期明学
- 四二 王守仁
- 四三 湛若水
- 四四 罗钦顺
- 四五 王门诸流
- 四六 钱德洪、王畿
- 四七 王艮
- 四八 罗洪先、聂豹、邹守益、欧阳德、刘文敏
- 四九 王时槐
- 五〇 罗汝芳、赵贞吉
- 五一 晚期明学
- 五二 顾宪成、允成
- 五三 高攀龙
- 五四 孙慎行、钱一本
- 五五 刘宗周
- 五六 明末诸遗老
- 跋
猜你喜欢的书
黑色帷帘
黑色悬念小说代表作。故事源于脑后重重的一击,男主人公回到家里仿佛已隔绝数个世纪。他依稀觉得自己曾被人陷害成为一起谋杀案的疑犯。伴随洗净嫌疑的点点回忆,过去的生活片段像梦魇一样在脑里出现。他极度害怕自己就是真正的凶手,由此陷入十分绝望的境地。但随着记忆的寻回,故事的真相也一点点水落石出。
返璞归真
《返璞归真:纯粹的基督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邀到英国广播公司发表的战时系列讲话,在生命如芦苇般脆弱的时代,讲述超越不同派别基督教的纯粹信仰。 《返璞归真》将信仰的真谛娓娓道出,被公认为是路易斯最受欢迎的著作,并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宗教著作之一。本书将带我们回到路易斯给成千上万处于动荡不安的战争中的人们带来更新的时代,他的话语在今天仍和往日一样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桑道夫伯爵
《桑道夫伯爵》(Mathias Sandorf)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全书共5卷35章。该书为作者向大仲马致敬之作,被称为又一部精彩的《基督山伯爵》,同样想象丰富、新颖奇妙、引人入胜。小说以19世纪60年代匈牙利人为摆脱奥地利统治者所进行的自治运动为背景。匈牙利贵族桑道夫伯爵领导的起义因被人告密而失败,他历经艰险才得以越狱逃生。从此,桑道夫伯爵隐姓埋名开始了报恩复仇伸张正义的事业,几经周折终于严惩了告密者。
夜雨飘流的回忆
十六年——一九二七——底冬初十月,因为父亲和姊姊的遭难,我单身从故乡流亡出来,到长沙天心阁侧面的一家小客栈中搭住了。那时我的心境底悲伤和愤慨,是很难形容得出来的。因为贪图便宜,客栈底主人便给了我一间非常阴黯的,潮霉的屋子。那屋子后面的窗门,靠着天心阁的城垣,终年不能望见一丝天空和日月。我一进去,就象埋在活的墓场中似的,一连埋了八个整天。
弁山小隐吟录
元诗别集。2卷。黄玠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至正五年(1345)黄玠自序。卷上为五言古诗,卷下为七言古诗。黄玠寓居吴兴,筑室于弁山,自号弁山小隐。晚年思归故乡慈溪而未成,所以自编诗稿以示子孙,名为《弁山小隐吟录》。由于本集未收近体,论者或以为他不作近体诗(《四库全书总目》),但在《玉山名胜集》等书中,收有黄玠所作五、七言律诗、绝句数十首,所以清人陆心源曾判断本集并非全帙,仅只前半部。《四库全书总目》以为黄玠此集“中多劝戒之词,其上者有元结遗意,次者亦近乎白居易。虽宏阔深厚不能及二人,要于俗音嘈囋之中读之,如听古钟磬矣!”
晚晴集
《晚晴集》,乃弘一大师1941年夏(时年六十二岁)掩关福林寺,集佛经、祖语、警句102则编集所成。共一○一条,前四十九条为上卷,后为下卷。弘一大师学佛“以华严为境,以四分律为行,导归净土为果”。《晚清集》第一条以忏悔发心为始,最后一条为念佛净土,可谓融贯弘一大师毕生佛学之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