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书传 [标点本]
作者:苏轼
《尚书》学著作。宋苏轼所作《尚书》注本。十三卷,一作二十卷。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称,宋神宗熙宁以后,专用王安石《新经尚书义》试士,而东坡此书驳异王说颇多。由于王氏之书不传,故难较其优劣异同。但就本书而论,作者注重经世之学,明于事势,又长于议论,对于治乱兴亡,剖析明畅,较他经独为擅长。如注解《胤征》,以为羲、和二于羿而忠于夏;注解《康王之诰》,引《左传》叔向之言证服冕为非礼;又言昭王南征不复,穆王初无愤耻之意、哀痛恻怛之语,平王当倾覆祸败之极,其书与平康之世无异,有以知周德之衰;而东周之不复兴也。注古而鉴今,所论颇为精彩,连与其如水火的洛闽诸儒也不得不承认该书有可取处。朱熹认为此书虽然“失之太简”,但是解释“最好”。有《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
章节列表
升序↑猜你喜欢的书
海陵从政录
窃卑职自到任以来查考兴化情形士习民风已非昔比然或者勉竭驽骀妄希转移于万一惟查下河水利有谓治其源者则复归仁堤以遏黄流使淮水势杀庶运河堤可保无虞也有谓导其流者则浚白驹小海草堰诸闸使由牛湾河入海庶不至白涂等河壅塞也有谓复十四塘者纳泗州贝于贻天长诸水使不至泛滥于高宝诸湖致伤运河堤也
太公兵法
一卷。旧本题周吕望撰。此书首见于《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二卷。考此书内容,首列“天阵”、“地阵”、“人阵”之名,其说出 《六韬》。而“风”、“云”、“日”、“星”等占,皆以七言诗句为歌诀。可知书出《六韬》之后,也不类先秦古书,伪题吕望之名以取重耳。又《隋志》著录《太公三宫兵法》、《太公金匮》、《太公书禁忌立成集》、《太公杂兵书》,两《唐志》著录《太公阴谋三十六用》等等不胜繁举,可为明证。此书出于隋唐间无疑。据《历代兵书目录》载,有天一阁藏本。清汪宗沂辑有《太公兵法逸文》一卷,清光绪五年 (1879) 桐庐袁昶刊入 《渐西村舍汇刊》。
西汉野史
话说汉高祖皇帝,自灭项羽,经诸侯王拥戴,于汉五年二月甲午日,即帝位于汜阳,命诸侯王各罢兵归国。此时天下半为封建,半为郡县。封建之中,诸侯王凡有八国,即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赵王张耳、燕王臧荼、闽越王无诸是也。其余土地皆为郡县,属于天子。惟有南粤一处,现为赵陀所据,尚未归汉。
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如学撰。如学,俗姓任,字无为,号五峰,临潼(今陕西省)人。二十岁于五台山出家,从天齐师观修净业,学思并进。广阅佛书,遍游金刚。先后出游天台、杭州虎跑、金陵等,参师闻法,成为明代高僧之一,终于大沩山。有偈云:“痛举钳锤为阿谁,可怜漆桶自孤疑。为伊结下来生债,五夜霜花开玉墀”。他所撰的《大沩五峰学禅师语录》为语录体佛书。详其平生奉佛学法之言事,其中充满了警劝后人之意图。是了解大沩五峰学禅师如学的重要资料。现见载版本有明代崇祯癸未刊本。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全一卷。又作破庵和尚语录。南宋僧破庵祖先(1136~1211 )撰,圆照等编。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一册。收录卧龙山咸平禅院语录、平江府秀峰禅院语录、广寿慧云禅院语录、穹窿山福臻禅院语录、秉拂、普说、法语、偈赞、行状、跋等。
佛说阿阇世王经
后汉月支国沙门支娄迦谶译,与《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