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今注今译

作者:王云五
大学中庸今注今译

《大学中庸今注今释》由我国近现代著名出版教育家王云五先生主编,《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大学》、《中庸》是中国古典珍品之一,它们是《礼记》中的二篇。《中庸》论述的也是修身养性之道,然而它侧重于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谓“中庸”,即考虑问题时内心要中正,称之为“执中”;在具体处理问题时方法又要灵活多变,称之“行权”。《大学》、《中庸》的言论与思想,涉及到人的自身修养,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等多方面内容,对于今人来说,还是具有普遍的教育和启发意义。本书特将《大学》、《中庸》合而为一,并配以注释,以飨广大读者。

猜你喜欢的书

原始分类

原始分类

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采取分类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人们又是在哪儿发现分类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的?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涂尔干和莫斯考察了人类所形成的最粗陋的分类。在澳洲,在中国,图腾呈现了最原始的分类模式,而分类的几种原初形式又揭示了人类现今分类观念的集体之起源,社会之起源。

比哀兰特

比哀兰特

《比哀兰特》最初于一八四〇年一月十一日至二十七日在《世纪报》上连载,共分九章,同年六月由苏弗兰书屋发行单行本,改分十章。一八四三年收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五卷,属“外省生活场景”中《独身者故事》的第一篇,从这一版开始,取消了分章和标题。这是一首情调凄凉的诗篇,描写一个健康活泼、天真可爱的少女,在两个自私、冷酷的独身亲戚的折磨下,身心受尽摧残而死。围绕这一惨剧,作者巧妙地展示了外省资产阶级社会争权夺利的斗争。一帮无耻之徒出于向上爬的野心而勾心斗角,小姑娘不过是他们明争暗斗中的牺牲品,而那些仿佛为她仗义执言的达官贵人,也仅仅是想利用这一事件打倒自己的政敌。最后,有权势者利用法律程序,居然使一场人命官司不了了之。作者在这里,又一次证明了人间法律的虚妄和不公。

伊犁略志

伊犁略志

(清)佚名撰,管兴才译,纪大椿整理。本书原为锡伯文抄本,成书年代未署,从内容看应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后作品。内容主要是记载乾隆中叶以降,驻防伊犁的满营、索伦营、锡伯营、厄鲁特营、绿营的建置,驻防官兵的待遇,伊犁的屯田、移民、田赋、厂矿、牧业,以及伊犁地区与中原地区间贸易活动等情况。记述详细,可补方志记述之不足。其锡伯文原抄本更是值得重视的民族文字史料。《伊犁略志》汉文本,今收入《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续编·西北史地文献》,见第六册。

图绘宝鉴

图绘宝鉴

中国画史论著作。元代夏文彦撰。五卷。完成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次年刊行。主要版本有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刻本、明正德十四年(1519)苗增刻本、崇祯《津逮秘书》本、康熙三年(1664)刻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美术丛书》本、《画史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中国书店影印本。本书卷一为叙论部分,引录唐宋时期《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等书中的论画内容,题:六法三品、三病、六要、六长、制作楷模、粉本、古今优劣、鉴赏、装褫书画定式、叙历代能画人名,汇画学之要纲。卷二至卷四,为三国至南宋时期多达一千三百位画家的小传,资料来源,以《宣和画谱》为主,并参补《图画见闻志》、《画鉴》、《画继》、《画继补遗》、《南渡七朝画史》、陈德辉《续画记》等书。卷五,为元代画家二百余人,其资料大多采自元人诗文集、笔记与铭刻,参以个人见闻,价值最显。《图绘宝鉴》是一部较为完备的中国绘画通史,明清以来影响甚大。虽多为采集前人画史著作,然删节能取其要,参融己意;搜罗广博,多有增补。由于编撰时间处于元代,保留了很多现今已经散佚的资料。不过夏文彦在编撰此书时,单纯以朝代为序,录完一书,再录一书。由于各书的体例不同,显得有些散乱。

灵宝众真丹诀

灵宝众真丹诀

灵宝众真丹诀,撰人与时代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玉诀类。书中载外丹法八种:即还魂丹法、紫金丹砂法、金碧丹砂变金粟子法、羽化河车法、金华黄芽法、几公白法、九转炼铅法、神化金丹法。每一法皆列举用药、炼制程式及服法、功效。所用药物多为铅、汞、雄黄、矾石等矿物药,亦有兼用草木药者。

菩提道次第摄颂

菩提道次第摄颂

大科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回向分。
初又分二:初、敬礼师承;二、明所诠殊胜。
初又分五:初、礼敬释迦大师;二、礼敬慈氏文殊;三、礼敬龙猛无着;
     四、礼敬阿底峡尊者;五、敬礼一切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