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比事
作者:沈棐
二十卷。旧题宋沈棐(生卒不详)撰。又据嘉庆四年庐陵谭月卿《序》,则称为莆阳刘朔撰,并说他亲见刘氏家本,不知其依据何在。此书原名《春秋总论》,陈亮更以今名。前以周天王、齐桓、晋文二伯及鲁、晋、齐、宋、郑诸国类次,后以搜狩、郊、盟会、朝聘、侵伐、战、救、遂、夷狄等事迹相近者类比而为之说。如“齐桓公”条下列“会十五”、“诸侯十四国从齐终始”、“小白抑强楚、卫诸侯”、“小白侵伐并吞执大夫”、“救国城国”、“三伐戎”诸条论述分说。再如“会”条下先释“会”义,再详列“经书公会一国者十有八”、“经书称会公者三”等十一条,收集经文、分类排次,最后为“总论”。宋代经学受啖赵影响,主弃传就经,于经中直寻大义,此书即是迎合这一时尚而编纂的。故陈亮《序》称此书“即经类事,以见其末,使圣人之志可以舍传而独考,此其为志亦大矣。”但此书之编纂的确有助于《春秋》一书之研究,如果摒弃其陈腐之议,至今仍是一部研究《春秋》有用的工具书。此书于元至正年间初刻于金华,此本今存。
沈棐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善终旅店
《善终旅店》原名《比利时短篇小说集》,为比利时近代短篇小说精选集,由我国现代文坛著名诗人戴望舒先生精心选译。本书主要选译比利时的著名作家具有代表性的短篇小说,其中包括用佛兰芒语写作的皮思、德林克、都散、倍凯尔曼、曷佛尔、蒂麦尔芒、克尼思等人,以及用法文写作的特各司德、梅特林克、维尔哈仑、德穆尔特、克安司、勒穆尼、海伦思等人的作品共20篇。每篇作品都堪称经典,抑或浓挚动人,抑或苍老简括,在平淡朴素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故事。
艺文类聚
类书。唐欧阳询(557—641)等奉敕撰。一百卷。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入唐,累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唐高祖李渊因古今图书日渐繁多,欲知事之源流颇难寻究,故于武德五年(622)命询等修纂此书,至七年乃成。分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命、帝王、后妃、 储宫、 人、礼、乐、职官、封爵、治政、刑法、杂文、武、军器、居处、产业、衣冠、仪饰、舟车、食物、杂器物、巧艺、方术、内典、灵异、火药、香草、宝玉、百谷、布帛、果、木、鸟、兽、鳞介、虫豸、祥瑞、灾异等四十四部(一作四十八部或四十七部)。每部又分子目若干,凡七百二十余项。每目下“事居于前,文列于后”,辑录经史百家等书中有关故事、解释、传说等资料以记事。摘抄有关诗文、赋颂、歌赞等多种文体的句、段以为文,理清条序,事贯文存。并逐一注明引文出处,标以文体,或诗或赋。极便检索,并改变了以往类书有事无文之法。引征唐以前文献一千四百三十一种,今存已十不一、二,学者多用以辑佚、引证、汇录、校勘。后世类书多仿其体例。然门类子目颇有繁简失宜,分合不当之处,宋明坊刻多有窜乱。早有宋绍兴刊本。一九五九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明有六家刻本。一九六五年,中华书局又以影印宋本作底本,取明本对校,参以凡所征引之书有传本者,以及宋以前之类书,重新校勘断句出版,附校记一千六百余条。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
太上说酆都拔苦愈乐妙经,撰人不详。盖系唐宋道流之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经文不足二百余字,谓拔苦愈乐天尊在酆都为众生演说《酆都普济妙经》,普度地狱受罪穷魂获生朱陵,上登仙境。
论学书札
本书可视为《十力语要》《十力语要初续》的续编,将以上二书之外的熊先生论学的书信、札记、文章等汇为一编,与二书有所不同的是,本编所选惟冀存真,不敢稍加删减。 本书名为《熊十力论学书札》,凡编者以为能体现熊先生学问的,不计长短全部采录。 此处“学问”一词,乃取其传统意涵。儒家所谓修、齐、治、平,本是一个整体,并且“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是与人生实践一体的,用熊先生常用的话语即是“体用不二”的。故本书不专主狭义的“学术”,凡关乎世道人心,举如工夫践履、人伦物事,乃至时事政局者,皆在编选范围之内。 此次增订,新收入书信17通,附录中新增短文两篇。其中与锺泰、柳诒徵、张难先、巨赞法师等人的通信,均系近年来新发现,内容丰富,尤足珍贵。
文昌杂录
北宋庞元英撰。庞元英于宋元丰五年(1082)入尚书省为主客郎中,元丰八年罢职,本书即是这3年多时间的日记随笔。尚书省旧有“文昌天府”之称,故名。六卷,补遗一卷。主要记载有关宋代朝章、典故材料。于元丰年间初行之新官制、朝仪,记叙尤详,为考证宋代典制者所依据。有雅雨堂刻本,《古今说海》本。1958年中华书局有排印本。
御制逍遥咏
《御制逍遥咏》十一卷,《逍遥咏》成书于淳化元年(990)七月,由臣属作注释的可能性更大。以五七律为多数。主旨是阐释道家义理。常用的典故是一些道家、道教概念,如‘乾坤’‘阴阳’‘道德’‘大道’‘自然’‘无为’‘逍遥’‘修炼’等。诗歌语言风格比较复杂,原文语言既有晦涩难懂的一面又有平易浅近的一面。注解语言则倾向于晦涩难懂。以诠释为主而缺乏形象。”收于高丽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