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

吴玉章
  • 姓名:吴玉章
  • 别名: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四川荣县人
  • 出生日期:1878年12月30日
  • 逝世日期:1966年12月12日
  • 民族族群:

吴玉章(1878年12月30日—1966年12月12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教育家。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其间曾参加“拒俄运动”,反对沙皇俄国侵占我国东北,并担任中日学生会馆的联络干事。1905年参加同盟会,被选为该会评议员,同时在东京创办《四川》杂志,宣传革命。1910年回国,参加广州起义;组织领导荣县起义,建立了荣县革命政权;后来又参加了内江起义。1912年被孙中山任命为总统府秘书。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法国留学,在巴黎法科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其间和蔡元培等成立留法勤工俭学会。1917年回国,在北京设立留法预备学校,在四川成立留法勤工俭学分会,使一大批先进青年先后赴法勤工俭学。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武汉国民政府秘书长等职。1927参加南昌起义,任委员兼秘书长;同年11月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先后任苏联科学研究院远东分院中国部主任和东方大学中国部主任等职。1935年赴巴黎主办《救国时报》,宣传抗日。1937年到欧洲进行抗日战争的国际宣传。1938年回国,历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1945年随周恩来往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后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华北大学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工会主任等职。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和七大、八大上均当选为中央委员。1966年12月12日在北京病逝。

吴玉章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人物志译注

人物志译注

三国魏刘劭著。三卷十二篇。从汉末魏初 地方察举用人和品鉴人才的需要出发,对人的本性、才 具以及志业等分别加以阐析。该书的立论方法类似名 家,其言“考课核实”又近法家,而主张“中庸至德”则为 儒家。认为“中和之质,必平淡无味,故能调成五材,变 化应节”(《九征》)。因此主张君子要中庸无为、谦让不 争;要求当时的统治者实行清净无为而治。这又显然是 道家的思想。本书对开启魏晋名理玄谈风气有很大影 响。其总结人物评价经验,如所谓“九征”、“八观”、“七 缪”、“效难”等为后人所重视。郑旻《重刻人物志跋》认 为“三代而下,善评人品者莫或能逾之”。有《龙溪精舍 从书》本和《四部丛刊》本等。

养生咏玄集

养生咏玄集

养生咏玄集,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唐末五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书中收录七绝诗三十首,并附注解。咏述炼养形神,内修心性之道。认为荣卫二气乃人之阴阳,二气和合,形质乃具,魂魄始成。又称:人生具神识,染尘著境,多欲伤生,以致「气衰形悴少精神」。须补过全气,返本还元,使玄关善闭,神与气合,自然心随息尽。气逐息生,尘境既消,系系都尽。若能胎息元和,抱一守中,伏虎降龙,炼阳销阴,慎守三田,静持重玄,养闭玄牝,绝利一源,则可明心见性,合道通真。

周易经传集解

周易经传集解

南宋林栗撰。三十六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前三十二卷为六十四卦经传,三十三至三十四卷为《系辞上传》、《系辞下传》,三十五卷为《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三十六卷则附河图洛书八卦九畴大衍总会图、六十四卦立成图、大衍揲蓍解等。《宋史》本传载林氏与朱熹论《易》及《西铭》不合,遂相讦奏。此书淳熙十二年(1185)四月曾进于朝,本名《周易爻象序杂指解》,后以未能赅举彖、象、系辞、文言、说卦,乃改今名。

金陵春梦之二:十年内战

金陵春梦之二:十年内战

长篇历史小说。唐人著。五十年代初开始在香港《新晚报》连载,修改后由香港致城出版社分卷出版。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陆续翻印发行。这是一部以蒋介石一生为题材的长篇多卷现代历史小说,共二百多万字,分为八集:《郑三发子》、《十年内战》、《八年抗战》、《血肉长城》、《和谈前后》、《台湾风云》、《三大战役》、《大江东去》。作品从蒋介石出生、发迹写起,一直到南京政府垮台,逃退台湾。作者说,它既不是小说,也不是历史;只是把蒋介石其人其事,象说书那样加以描绘而已。内容凭据史实和传闻,采用传统的章回小说形式,许多人物形象鲜明逼真,对蒋介石的刻画更是力透纸背,文笔通俗生动。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作者续写了《草山残梦》,共八卷,三百余万字,描写蒋介石到台湾后直至老死的全过程。第二集《十年内战》‌以1927年“四一二政变”为起点,讲述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后,对共产党苏区的五次军事围剿,同时揭露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及蒋氏独裁统治的巩固过程,贯穿土地革命时期的历史脉络。

辽宋夏金史讲义

辽宋夏金史讲义

《辽宋夏金史讲义》是根据著名历史学家邓广铭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义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辽宋的先后建国及其对立与斗争;第十一世纪的宋帝国;辽与北宋的衰亡和女真族的崛兴与建国;南宋与金的对立和斗争;宋代的国民经济;宋代的文化。辽宋夏金是中国历史的转型期,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以及由此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等都空前突出,纷纭复杂,作者高屋建瓴,立足宏观,使读者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有“示诸掌”的之感,实为该领域重要的学术入门之作。

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

示所犯者瑜伽法镜经

亦称《瑜伽法镜经》。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唐三阶教僧人师利编。二卷(或一卷)。本经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谓“佛临涅槃为阿难说法住灭品”,内容取自唐玄奘译《佛临涅槃记法住经》,改换增减,置之卷首;第二部分即传统判为疑伪经之《像法决疑经》;第三部分是“地藏菩萨赞叹法身观行品”;第四部分是“常施菩萨所问品”。卷首有序文一篇,卷末有译经、校勘、监译等人题名,且有奉敕详定入目录流行的记载,谓此经系唐景龙元年(707)译出。序中又谓,本经系由菩提流志与宝思惟等人译出。智昇撰《开元录》时曾亲自询问菩提流志,流志答曰:“不曾翻译此经。”故智昇辨此经为师利伪造,其文甚详,可参见《开元录》卷一八。本经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