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宗立

- 姓名:熊宗立
- 别名:勿听子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福建建阳崇泰里熊屯乡
- 出生日期:公元1409
- 逝世日期:1482年
- 民族族群:
熊宗立(公元1409~1482年),一名均,字道轩,别署勿听子,福建建阳崇泰里熊屯乡人。其祖先曾在该地建立“鳌峰书院”,故又称“鳌峰”。宗立出生于明永乐年间,因自幼多病,喜读医书,且其祖彦明精医,受宋元医家如刘温舒、刘完素等的影响,并曾选辑《孙元贤医方集成》,附入《济生拔萃》、《宣明论》等方名,题《类编南北经验医方大成》,宗立因从之学医。及长又随刘剡(字用章)学医卜术,深得奥旨。后悬壶济世,而医术高超,屡起沉疴,遐迩驰名。
熊宗立为岭南名医之依据,广东《潮州志·艺文志·子部》曰:“《集医便宜》,明熊宗立撰。据谢纪养心闲集,宗立里爵无可考,谢氏赠诗称曰鳌翁。”熊宗立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共有著述12部合计80卷,其代表作有《名方类证医书大全》二十四卷,该书署名“鳌峰熊宗立道轩编集”。鳌峰,除福建建阳有“鳌峰书院”外,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鳌峰条目曰:鳌峰,又名鳌山,在广东省龙川县,宋时建有鳌峰书院。明代熊宗立确有可能到过广东潮汕地区或龙川鳌峰书院等地讲学行医,或与粤籍名医有书信交往,为乡人口碑载道,并著有《集医便宜》一书,被收入广东潮州地方志,惜只录书名,未见其具体内容。
熊氏生长于明代初叶,其师刘剡为明初理学家,亦宗运气学说。继承着宋元理学的余绪,熊氏学术重视运气理论,对此研究颇深,根据五运六气,推演伤寒六经证候,在其著作中有不少论述,先后注释有《素问运气图据定局立成》一卷;《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运气音释补遗》七卷;《伤寒运气》十卷等书,探讨运气学说和伤寒六经的辩证关系,确有自己的研究心得。此外熊氏著作还有《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六卷,《王叔和脉诀图要俗解》六卷,《类编伤寒活人书括指掌图论》十卷,《备急海上方》二卷及《山居便宜方》十六卷,《黄帝内经素问灵枢运气音释补遗》一卷,《增补本草歌括》八卷,《妇人良方补遗大全》一卷,《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洪范九畴数解》,《雪心赋》,《天元赋》,《通书大全》,《金精鳌极》,《难经脉诀》等,熊氏著述内容涉及各方面,不仅是明代医学家,也是文学家与思想家。
熊宗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西域纪行
日本人敬畏西域,即使在今天,西域也依然拥有巨大的魅力。 自从我开始写小说——当然也多亏了学生时代所受过的西域的洗礼,我便以西域史为题材,写了几部以西域为舞台的小说。诸如《敦煌》《楼兰》《洪水》《昆仑之玉》《异域之人》等。 自从屡屡受邀访问中国之后,我便越发感受到一种诱惑。真想去自己写的小说所涉及的舞台看一看。如今,我终于来到了这里——让我魂牵梦绕四十余年的地方。这便是西域,这便是丝绸之路。
幻梦迷离
《幻梦迷离》是茨威格的长篇小说遗作。女主人公克里斯蒂那是个家境贫襄的女办事员,富豪亲戚提供的度假机会让她一成不变的生话经历了一次“变化”,这个变化其实只是“短暂的"幻梦般的”,等到这个短暂、幻梦般的变化戛然而止之后,女主人公的真实生活没有发生丝室改变,依然是那种无望、穷困、单调的生活,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摆脱,这就是女主人公的宿命,这让她愤恨、窒息和绝望。为此她一再在心里抱怨,但最后她不再抱怨而是义无反顾地要用真正的行动去改变这个宿命。
袋鼠
主要讲的是作为诗人和作家的萨梭默斯与妻子哈里埃特从英国本土来到遥远的澳大利亚所经历的事情。在澳大利亚他们结识了退伍军人俱乐部的袋鼠、杰瑞、杰兹,以及社会主义者斯特劳瑟斯。萨梭默斯的魅力和思想征服了他们,他们都想拉拢他加入他们的团体,与他们一起干一番事业。袋鼠在战争中为军队工作,战后成了一名著名的律师,澳大利亚的现实令他不满,他发誓要改变澳大利亚,企图做这个世界的救世主、拯救者。袋鼠的名字叫本·库利,由于他的两只小眼睛靠得很近,又长了一个大肚子,所以人们都称他为袋鼠。
黄梨洲文集
明清之际黄宗羲著。由近人陈乃乾据《南雷文案》、《南雷文定》、《南雷文约》、《南雷余集》分类重编,又据黄宗羲手写残稿校正而成。本书共分为:传状类、碑志类、哀祭类、赋类、序类、记类、书类、杂文类、寿序类等,共三百三十一篇。其中《明州香山寺志序》、《阿育王寺舍利记》、《读葬书问答》等篇,表现了无神论、反迷信的思想。《与陈乾初论学书》、《陈乾初先生墓志铭》等,保存了明代陈确的思想资料,也从中反映了黄宗羲自己坚持“天理人欲正相反”的观点。在几篇诗文集序里,提出了对时文和文学的见解。还有一部分内容颂扬了当时许多反清的忠臣义士。但对明末农民起义有诋毁之词。有1959年中华书局排印本。
周易参同契解
道家著作。3卷。宋·陈显微撰。显微字宗道,自号抱一子,淮阳(今属江苏省)人。嘉定端平间(1208~1236)道士。是书为其弟子王夷于端平元年(1234)所刊。卷内不分章节。书中次第,悉依彭晓之本,其“鼎器歌”一首,亦从彭本附于卷末。书中所解,于内丹阐发较详,故在诸注解本中颇有特点。《四库全书总目》评:“以其诠释详明,古《参同契》诸注之中犹为善本。故存备言内丹之一家, 犹经解之中录吴澄诸书之意云尔。”
朱子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朱子》孙毓修著。 朱熹, 字之晦,一字仲晦,号 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人。南宋 哲学家、教育家。曾任秘书阁修撰等职,并讲学庐山白鹿书院。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 《朱子语类》等多种。据清人梁章钜《楹联丛话 ·卷一》载:“《朱子全集》卷后所附载联语尚 多,谨摘录如左,以见南宋时楹帖盛行,虽大 贤亦复措意于此矣。”唯朱熹联语颇欠文采, 而多含道统。如“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 古人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