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守阳

- 姓名:伍守阳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西南昌辟邪里
- 出生日期:1574
- 逝世日期:1644
- 民族族群:
伍守阳(1574一1644),明代道教学者,内丹家。原名阳,字端阳,法名守阳,自号“冲虚子”,世居江西南昌辟邪里。 伍守阳的父亲伍希德,号健斋先生,在嘉靖四十一年的会试中本是中了会元(会试的第一名),可发榜时却被权势者走了主考官的后门,夺了他的名位,因此后来只被选任为山东青州府学教授。万历六年(1578)虽然升了官,但却是远放到云南的维摩州当知州,不久客死任上,他的家庭也就从此渐趋贫寒了。 这样的家庭际遇,在伍守阳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种下了对于权势者的轻蔑和对于仕途的淡漠。尽管他从小失去了估恃,但却奋志力学,一身正气,“持身高洁,一芥不苟取”。毕竟是出生在官宦之家,从很幼小的时候起他就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要求和影响下诵读四书五经,然而当他十岁那年见到道家北派始祖王重阳的丹学著作七篇,便立即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读得非常人神。十三岁时,他在叔父家里又看到了一些对他有吸引力的道书,此时这位少年的心中已经开始萌发了修道的念头,丹经道籍从此成了他走坐不能离开的物品。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师事全真教龙门派高道曹还阳,得其亲传丹法。后又师事李泥丸、王昆阳,得授《东老遗书》及五雷法。苦修多年,成为龙门派传人,自称为龙门派第八代弟子。著有《天仙正理直论》、《金丹要诀》、《丹道九篇》、《仙佛合宗语录》。其内丹学一大特征是将佛学援入,以佛证仙,在理论及炼养修持上对北宗传统推陈出新,强调丹法应从炼性入手。其学经清代柳华阳加以推演,遂形成影响较大的内丹伍柳一派。清人将其所作与柳华阳《慧命经》、《金仙证论》合编为《伍柳仙宗》。其亲传弟子有伍守虚、伍太初等。
猜你喜欢的书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是英国19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所创作的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出版于1847年,198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苡的中译本。小说叙述了一个复仇的故事:男主人公希刺克利夫是个被恩肖收养的弃儿。恩肖的儿子辛德力视他为奴仆,恩肖的女儿加瑟琳却与他相爱。后加瑟琳出于无奈嫁与阔少林顿,死于难产。希刺克利夫愤然出走。几年后归来已十分富有。为了对恩肖和林顿两家进行报复,他娶了林顿的妹妹伊萨贝拉,肆意虐待她,甚至虐待伊萨贝拉为他生的儿子。他还不惜加害于加瑟琳遗留的女儿小卡瑟,强迫病危的儿子和小卡瑟结婚。儿子死后,他独霸了恩肖和林顿两家的财产。在完全达到复仇的目的后,他便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小说最后,主人公在寂莫与空虚中悄然死去。埋葬在加瑟琳的墓旁。以残酷手段进行报复导致的这场悲剧,深刻地揭示出私有制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而个人的消极反抗则最终遭到失败。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道藏本]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黄帝内经灵枢约成书於春秋战国时期,撰人不详,宋·史嵩音释。二十三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本:明赵府居敬堂刻本。共八十一篇。本书主要论述九针、经络、脏腑、穴位、刺法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等。为针灸学的经典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文献之一。
斯文变相
社会小说,初编十回。遁庐著。清光绪丙午年(1906)乐群小说社出版。透过主角冷镜微的经历,讽刺文人官吏的虚伪与腐败。续编未见。
原毁
唐韩愈撰。“原”是古代一种专门用来推论事理的文章,源自韩愈的“五原”(《原道》《原性》《原毁》《原人》《原鬼》)。“原”有推原其本之意,“原毁”就是推论毁谤的根源。 韩愈所处的唐代中期,社会矛盾重重,朝官以及士大夫之间党同伐异,相互毁谤,已流为社会风气。作者怀才不遇,屡遭左迁,对士大夫中那些“责人也详”、“待己也廉”的颓风深恶痛绝,所以在此文中,比较了古之君子与今之君子待人待己的两种迥然不同的态度,分析了一般人好诽谤、贬低别人的原因,指出形成这种风气的社会心理就在于“忌”,同时对当时社会上人们互相攻击的现象也表示了愤慨,渲泄了内心的不平之气。全文自始至终围绕一个“毁”字展开议论,段与段环环相扣,逻辑性很强。通篇运用对比,语言多用排句和偶句,同时句型长短不一而又错综变化,具有散文特有的节奏感。
金刚经会解了义
金刚经会解了义,一卷,清徐昌治纂并序。
二林唱和诗
二林唱和诗,一卷,清彭绍升集,罗有高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