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意

坚意
  • 姓名:坚意
  • 别名:
  • 性别:
  • 国籍:古印度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坚意,梵名Sthiramati 。音译悉耻罗末底。印度人。著有入大乘论二卷,其中引用龙树提婆、罗侯罗、拘摩罗陀等诸师之说,北凉道秦法师将其译为汉文。由此可推测师继龙树、提婆等后出,约为西元第四世纪中人;或认为乃与坚慧同一人。又英译大明三藏圣教目录等,以其梵名与印度之坚慧相同。[历代三宝纪卷九、开元释教录卷四、华严经传记卷一]

坚意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郧溪集

郧溪集

诗文别集。北宋郑獬(1022—1072)撰。二十八卷。獬字毅夫,安陆(今湖北云梦)人。皇祐进士。知制诰,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王安石恶之,以侍读学士出知杭州,徙青州。有集原五十卷,淳熙十三年(1186)秦焴尝序而刊之。久佚。此本乃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内裒辑编次,又以《宋文鉴》、《两宋名贤小集》所载分类补入。含制七卷,诏二卷,口宣一卷,表状等三卷,书、记、解等五卷,祝文一卷,墓志铭三卷,诗六卷。其文章宗旨源出韩愈,内容多涉时政。史称其文章豪伟峭整,议论剀切,精练民事。有《四库全书》本。另有《两宋名贤小集》本,收有《幻云居诗稿》一卷。载其诗二十五首,多即景抒怀之作。

俟庵集

俟庵集

元代诗文别集。30卷。李存著。《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本集别本题为《番易仲公李先生文集》31卷(其中1卷为附录),有明永乐三年(1405)李光刻本。《俟庵集》卷首有明洪武六年(1373)涂几序,永乐三年邹济等序,并有危素所撰李存的墓志铭,据涂几序,本集是李存死后由嗣子李卓“网罗放失”编次为30卷。卷1—4为古体诗,卷5为六言诗,卷6为五言律诗,卷7为五言绝句,卷8—9为七言律诗,卷10—11为七言绝句,卷12为杂著。卷13—15为记,卷16—20为序,卷21为传、说、铭,卷22为说、铭,卷23为哀辞、祭文、行状,卷24—25为圹记、志铭、墓表,卷26—27为杂文,卷28—30为书简。卷末有附录1卷。《四库全书总目》曾指出:“(李)存所学笃实,非金溪流派堕于元渺并失陆氏本旨者比。故其诗文皆平正醇雅,不露圭角,粹然有儒者之意。”这个评价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外科精要

外科精要

外科医书。别称《外科宝鉴》。3卷。宋·陈自明(良父)撰。约刊于1263年,是宋代有代表性的一部外科专著。陈氏三世业医,在医学方面有较深造诣,曾任建康府明道书院医学教授。陈氏鉴于当时专攻疡科的医生,多只重视外症而忽视医理方脉,每遇痈疽之症,“无非对病阅方”,甚而“心中惶惑,当下不下,悠悠弗决,迁延日久”,以致发生“轻者重,重者死”之不良后果,遂决心广辑古今医家之“得效方论”并结合其个人的经验编撰而成。《外科精要》一书较早见于明·《文渊阁书目》,传于后世者有明·熊宗立校本及薛己注本,熊本流传甚少,今广为流传者为薛己注本。薛氏在注释的同时,又增补个人治验及附录一卷,厘为四卷,畅发了原著的义理,提高了原著内容的学术水平,成为历代习外科者必读之书。本书在论述痈疽病因、病机、诊断、预后等内容的同时,强调按八纲辨症而选方,反对拘泥于热毒内攻而专用寒凉攻伐之剂; 并对疡科用药次第作了恰如其分的归纳、整理,从而使后学在辨症治疗上有所遵循,对中医外科学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全书有55论,选方70余首,虽属个人撰著,但它较好地反映了当时的外科水平,有其一定的参考价值。

天后圣像

天后圣像

妈祖亦称天妃、天后,是传说中掌管海上航运的女神。此《天后圣像》不题撰者。此书通过十四则神迹故事演绎妈祖的民间传奇,始于:窥井得符、抛梭拯溺,终于:邪魔反正、白日飞升。每则配故事画,前附本传、天后传、天后娘娘像。此为清乾隆时期福建修文堂刊本。

妙法莲华经释文

妙法莲华经释文

妙法莲华经释文,三卷,日本中算撰。编号二一八九。

楞严经臆说

楞严经臆说

楞严经臆说,一卷,明圆澄注并序。明代释圆澄撰。《楞严经臆说》一书,是对 《楞严经》的注疏。《楞严经》全称为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略称除 《楞严经》外,还有 《大佛顶首楞严经》、《首楞严经》、《大佛顶经》。该经由唐代般刺蜜帝译,共十卷。该经主要内容是,“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圆,含裹十方。”因众生不明自心“性净妙本”,故流转生死,当修禅定,以破各种“颠倒”之见,通过由低到高阶段的修炼,达到 “方尽妙觉,成无上道”。圆澄根据自身所学和切身体验,对《楞严经》加以注释,阐述他对经义的见解,对研习 《楞严经》有一定帮助。现见载版本有明代万历四十四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