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六逸

- 姓名:谢六逸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贵州省贵阳市
- 出生日期:1898
- 逝世日期:1945
- 民族族群:
谢六逸(1898-1945),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翻译家,新闻家,教授。原名谢光燊,字六逸,笔名宏徒、鲁愚。生于贵州省贵阳市一个没落书香门第。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文学,并能诗文。先后入贵阳达德小学、贵阳模范中学学习。1920年高中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文科学习,专攻东洋文学史,同时在日本和国内报刊发表文章。1920年在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文学的表象主义是什么》。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回国,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工作。曾任神州女学教务主任。1926年到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29年复旦大学成立新闻系,任系主任。1935年起兼主编上海《立报》文艺副刊《言林》,颇有影响,有“言林体”之称。1937年主编《国民周刊》,继郑振铎之后主编《文学》旬刊。1938年任贵阳大夏大学文学院院长兼贵阳师范学院国文系主任。此期间,与作家蹇先艾、李青崖等人组织每周文艺社,出版《每周文艺》,并与华问渠、马宗融等人创办文通书局编辑所任总编辑。出版《文讯》月刊及众多文化典籍,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贵阳分会工作,对抗战时期的文化事业贡献卓著。由于劳累过度,贫病交加,于1945年病逝,年仅四十七岁。他著述颇丰,主要有:散文小品文集《水沫集》(世界书局)、《茶话集》(新中国书局)、《文坛逸话》等;译著有:《西洋小说发达史》、《近代日本小品文选》、《日本文学》、《神话学ABC》、《农民文学ABC》、《日本文学纲要》、《日本文学史》、《文学与性爱》(开明书店)、《世界文学》、《志贺直哉集》等;新闻学专著:《实用新闻学》、《新闻储藏研究》、《国外新闻事业》等;此外还编过《儿童文学》月刊,出版儿童读物《母亲》、《清明节》(均编入“小朋友丛书”;北新书局)、《红叶》(新中国书局)、《鹦鹉》(新中国书局)及《海外传说集》(后分为《罗马故事集》和《日本故事集》;世界书局),还翻译过一些儿童文学书籍等。他写作严谨,为我国现代文学、中日文化交流、新闻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均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猜你喜欢的书
花溪集
元代诗文别集。3卷。沈梦麟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花溪在湖州府城东南70里,一名花城,沈梦麟一生大半时间隐居于此,所以就以它来作为诗文集的名字。主要版本有《枕碧楼丛书》本。卷首有明弘治六年(1493)彭韶序。据彭韶序,本集为沈梦麟后裔沈清所编。但卷端署:邑人陆珩编;郡人吴琼校正。卷1为赋、记、序、赞、古乐府。卷2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卷3为五七言近体,还有8则补遗的作品。卷末有沈溥跋,弘治九年李恩仁跋、弘治十年后序(未署名)等。据李恩仁跋,本集为沈梦麟之孙沈来瑞“命子锓梓以传”。可见《花溪集》在明代曾数次刊行。《枕碧楼丛书》本《花溪集》是据日本旧抄本刊行,最后附有清宣统二年(1910)沈家本所作校记,宣统二年沈家本所作跋语,是比较精审的本子。
女科折衷纂要
妇产科著作。清凌德撰,凌晓五鉴定,凌永言校。不分卷。德字嘉六,号蛰庵,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以妇科名于时。著有《麻痧专治初编》、《蛰庵医话》、《麻痘初编》、《温热类编》 等书。本书博采诸家之说,论述妇科诸症,分类编撰,成书于光绪十八年(1892)。全书约三万字。分为调经、虚劳、胎产、临产、杂证、产后6门。调经门中有总论、精血论、养血论等22篇;虚劳门中有冷劳、骨蒸劳等4篇;胎前门中有总论、胎前调理法、胎前用药法等22篇。凡79篇。凌氏论述胎产经带诸疾重视养气血、扶脾胃,条分缕析、纲目分明。现存《三三医书》本。
三千里江山
长篇小说。杨朔著。1953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曾印刷再版二十多次。小说通过对一支中国铁路工人志愿援朝大队在护桥、运输等战斗中英雄事迹的描写,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爱祖国、爱人民、爱正义、爱和平”,即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崇高品德,也反映了中朝人民血肉相连的兄弟情谊。在这部作品里,作者克服了过去那种过于追求故事的弱点,把注意中心放在人物的刻画上,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作者以抒情诗一般的笔调,从爱与仇,生与死,美与丑等道德情操、人生哲理的高度上,发掘与展示了英雄人物的崇高思想和圣洁灵魂,充分展现了人物丰富的感情世界。风趣而视死如归、勇排定时炸弹的老包头,碎嘴但也通情达理的姚大婶,毅然放弃个人利益,推迟婚期的女铁路线路电话员姚志兰,看来有点愚而为国不惜捐躯的车长杰,“倔”而忠于职守的姚长庚,老成持重的武震等,具有着中国人民的那种淳厚朴实的特有气质,有着一定的典型意义。小说中作者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交融,使作品产生了较大的感人力量。作品采取了中国传统的说书手法叙述故事,以铁路工人的斗争生活为经线,以朝鲜人民与人民军的活动为纬线,通过经纬线交织展开情节,表现主题,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乡土气息。这部最早反映抗美援朝斗争生活的长篇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赞誉,被认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文坛上的一大收获。
吕氏家塾读诗记[四库本]
诗经注本。三十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曾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著有《东莱集》等。此书是宋代汉学家的《诗经》代表著作,它坚守序、传、笺、疏,按序说诗。在诗篇正文之前,首列《诗序》。各章之后,分列诸家之说,自毛苌以后,凡引四十四家。书中所称“朱氏曰”者,即所采朱熹早期的见解,其后朱熹疑序,自变前说,吕祖谦则仍坚守毛、郑,成为宋代汉学的最后壁垒。陈振孙称其博采诸家,存其名氏,先列训诂,后陈文义,剪裁贯穿,如出一手,有所发明,则别出之。按汉学诗经学,在《毛诗正义》颁行以后,似已告一段落,宋代汉学家虽然作些零碎修补,少有重大发明。此书语言浅显,条理清晰,可以看作宋代汉学《诗经》注释的普及读本。书中名物训诂,较为详悉,于此尚有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宋代诗经学史的重要资料。《吕氏家塾读诗记》有明嘉靖刻本、清嘉庆中听彝堂刊本、《四库全书》本、《经苑》本、《墨海金壶》本、《金华丛书》本、收入《丛书集成初编》和《百部丛书集成》。丛书本以《墨海金壶》本为佳。
小学诗礼
《小学诗礼》是宋代陈淳撰写的蒙学课本,用五言诗体,便于学童记诵。
佛说四十二章经解
经题七字。通别合举。人法双彰。经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修多罗藏。同名经故。佛说四十二章六字是别名。异众经故。就别名中。佛为能说之人。四十二章为所说之法。佛者。梵语具云佛陀。此翻觉者。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不同凡夫。觉他不同二乘。觉满不同菩萨。即是释迦牟尼如来万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机缘既熟。应病与药也。四十二章者。约数标名。盖从一代时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简明者。集为一册。以逗此土机宜。所以文略义广。该通四教。未可辄判作小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