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篯

- 姓名:汪篯
- 别名:字述彭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江苏省江都县人
- 出生日期:1916年
- 逝世日期:1966年6月10日
- 民族族群:
汪篯(1916年—1966年6月10日),历史学家。字述彭,笔名季铿。江苏省江都县人。1934年入北平清华大学历史系学习。抗日战争时期,随学校迁至长沙、昆明等地,1938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后留校做研究生。1942年至1946年秋在昆明西南联大师范学院任教。1947年6月到北京大学历史系任教。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至1953年在马列主义学院二部学习。1954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任副教授、教授,并担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党总支委员等职。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史(主要是隋唐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学生时期曾受业于现代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并协助陈寅恪先生写作《元白诗笺证稿》,在学术观点上深受陈寅恪先生的影响。50年代先后参加中学的《中国历史》教科书和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通史讲义的编写工作,并参加高等学校历史系中国史教学大纲的拟定工作;1958年至1959年曾参加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的初期编写工作。60年代参加剪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的隋唐部分的编写。主要著作有《唐太宗和武则天》(1964年,中央党校历史教研室出版)、《汪篯隋唐史论稿》(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对北魏均田令条文的解释》(1981年,《魏、晋、隋、唐史论集》,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981年,求实出版社出版)。另有论文十几篇先后发表在“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上。
汪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谈虎偶录
文虎小道也,然非心灵手敏者,不足以语此。灯谜。以古籍中文句、诗句或人名、地名为谜底的谜语。形容猜谜如射虎难中,故称。又称灯虎。
霏雪录
二卷。明镏绩 (生卒年不详)撰。镏绩,字孟熙,先世为洛阳人,后徙于山阴 (今山西省山阴县)。其父镏涣,精通《毛诗》,元朝时曾为三茅书院山长。镏绩承其家学,著有 《嵩阳稿》、《诗律》 以及《霏雪录》等。徐铉附注以为镏即刘字,按《说文》有镏字而无刘字,原书作镏,盖偶从古体,实为一字。全书共二卷,杂述旧闻,核辨诗文疑义,间也记有梦幻、诙谐之事,颇杂有小说家言。其中核辨诗文疑义部分颇有根据。镏绩常和元朝诸遗老们四出游历,所以其杂记旧闻部分也多有渊源。此外所记古人事迹及当朝人事等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
无上三元镇宅灵箓。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假托玉皇降授金明七真。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神符类。吉冈义丰《三洞奉道科诫仪范の成立について》认为本箓出自梁孝元帝承圣元年(552年)。述以灵箓镇宅。
金水桥陈琳抱妆盒
元杂剧剧本。简名《抱妆盒》。署无名氏撰。末本。剧本敷演穿宫内使陈琳和宫女寇承御救太子故事。李美人为宋真宗生下太子,刘后心怀嫉妒,密遣宫女寇承御将太子刺死。寇与陈合谋,把太子藏在妆盒内,送至南清宫八大王处收养。十年后,刘后察觉,勒逼陈、寇吐出真情,将寇逼死。及太子(即宋仁宗)即位,此案才得以昭雪。剧本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宫廷斗争的险恶,也宣扬了忠君报主思想,论者谓曲辞亦本色爽快,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新倩籍
《新倩籍》记述其友唐寅、文徵明等人的个性、嗜好,富有文学色彩。
摩利支天一印法
一卷,失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