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藻

朱文藻
  • 姓名:朱文藻
  • 别名:字映漘,号朗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 出生日期:1735
  • 逝世日期:1806
  • 民族族群:

朱文藻(1735—1806),字映漘,号朗斋,又号碧溪居士,清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是清代著名的藏书家、校勘学家。他自幼热爱读书,遍览百家典籍。曾在同邑汪宪的藏书楼振绮堂校勘群籍长达十余年,与同志讨论经史疑义,校雠无虚日,学识日益渊博。他精研六书,对《说文》及金石之学尤为喜好,也精通史学,擅长诗文。乾隆年间,经大学士王杰引见,朱文藻入京参加《四库全书》的编校工作,在考异订讹方面贡献颇大,使许多书籍成为善本。之后他还奉敕在南书房考校秘籍。他与孙星衍阮元等研讨金石,共同编成《山左金石志》。又为陶元藻增补、编校《全浙诗话》,参与阮元主持的《两浙輶轩录》、王昶纂修的《西湖志》等书的编写工作。同时,他还为王昶纂辑了《金石萃编》《大藏圣教解题》等书。此外,《余杭县志》《嘉兴府志》《吴山城隍庙志》《崇福寺志》的校对、刊刻也有他的功劳。朱文藻著述丰富,有《碧溪草堂诗文集》《碧溪诗话》《碧溪丛钞》《东轩随录》《东城小志》《东皋小志》《青鸟考原》《金箔考》《苔谱》《续礼记集说》《说文系传考异》等,但大多因家贫未刊行,以稿抄本传世。他的藏书处有“葆醇堂”“碧溪草堂”,藏书万卷以上,并编有《葆醇堂藏书录》。朱文藻一生勤奋,虽为寒士,却凭借自身才学与众多江浙著名藏书家交往密切,如鲍廷博、吴骞等,书信往来频繁,交谊深厚。他在金石学著作的编纂及考订方面贡献突出,广泛寻访碑刻,为之辨伪、考订,推动了清代金石学的发展。同时,他在藏书、校勘、著述等方面的成就,也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朱文藻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华盖集续编

华盖集续编

鲁迅著。1927年5月出版,见《鲁迅全集》第三卷。该书收集作者1926年和1927年间的杂文三十三篇。在写作时间和内容上与《华盖集》紧密相联。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是揭露“现代评论派”和“正人君子”们的反动本质,控诉北洋军阀政府制造“三·一八”惨案的罪行。《一点比喻》暴露陈源等人充当北洋军阀走狗的丑恶嘴脸。《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等文对陈源等人在“三·一八”惨案中诬蔑爱国学生并为反动政府辩护的谬论痛加驳斥。《我还不能“带住”》表示作者要不断撕去敌人一切伪装与“痛打落水狗”的彻底革命精神。在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怀着满腔悲愤,揭露敌人的“凶残”和流言家的“下劣”,沉痛悼念死难烈士,歌颂她们勇于为革命的牺牲精神。作者在离开北京到厦门后写的七篇文章,从青年分化事实中表示对进化论思想的怀疑,反映了他的思想在矛盾与斗争中前进的轨迹。

苑洛志乐

苑洛志乐

二十卷。明韩邦奇(1479—1555)撰。邦奇字汝节、苑洛,朝邑(今陕西大荔)人。是书首取《律吕新书》为之直解,凡二卷。前有邦奇自序,后有卫淮序。第三卷以下乃为邦奇所自著。其于律吕之原,较明人所得为密,而亦不免于好奇。其说虽多本前人,然决择颇允。又若考定度量权衡、乐器、乐舞、乐曲之类,皆能本经据史,具见学术,与不知而妄作者殊异。史称邦奇性嗜学,自诸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所撰《志乐》,尤为世所珍。末有嘉靖二十八年(1549)其门人杨继盛序。是书有清浙江汪启淑家藏本、《四库全书》本。

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

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

道教书名。原题“东方朔撰”,乃依托,盖出于魏晋时之古道书。一卷。此书叙述道教灵山五岳(泰山、衡山、嵩山、华山、恒山)四山(青城山、庐山、霍山、潜山)之形胜灵迹。仿山水上下曲折之状绘制成图。谓有此真形图,则入山不迷,可避兵灾毒害。并有道士入山书佩符图之法。收入《道藏》第197册。

蓬轩吴记

蓬轩吴记

明·黄暐撰。笔记小说集。二卷。别记一卷。《古今说部丛书》五集杂志类收录,另有《烟霞小说》本。内容多为述史,也记传闻怪异,卷下少数篇目含鬼话。其中《李孟本》直叙鬼扣篷迁乡事;《鬼哭》述诵诗,皆为鬼话。

词苑丛谈

词苑丛谈

十二卷。清徐釚(1636—1708)撰。徐釚,字电发,号虹亭、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吴江 (今属江苏) 人。徐釚为“慎交社”成员,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后乞归故里,著书为事。有《菊庄乐府》、《南洲草堂集》、《词苑丛读》、《本事诗》。本书专辑词家故实,分体制、音韵、品藻、纪事、辨正、谐谑、外编七门。采摭繁富,援据详明,足为论词总汇。《江南通志》称,“釚少刻菊庄乐府,朝鲜贡使仇元吉见之,以饼金购去。贻诗曰,‘中朝携得菊庄词,读罢烟霞照海湄,北宋风流何处是,一声铁笛起相思。’”则徐釚于倚声一道,自早年即已擅长。故于论词亦具有鉴裁,并非苟作。惟其间征引旧文,未尽注其所出,同时朱彝尊、陈维崧等尝议之。徐釚亦自欲补缀而未尽。至纪事一门,半取近事。其间点缀已成佳句,标榜以借虚声,在所不免。考《世说新语注》载裴启作《语林》,记谢安黄公酒垆事,安以为所说不实。则序录同时之事,自古已然。唐宋人诗话、说部,此类尤多,则亦非徐釚所创例。有海山仙馆丛书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

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

梵网经菩萨戒本私记,卷上,新罗元晓造,日本静照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