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衍

- 姓名:孙星衍
- 别名:字渊如,一字季逑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阳湖(江苏武进)人
- 出生日期:1753年
- 逝世日期:1818年
- 民族族群:
孙星衍(1753年~1818年)清代学者、诗文作家。字渊如,一字季逑。阳湖(江苏武进)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山东兖沂曹济道、山东督粮道、权布政使。嘉庆十六年(1811)称病归里。曾主讲于诂经精舍和钟山书院。
孙星衍年轻时即工诗,与同乡洪亮吉、黄景仁、杨芳灿齐名。袁枚见其诗,称他“天下之奇才”,与他结为忘年交。但星衍不愿以诗名世,乃潜心研究经史、文学、音训、金石之学及诸子百家,造诣颇深。他最长于校勘,一生辑录群书,自天文、地理、礼仪、法律之书以及字书、史书、本草、药方等等,无不亲加校订,撰写叙录,以辨别源流,阐明学术要旨。所辑刊《岱南阁丛书》、《平津馆丛书》,颇为世所重。
孙星衍现存诗歌大体都是中年以前所作,内容多为吟咏景物、酬赠友人和抒写个人情怀。艺术上宗法李贺。具有想象奇特、意境幽峭、语言秾丽的特点,如《登千佛楼》描写佛楼周围环境:“飞磷射屋鸟啄墙,鬼风吹檐断佛臂。……楼前修碧竹作围,逼袖细影明寒晖。残霖滴阶渍幽血,败粉剥壁生阴苔。”《黄二景仁游黄山归索赠长句》刻画黄山高峻的山势:“尝闻黄山极天门,欲往叩额排帝阍。三十六峰愁攀援,人迹不到哀清猿。盘盘直上天宇昏,山㺑怪魅来蹲蹲。”都写得奇诡险怪,艳丽凄清。写日常生活事物也不同凡响,如写妻子病容:“眉痕只觉瘦来浓,指爪都从病后长。”(《妻病》)写秋夜景物:“斜帘织月秋波纹,薄露压草生幽芬。”(《夜坐吟》)
孙星衍亦能古文,无论考辨之文还是传志书序,均能做到“叙次详雅有法”(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八《文学》),如《与朱石君尚书书》、《孙忠愍公祠屋藏书记》、《江孝廉声传》、《孙御史志祖传》等等。
孙星衍一生,著述甚丰。其诗文集有《芳茂山人文集》12卷、《外集》5卷、《方茂山人诗录》10卷。其他著作主要有《尚书今古文注疏》30卷、《仓颉篇》3卷、《周易集解》10卷、《考注春秋别典》15卷、《尔雅广雅古训韵编》5卷、《孔子集语》17卷、《史记天官书考证》10卷。《寰宇访碑录》12卷、《京畿金石考》2卷、《偃师县志》30卷、《三水县志》11卷、《长武县志》12卷等。
平生辑录群书,涉及本草、医方、星经、地记等多种,以辑佚、校刻中医文献为医界所重。乾隆四十八年至嘉庆四年(1783—1799),与孙冯翼合辑《神农本草经》(刊入《问经堂丛书》)三卷。所用辑佚资料,悉取《证类本草》白字条文,增补《别录》墨字内容。各药下附录《吴普本草》等资料。有关文献考证内容亦或辑录,常以字书训释药物名义。另校刻医书有《华氏中藏经》、《素女方》、《秘授清宁丸》、《宋提刑洗冤录》、《千金宝要》、《轩辕黄帝传》等,并手录《服盐药法》一卷(1799年刊)。
猜你喜欢的书
剧院情史
《剧院情史》具有明显的自传性质,小说主人公马克苏多夫实际上便是布尔加科夫本人,独立剧院即莫斯科艺术剧院,而剧院领导伊万·瓦西里耶维奇分明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化身。
雅典的泰门
悲剧。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作于1605年。古罗马雅典的贵族豪富泰门,平生仁慈慷慨,乐善好施,他虽显贵,却不贪图钱财,而把友谊和真诚视为最神圣的东西。这样,尽管他家财富足,不久也被花得精精光光。他去求助往日的朋友,不料均遭拒绝。就连泰门用金子从监狱里搭救出来的文提狄斯也不肯借钱。谁能想到,几天之后,泰门居然又大摆起宴席来了。那些朋友心想泰门原来是装穷,就又厚着脸皮前来赴宴。席间泰门将他们讽刺挖苦一番之后,就把碗内清水泼向他们,还用碗碟把他们打跑。泰门羞辱惩罚了这帮无耻之徒后,独自来到海滨洞穴过着隐居的生活。这天他正在挖野菜树根准备充饥,无意中挖到了金子。这时被元老们放逐的艾西巴第斯将军正率领大军攻打雅典,路遇泰门。泰门要他把金子分送给兵士,还要他把“已经变成一个众兽群居的”雅典夷为平地。原先那帮朋友听说泰门有了金子,又纷纷前来找他。泰门向他们发泄了满腔的仇恨,最后死于洞穴之中。全剧情节线索简明,但思想意义深刻。作者对人世间的世态炎凉的邪恶风尚充满义愤,对泰门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品德热情颂扬,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憎。通过剧中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我们看到泰门从个人的不平经历逐渐认清了金钱的罪恶,从对邪恶道德的诅咒发展到对整个现存社会的否定,这一悲剧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作者借了这个古代外国人物的悲剧,对英国现实社会中随着资本主义兴起就已露端倪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剧中泰门挖到金子时的一段关于金子的著名独白,曾被马克思赞誉为“绝妙地描绘了贷币的本质”。这反映了莎士比亚思想的深邃和敏锐。剧中泰门无力与现实抗争,只得离群索居,最后悲观厌世地死于洞穴,反映了作者心中乐观、进取的人文主义理想之火已开始黯淡,显露出作者创作思想将出现衰退的征兆。
老子化胡经[敦煌本]
亦称《老子西升化胡经》、十卷本《化胡经》。唐《化胡经》传本之一。(1)S.1857、P.2007,系卷一。首部均略残,有经题,存一百二十七行。开首二十行为“魏明帝”撰《老子化胡经序》,以下为卷一《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概述老君自殷汤以来变化法身,在中国及西域各国说经教化之故事,宣扬佛、道、摩尼三教“混齐同归”。(2)S.6963,系卷二。首部略残,存三百二十四行。列举“九十六种外道”之名称及所部鬼神数,末载驱散邪鬼外道之偈文一首。(3)P.3404,系卷八。首部微损,尾题《受道》,存二百七十八行。言老君在西域诸国讲说教义戒律之事。(4)P.2004,系卷十。首尾完好,题《玄歌》,存二百四十二行。收入化胡诗歌三十余首。早在东汉佛教初入中国时,已有老子西入夷狄,化为佛陀的说法。西晋王浮始造《化胡经》,贬斥佛法,从此化胡说成为佛道二教长期激烈争讼焦点之一。六朝至唐宋时,道士所作宣扬化胡说之经典非止一种,十卷本《化胡经》即其中之一。元至元年间(1264—1294),道士与僧人争讼失败,世祖诏令焚毁道经,《化胡经》乃全部佚失。敦煌所出写本,为研究佛道二教有关化胡争讼史提供了极重要资料。
上清骨髓灵文鬼律
上清骨髓灵文鬼律,原题饶洞天定正,邓有功重编。二人皆为北宋天心派道士。原书三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戒律类。全书收载上天「驱邪院」法律科仪一百二十余条,据称皆仿「国家法律」而定。三卷内容概略如下:上卷载「鬼律」六十三条,皆为约束神兵将吏、城隍社令、龙神树神,亡魂妖祟等鬼神之法律。凡有徇私失职,传奏误时,危害人民者,皆按律处罚,轻则杖徙流放,重则灭形处死。 卷中载「玉格」十六条,乃上天驱邪院法官受职、行法、传付之规则。 卷下载「仪」三十六条,乃行天心正法之威仪;「式」十二条,乃上天驱邪院行法所用之各种款式,如印式、步罡咒诀式、誓神将文、正法榜式、补驱邪院官告式等等。
达生编
产科著作。1卷。清·亟斋居士撰。刊于1715年。内容有原生、临产、真诀条辨等14篇及格言、方药等。作者主张临产时沉着镇静,掌握“睡、忍痛、慢临盆”六字诀,尽可能不服药或少服药,所论多为经验之谈。本书文字通俗,内容简要,切于实用,故复刻刊本颇多,流传较广。此书主要论述产科常见病,着重阐析难产的病因证治。认为坐草太早,或惊慌努力,稳婆手拙等是导致难产的主因。强调临产必须顺其自然,不得急迫勉强,并提出“一日睡、二曰忍痛、三曰慢临盆”的精辟见解。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
金词别集。6卷(原缺卷4—6,仅存3卷)。蔡松年撰,金魏道明注。蔡松年字伯坚,家乡别墅有萧闲堂,遂自号萧闲老人。“明秀”为其别墅一小石山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萧闲集》6卷,今已不传。《明秀集注》有石莲庵汇刻《九金人集》本。清人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据金残本《明秀集注》3卷辑词72首钞刻。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又据《中州乐府》补10首,据《阳春白雪》补2首。唐圭璋《全金元词》据《滹南诗话》又补断句2则。金人元好问《中州乐府》谓“百年以来,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吴蔡体’。”《金史》亦称蔡松年“文词清丽,尤工乐府”。蔡松年的词,风格接近苏轼豪放中超旷简远的一面,主要抒写“萧闲”淡泊的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