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尘

- 姓名:陈白尘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江苏淮阴(今清江)人
- 出生日期:1908年3月2日
- 逝世日期:1994年5月28日
- 民族族群:
陈白尘(1908年3月2日—1994年5月28日),原名陈增鸿,又名陈征鸿、陈斐。化名杜大年。笔名有墨沙、江浩等。江苏淮阴(今清江)人。1925年在淮阴成志初中读书时,创作短篇小说《另一世界》,被评为《小说世界》征文得奖作品之一。1926年进上海文科专科学校读书。1927年进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学习。1928年转入南国艺术学院学习,并加入南国社,参加田汉主办的“鱼龙会”演出,对戏剧发生了浓烈兴趣。1928年起,写了《漩涡》等几本长短篇小说以及话剧《墙头马上》。为了谋生,当过店员、职员和教员。这期间,在南京、镇江等处和友人创办过几个业余剧团,在上海和郑君里、左明、赵铭彝等组织过摩登社。1930年转入左翼剧团联盟。1931年创作独幕话剧《汾河湾》。1932年9月,参加中国反帝大同盟和共产主义青年团,因积极宣传抗日而被捕。在镇江狱中,创作话剧《街头夜景》、《父子兄弟》、《马嵬坡》、《除夕》、《大风雨之夜》、《虞姬》、《癸字号》、《两个孩子》以及一些短篇小说。1935年出狱后,在上海创作四幕历史剧《石达开的末路》和四幕讽刺喜剧《恭喜发财》,以及《太平天国》第一部《金田村》,儿童剧《一个孩子的梦》以及三本短篇小说集和一本中篇小说。抗战爆发后,参加了三幕剧《保卫卢沟桥》的创作和演出,任上海剧作者协会筹备干事,先后参与组织上海影人剧团、上海业余剧人协会,赴四川等地开展救亡演出活动。曾在重庆国立剧专及教导剧团、四川省立戏剧音乐学校任教,在中国万岁剧团任特约编导委员。创作有四幕剧《魔窟》、三幕剧《卢沟桥之战》、《乱世男女》、《秋收》, (后改名《大地黄金》),独幕剧《未婚夫妻》、《汉奸》、《禁止小便》等。1941年,参与组织中华剧艺社,任秘书长,在重庆、成都等地演出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等剧作,并且创作剧本《大渡河》、《结婚进行曲》、《大地回春》等。1945年发表的四幕悲剧《岁寒图》和讽刺喜剧《升官图》,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特别是《升官图》,作者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在波澜起伏的情节发展中,揭示了反面人物的腐朽灵魂,达到假中有真的戏剧效果,被认为是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政治讽刺喜剧。1946年回到上海,创作了剧本《悬崖之恋》 (一名《卖油郎》)。1947年参加党领导下的昆仑影业公司,开始电影剧的创作。先后编写电影剧本《幸福狂想曲》(和陈鲤庭合作)、《天官赐福》和《乌鸦与麻雀》(集体创作)。建国后,历任上海戏剧电影工作者协会、上海市文联、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文化部剧本创作室、中国作协、《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剧协、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省文联等单位的领导职务。建国后主要作品有多幕剧《纸老虎现形记》、《第二个回合》,历史剧《大风歌》,独幕剧《哎呀呀,美国小月亮》 (合作)、《美国奇谭》 (合作),还参加了电影剧本《鲁迅》和《宋景诗》的创作。1982年秋,他应邀去美国参加国际笔会中心活动,写出了怀旧之作《云梦断忆》,《忆探亲》便是其中七篇之一。1994年5月28日病逝,享年86岁。
陈白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醉乡日月
唐皇甫松撰。《新唐书·艺文志》丙部小说家著录,三卷。 《宋志》同。现存有《水边林下》本、 《古今说部丛书》本、 《说郛》本、 《五朝小说》本、 《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 《类说》本等,但均系残本。这是一部写唐人饮酒生活的书。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亦归之为小说家: “唐皇甫松子奇撰。唐人饮酒令,此书详载,然今人皆不能晓也。”全书共三十个条目,大都有目无文,现在尚能见到文字的只有饮论、谋饮、为宾、为主、明府、律录事、觥录事、选徒、骰子令、手势、拒泼、逃席、使酒、进户等条目。
北斗七元星灯仪
北斗七元星灯仪,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行道者燃灯供奉北斗七元祈求消罪延年。北斗七元即:枢官大圣贪狼阳星真皇君、璇宫大圣巨门阴精真皇君、玑宫大圣禄存真人真皇君、权宫大圣文曲玄冥真皇君、衡阳宫大圣廉真丹元真皇君、开阳宫大圣武曲北极真皇君、瑶光宫大圣破军天关真皇君。
楼头人面
我们从十八路电车上跳下来,绕过了转角,霍桑立定了向前瞧一瞧,便遥指着那一排并列的西式房屋。
他说:“包朗,这大概就是倪金寿所说的朝东洋房了。”
我应道:“他既然对你说白杨路的朝东洋房,当然就是这一所。”我们继续进行。我又说:“那边好像有十多幢同式的洋房。金寿可曾说明门牌?”
六月霜
政治小说,十二回。静观子著。清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上海改良小说社刊本。 这部小说就是根据传奇写成的。书名《六月霜》,一是因秋瑾就义于光绪三十三年农历六月六日,寄托悼念之情;二是据关汉卿著名杂剧《窦娥冤》中有“六月飞霜因邹衍”的唱词,其中含一个历史典故:相传战国时,燕惠王有一个忠臣名叫邹衍,被人进谗言诬陷而判了刑,关押在监狱中,当时是六月时节,盛夏溽暑,闷热难当,可是由于邹衍的冤愤极端难忍,痛感心寒意冷,乃在狱中仰面向天发出冤叹之声,结果竟然使天气也突然变冷,意外地下了霜,后人遂以“六月飞霜”表示冤狱。
史纠
六卷,明朱明镐撰。是书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上起《三国志》,下迄《元史》,每史各为一编。作者通过对史书的考订,阐发了他的史学主张。①他认为纪传体史书的本纪不能太简略。卷4中说:“纪略传详,史体固然;过加删削,毋乃太简!”②纪传体史书的立志要严格,主张删掉《魏书》中的《释老志》等。还认为,书志的断限要明了,有的明明是断代史的志,却写得漫无边际。③推崇表的作用,尤其是《辽史》的《闰考》、《朔考》。认为宋和辽历法不同,史家能够详列以上两表,使后人一目了然,正是修史之功。④对史书的论,作者认为,有独到见解的,可以作论,否则不必作论。⑤关于列传,作者对《宋史》的列传评价很多,他认为《宋史》有三善而有七失,其中的“七失”大多是针对它的列传而言的。有的列传所述名实不符,如陈靖的劝农之议,泥古不行,无益于民生,却把他列入吏传。有的入传混杂,该人道学传的列隐逸传,该入隐逸传的列入文苑传等。有的不必列传而强立,如有的人只有官衔可记,并无事迹可书,却强为之立传,徒有“词费之讥”。有的列传“历载其先世谱系,刺刺不休”,好像是写家史一样。⑥作者主张史书要善恶并书。他认为, “史官之笔,一出一入具有严科,不以小善盖巨慝,亦不以一眚掩大端。……君子有过,亦宜绳之,不敢以君子之名而或宽之;小人有善,亦宜录之,不可以小人之名而或距之。”《史纠》卷5
三经评注
此《三经评注》明代闵齐伋辑刻。全套共五卷,分三种:宋代谢枋得、明代杨慎批点《檀弓》;明代郭正域批点《考工记》两卷;题宋代苏洵批点《孟子》两卷。此为明万历四十五年吴兴闵氏套印刊本(前两种为朱墨套印,《孟子》为朱墨蓝三色套印)。 《檀弓》为《礼记》中一篇名,分上、下两篇,内容杂记先秦礼仪,以丧礼为主。宋谢叠山批点,卷末附闵齐伋识语,明万历四十四年朱墨套印本。 《考工记》是《周礼》的一部分。是中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这部著作记述了齐国关于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书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记载了一系列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思想观念。明郭正域批点,明万历四十四年朱墨套印本。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 “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二卷,宋苏洵批点,前有朱得之序,卷末附闵齐伋跋,明万历四十五年三色套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