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屈原
  • 姓名:屈原
  • 别名:名平,字原
  • 性别:
  • 朝代:春秋战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340
  • 逝世日期:公元前278年
  • 民族族群: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很有抱负的政治家、思想家。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国人。本与楚王同姓,因其先人受封于屈,因以为氏。屈原生于大贵族家庭,年轻时就官至“左徒”,参与国家的内政外交,并以知识渊博、明于治乱、善于辞令而受到楚怀王的赏识。他极力主张进行改革,举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实现富国强兵,因而实现统一大业。他的改革主张遭到了以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并对他横加谗毁。楚怀王听信谗言,再加上秦国张仪又巧使离间计,最后屈原被贬为“三闾大夫”,流放于汉北。顷襄王时又被流放于江南,长期浪迹于沅水湘水流域。此期间,他接近了广大劳动人民,同情他们的疾苦,对黑暗现实深为不满,愤而写下了《离骚》、《天问》等千古绝唱的诗篇。后秦军攻破郢都,顷襄王南逃,楚国危在旦夕。屈原徒步回郢,看到国破家亡的悲惨情景,感到国家已经灭亡,自己年老体弱,根本无力挽救楚国,一生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他怀着满腔的哀怨和愤怒,于前278年5月5日自投汨罗江(在今湖南长沙附近)而死。这一天成了后来中国人民纪念他的节日——端午节。


屈原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文学方面。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25篇。他的作品后来都收录在《楚辞》中。其中的代表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他的诗热情奔放,饱含着伟大的爱国主义激情,也深藏着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的情感。他的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来的四言格律,又吸收了楚国民间语言和歌谣中的形式和韵律,形式自由、活泼,形成了一种崭新的文学体裁——骚体。他的诗也标志着诗歌由集体创作到个人独立创作的开始。他的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而且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人类进步的文化遗产,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是我国闻名于世界并被世界人民景仰的爱国者、伟大诗人。

屈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怎么办

怎么办

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 (1828 ~1889)著。长篇小说。作于1863年。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作品塑造了“普通的”和“杰出的”两类“新人”。罗普霍夫、吉尔沙诺夫、薇拉体现了普通“新人”的特点:嫉恶如仇、蔑视旧世界、富有同情心,是“合理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对社会起了资产阶级启蒙学家的作用。拉赫美托夫是“杰出”的“新人”代表。他是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职业革命家。作品通过上述人物的爱情纠葛,并穿插其秘密革命活动,回答了反对专制制度应当怎么办这一重大社会政治问题,即必须产生“新人”,由他们来实现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小说布局新颖,人物刻划生动、感人,语言带有政论色彩,又常用隐喻和暗示手法以避开当局的审查。是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被誉为“生活的教科书”。

茶考

茶考

明代茶书,1卷,陈师撰。陈师,字思贞,钱塘(治今浙江杭州)人。嘉靖间,会试副榜,官至永昌(治今云南保山)知府。有《览古评语》、《禅寄笔谈》等。此书仅见《茶书全集》本,书末有卫承芳万历癸巳(二十一年,1593)序,称此为陈师晚年所撰。卫承芳,字君大,四川达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有清名,事具《明史》卷二二一。《茶考》仅5则,约千字。其中第2则辨山东蒙阴县的石藓,也称蒙茶,这是伪茶,与四川蒙山的蒙顶有天壤之别。末则评论杭俗撮泡茶,作者深致不满,认为味不尽出,泡一次而茶叶弃之是浪费,殊失古人烹煎之意。

苗宫夜合花

苗宫夜合花

一代之亡国伤心史,其中必有嵌奇磊落之士,捐家产,掷头颅,特起苍头军以与大盗元凶相奋斗,斗而不捷,则阖家赴难,举族骈诛,前仆后继,略不沮怯。及夫大势已去,天命不归,识微韬晦之士,又往往仗剑出塞,披发入山,吊禾黍之故宫,哭松楸之鬼塚。千古伤心人别有怀抱。夷齐野蕨,屈子湘兰,元亮黄花,云林红树遂为惨淡山河之点缀品。孤臣末路,岂得已哉!顾亭林一代大儒,明之亡也,谒太祖之陵,参列皇之墓,无关风雨,几历星霜,徙步走八千里,殆将以一腔血泪挥洒天下,忠臣义士庶几以一成一旅,还我祖宗锦绣之山河。泪夫鬼哭神豪,天崩地拆,国学已矣。前朝遗老携手而人青燐碧练之场。哀哉,人何不幸而为亡国之民也。

宋诗钞补

宋诗钞补

宋诗总集,八十六卷,清管庭芬抄补。庭芬(1797~1880)字培兰,又字子佩,号芷湘,海宁(今属浙江)人,诸生,博览群书,长于史地之学。此书意在补吴之振等人所编《宋诗钞》中有目无书者有十六家,另外对于入选《宋诗钞》中的大家详前略后的情况做一些补救———对于《宋诗钞》的“略后”作了增补。书中共收录诗歌二千七百八十首,作者八十五家,《宋诗钞》有目无书,《龙云集》等十六家全部补齐,凑足一百之数。其他五十九家虽为吴书所收,但其佳篇未能入吴书者,此书亦予补入。如欧阳修之《明妃曲和王介甫》,王安石之《桃源行》《泊船瓜州》《送和甫寄吴氏女子》,文天祥之《正气歌》等皆在搜补之列,每集之前附有作者小传。此书之缺点在于,管庭芬所补入的一些篇章是《宋诗钞》选剩的篇目,并非什么名篇佳作。也有许多作者别集的补抄,并非取之于该作者的集子,而是抄自《宋诗记事》、《宋百家诗存》等总集,如《南阳集补钞》《玉楮集补钞》等,就是如此。有商务印书馆民国间涵芬楼排印本。中华书局1986年排印出版《宋诗钞》,后附《宋诗钞补》。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是开明众多课本和讲义中的重要一种,是文史研究大家王伯祥、宋云彬写给大众的历史读本。该书初版于1934年,内容大体以时间、朝代为序,将中国历史分为78个主题,每个主题为一讲,把朝廷递嬗、民族融合、疆土开拓、文化演进、社会状况、政治制度、学术思想变迁、外交局势转移等,作扼要叙述,浓缩了自史前传说时代直至1932年一·二八抗战时的上下五千年中国史。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

《荆南内护国寺启真诚禅师语录》共四卷。清诚说,振闻编(依驹本印)卷首收序、开堂疏;卷一收上堂、示众;卷二收小参、垂问、法语、机缘;卷三收佛祖真赞、拈颂(付);卷四收赞、偈(佛事)。诗、启。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