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礼贤

卫礼贤
  • 姓名:卫礼贤
  • 别名:
  • 性别:
  • 国籍:德国
  • 出生地:斯图加特
  • 出生日期:1873年5月10日
  • 逝世日期:1930年3月2日
  • 民族族群:

卫礼贤,原名为理查德·威廉(德语:Richard Wilhelm,1873年5月10日—1930年3月2日),汉名卫希圣,字礼贤,故亦作卫礼贤,生于德国斯图加特,为基督教同善会传教士,著名汉学家。他曾将多本经典的中文古籍译为德文,其译文又被他人转译成英文,进而流传至整个西方世界。卫礼贤所翻译的的《易经》,至今仍被认为是最好的译本之一。


1899年,卫礼贤来到德属胶澳青岛传教。他对于道教与儒教有很深的兴趣,结识劳乃宣后,从他身上学到易经及一些全真教典籍。1901年10月,由德国、瑞士同善会出资,卫礼贤创办了礼贤书院,并以其名命名。由于办学有功,1906年被清廷封为道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卫礼贤全家被迫返回德国本部,任教于法兰克福大学,成为首席汉学家。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与卫礼贤非常友好,也逐渐熟悉起他翻译的中国古籍。


卫礼贤于1929年翻译了《太乙金华宗旨》及《慧命经》译为德文《金花的秘密》:〈道教内丹学引论〉,更启发了荣格集体潜意识的理论,荣格还为金花的秘密作序。荣格依此治疗了沃尔夫冈·泡利,泡利是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荣格出版了《心理学和炼金术》,书中谈到400多个梦的详细分析,大部分是荣格对包立的解析。曾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易经》、《礼记》、《吕氏春秋》、《孔子家语》等译成德文。著作有《中国文明简史》、《易经讲座》、《实用中国常识》、《中国精神》、《中国的经济心理》等。


1930年,卫礼贤于德国蒂宾根逝世。


卫礼贤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长兴集

长兴集

十九卷。宋沈括(1031—1095)撰。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学家。仁宗嘉祐进士。编校昭文书籍,为馆阁校勘,删定三司条例故事。神宗初,提举司天监,改制浑仪、景表,编《奉元历》。参与王安石变法,曾察访两浙,推行青苗、农田水利等法。熙宁九年(1076)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主张减少下户役钱。元丰三年,任鄜延路(今陕西延安)经略安抚使。五年,因给事中徐禧失陷永乐,连累被贬。晚年居润州,病卒于梦溪园。沈括博文强记,将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于天文、算数、音律、医卜之术、方志皆有发明考证,洞悉源流。而当时不甚以文章著名。但其学有根底,所作亦宏赡淹雅,具有典则。其四六表启,尤凝重不佻,有古文人之遗范。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括集四十一卷,惜流传既久,篇帙脱佚。此书卷一至卷十二,卷三十一,卷三十三至卷四十一皆缺佚,故仅存十九卷。其著作除《长兴集》十九卷外,尚有 《梦溪笔谈》三十卷、《良方》并传于世。此集有 《 《四库全书》本,《沈氏三先生文集》和 《四部丛刊》诸本。

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

长春真人西游记校注

一卷。近人王国维撰。《长春西游记》为元代丘处机弟子李志常所述。《元史·宪宗本纪》载,元宪宗元年(1254)道士李真常掌道教事,即李志常。长春在元世祖十八年(1281)二月八日,自宣德州启程,赴成吉思汗的西域之召,至二十年(1283)七月回到云中,往返历时三年。李志常从行,将其亲身经历的山川道里,于元初著成《长春真人西游记》。此书可与移敕楚材《西游录》相题并论。乾隆末年钱大昕于苏州元妙观读是书,始表彰此书并为其作跋。阮文达遂写此于内府,著录于委宛别藏。嗣后徐星伯、程春庐、沈子敦迭有考订,然诸氏考地理通病,疏史事则伤漏略。嘉庆十一年 (1806),王国维以辽金元三朝史事,以此书于蒙古史事有特发之复,不独为全真教史留一奇迹,创为之注。其中地理人物,颇有创获。如《至元辨伪录》称刘仲禄即刘温,也即《元史·河渠志》的刘仲禄。阅者如将王国维《耶律文正公年谱》、《黑鞑事略》、《蒙鞑备录笺证》与此注对照参读,则金元间史事思过半。

雪鸿泪史

雪鸿泪史

日记体言情小说,十四章。徐枕亚著。1914年5月1日起在《小说丛报》创刊号连载,至1916年1月10日十六期刊完。前冠“别体小说”。1915年12月由上海《小说丛报》社出版单行本。《雪鸿泪史》是《玉梨魂》的日记体写法,作者假托为寻到的何梦霞日记,因此,其故事情节与《玉梨魂》相同。作者在例言中声称:“是书主旨,在矫正《玉梨魂》之误,就其事而易其文,一为小说,一为日记,作法截然不同,书中人物,悉仍《玉梨魂》原本,间有加入者”假托是《玉梨魂》主人公何梦霞的日记,人物还是原来的那几个,情节则增加了十分之三四,诗词书札增加了十之五六。他在“例言”中说明:“是书主旨,在矫正《玉梨魂》之误,就其事而译其文,一为小说,一为日记,作法截然不同。”他在写此书的时候,因为赶时间,部分诗词是照搬他人的作品。后来单行本出版,被人检举,他也承认并表示要补换。果然后来重作时,把他人的作品全部删除,笔墨也就一致了。《雪鸿泪史》在读者中又一次掀起了争论热潮。

予学

予学

成大事者都是要有远见卓识的。在多数人以猎取为能之时,许劭的《予学》着实独树一帜,“高人一等”。它的价值不在于标新立异,而在于找到了决定人生成败的最本质的东西,而在此之前,人们或是茫然不知,或是不屑一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予学》的古籍整理便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它能促人改变观念,不仅仅以猎取和占有为能,而且要在“给予”这条更高的成功之途上多下功夫。这是建设文明和谐社会所必需的道德素养,更是对人对己都有利的处世谋略。学古人“舍”与“得”、“予”与“取”的智慧,小予小成,大予大成!

金刚经注解铁鋑錎

金刚经注解铁鋑錎

金刚经注解铁鋑䤾,二卷,明屠垠注,清龚泰瑞序。按餕馅应作鋑䤾。

本相猗致经

本相猗致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本有爱不见不了。今见有从有爱。设是本有爱无有今为有。今见分明。从是本因缘。令致有爱。有爱比丘从致有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从有爱致本。谓为痴痴亦比丘有从致本不为无有本。何等为比丘痴有本从致。谓为五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