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 姓名:李中梓
- 别名:字士材,号念莪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 出生日期:约1588
- 逝世日期:1655
- 民族族群:
李中梓,生约1588年,卒于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居士。明代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为明末清初名医。致力于医学理论与实践50余年,他与刘道深、徐子瞻、沈元裕曾被誉为当时的“上海四大医家”。著述甚富,有《内经知要》2卷(1642年)、《医宗必读》10卷(1637年)、《药性解》2卷(1622年)、《伤寒括要》3卷(1649年)、《颐生微论》(又名《删补颐生微论》)4卷(1642年)、《士材三书》包括《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病机沙篆》3种,清代尤乘辑,刊行于1667年。传本《雷公炮制药性解》6卷,旧题李中梓辑注。除上所述,尚有《居士传灯录》、《道火录》等书刊行。
李氏兼通医药,根据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为药学增添了新的内容。用药除注重常规的炮制方法外,还有其特色。在临床实践中,李氏善于运用依法炮制这一特色,达到辨证施治的目的。如对地黄的使用时指出:“生地性寒,胃虚者恐其妨食,宜醇酒炒之以制其寒,熟地性滞,痰多者恐其泥膈,宜姜汁炒之,以制其滞,更须佐以砂仁沉香二味,皆纳气归肾,又能疏地黄之滞。”又如常山:“劫痰疟无他药可比……常山发吐,惟生用与多用为然,与甘草同行则必吐,若酒浸炒透,但用钱许,余每用必见奇功,未有见其或吐者也。”李氏认为:“古法制药如雷敩,失之太过,而四大家已抵和平,然更多可商者。”所以在《本草通玄》中,炮制方法记载详细,有30%~40%已变动古法,如:“古人制黄耆多用蜜炙,愚易以酒炙,既助其达表,又行其泥滞也。若补肾及崩带淋浊药中,须盐水炒之。”另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药物项下收载炮制方法和炮制作用。如磁石:“……入火煅红,醋淬七次,研绝细用。”玄胡索:“醋炒止血,生用破血,炒用调血”等。李氏治学,注重实际。他在年轻时相信豨莶有补益之功,并诚心炮制,但“久用无功,始知方书未可尽凭也”,于是指出将豨莶作风家至宝是世俗的误解。
猜你喜欢的书
庚巳编
明代文言志怪小说集。明陆粲撰。十卷,今存《纪录汇编》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以上二种均十卷)、《烟霞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说库》本(以上三种均四卷)、 《古今名贤汇语》本、 《续说郛》本、《五朝小说》本(以上三种均一卷)。本书作者陆粲系一嘉靖名臣,敢言直谏,颇有声誉。书成于正德年间,为作者早年所作。约一百七十篇,多志怪与传奇,富故事性。如《洞箫记》,写书生徐鏊初与仙女相爱,后娶妻相绝,遭到仙女杖责。《芭蕉女子》写学士冯权遇一绿衣女来,欲相狎,女截衣而去。冯所执得一衣角,恰与庭中一芭蕉新断叶相吻合,自是悟为蕉蕉精怪。《金华二士》叙王生、张生遇酆都使来阳间捕人。张生遵使者所嘱得以避难,而王生则于当晚死去。
䂬溪诗话
《䂬溪诗话》十卷,宋黄彻常明撰。《书录解题》谓是莆田人,而《八闽通志》则云邵武人,举绍兴十五年进士,殆家本莆田而占籍于邵武者也。编中持论多本少陵。自言官辰、沅逾年。顾志州郡官师者,不载姓氏,集亦失传。其送弟诗句云:“就舍勿令人避席,过江莫与马同船。”语浅情真,不失风雅之旨矣。康熙戊子三月,小长芦朱彝尊识于曝书亭。 吾家诗学,肇自莆阳监察公昆弟。厥后文节为江西鼻祖,而闽中一派,流衍特长,论者以晚唐体目之。不知宗法有本,厚人伦,维风教,常明公《䂬溪诗话》具在,可考而知也。模自壬午入闽,得拜族尊莘田先生。先生官四会令,罢归家居,萧然环堵,焚香著书,不特文章媲美前人,气节尤与常明公符合,益信君子之泽,未有艾焉。新安鲍君以文近有丛书之刻,模因检所藏曝书亭旧钞,亟请开雕。以文复购善本,校其讹脱,详载前后序跋,又皆竹垞先生当日所未见,而常明公之生平功绩,于以灿然。发潜阐幽,以文高谊,感不朽矣。乾隆丙申阳月,无双后裔黄模敬书。
藏逸经书标目
藏逸经书标目,一卷,明密藏禅师道开遗笔,大藏经补编,第14册。
究竟大悲经
亦称《究竟大悲哀恋改换经》。佛教经典。著译者不详。原著四卷。主要述说心性本净、烦恼即菩提的思想,主张虚宗圆融,万境不迁,体泯用寂。本经名称首见于《大唐内典录》,谓三卷,被判为伪经。《开元录》亦著录为伪经,谓“四卷,或三卷,亦云八卷”。本经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中有收藏,后被日本《大正藏》收入第八十五卷。研究者谓本经儒家色彩较浓,但是否伪经,尚需进一步研究。
妙法莲华经纶贯
妙法莲华经者。诸佛究竟之极谈也。原夫释迦牟尼如来。实成佛道以来。已经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为度众生。无有休息。数数示生。数数示灭。未种善根者。令种善根。已种善根者。令其成熟。已经成熟者。令得解脱。所有法味。不出藏通别圆等四种。所有化仪。不出顿渐秘密不定等四种。且据此番八相成道。说法四十九年。畧为五时。初坐菩提道场。为大根众生说大乘法。
八大菩萨经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在本经中,佛陀告舍利弗,若能一心忆念东方之无能胜国善精进吉祥如来、无我国普照如来、善爱国吉祥如来、寂静藏国印捺啰计都特缚惹王如来、离尘国喜功德光自在王如来等五佛名号,或书写读诵讲说,则不堕于恶趣、下贱中,能生长寿天,免于五浊、三灾、八难等,能成就最上道。本经名八大菩萨,乃取经首所列八大菩萨之名(妙吉祥、圣观自在、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除盖障、地藏)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