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灯

传灯
  • 姓名:传灯
  • 俗姓:叶,号无尽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太末(今龙游)人
  • 出生日期:1553
  • 逝世日期:1627
  • 民族族群:

传灯(1553—1627),俗姓叶,号无尽,别号有门,太末(今龙游)人。自幼慧悟,少年时接受儒学,参加过科举考试,随即摒弃仕途。19岁从进贤映庵禅师削发出家,又拜百松法师学法华、楞严经,百松以金云紫缕袈裟付之。一生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经义,精进不怠,自此讲声远播。后定居幽溪高明寺,讲经说法40余年,成为佛教天台宗第十九世传人,被尊为“天台宗中兴之祖”。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应守庵禅师邀请在新昌大佛前登座讲经。每次修行四次“三昧”,身先示范。每注经卷,必披戒衲。前后应讲席70余期,听者如云。晚年回家乡,讲经于东安寺,名贤翕集。天启七年(1627),卒于高明寺。其墓在佛陇山。著作有《天台山方外志》、《天台传佛心印记》、《华严经注》、《楞严会解》、《楞严玄义》、《楞严圆通疏》、《伽经注》、《阿弥陀经略解》、《圆通疏》、《维摩经无我疏》、《观无量寿佛经》、《图颂诸经疏义》、《永嘉禅宗集注》、《吴中石佛相好忏仪》、《仪般若融心论》、《菩萨戒忏》、《性善恶论》、《幽溪大师文集》、《幽溪别志》等24种100多卷。。

猜你喜欢的书

父子之间

父子之间

现代短篇小说集。周文著。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9月1日初版,列为“良友文库”第10种。收短篇小说7篇:《弟弟》、《一家药店》、《冬天到春天》、《热天》、《一天几顿》、《投水》、《父子之间》。这些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四川城乡的生活实际。其中《弟弟》是凭吊之作,描写主人公对亡弟的深切追悼。《冬天到春天》(初载1935年1月 1 日《文学》第4卷第1期)描写青年学生秀青对自由生活和爱情的热烈追求,同时也揭露了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精神束缚和奴役,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新旧两种思想意识的冲突和斗争。《父子之间》原名《午前》(初载1935年9月16日《文学季刊》第2卷第3期),描写一桩发生在父子之间的荒唐故事:儿子荀福全为还赌债而索取父亲的钱财,父亲却长期暗霸着儿媳,他们一方面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大打出手,另一方面却把共同的矛头对准穷苦的佃农。作品揭露了剥削阶级的腐朽生活和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

简称《文昌大洞仙经》。道教书。为《大洞真经》之南宋传本,乃扶乩降笔,世称蜀本或梓潼文昌经本。凡五卷。卷一、二述文昌帝君之经历、德行及此经之产生和要旨。卷三至卷五为元始天王所说“洞章”三十八章,取自《大洞玉经》。《大洞真经》原出晋时,本上清派炼养之书, 以存神诵咒为主,而此经则以济生度死,消灾延寿为主,把《大洞真经》中的存神之法,全部删去。劝人安于本份, 以诵经斋醮,行善积德为修持之要,实南宋流行之道教劝善书的一种。收入《道藏》第16册。元代卫琪为之作注,名《玉清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十卷,收入《道藏》洞真部玉诀类。《道藏精华录》中有清朱珪校《文昌帝君大洞真经》三卷。

犬吠声

犬吠声

“先生,这件事提起了还会教人发抖!
“时间在半夜过后。一阵阵凄惨的吠声惊破了我的梦,我本来很贪睡,但那时不但我们的黑黑吠得很急,连屋子的前后左右也差不多都给这汪汪的声音包围了,仿佛有千百只犬合伙儿吠,不由不使我惊醒!我想起上一次西隔壁王老九家里失窃,也有过这样一回吠声,今夜里莫非又有偷儿到我们的屋子里来?

竹坡诗话

竹坡诗话

一名《竹坡老人诗话》、《周少隐诗话》。宋周紫芝撰。一卷,一作三卷,均为八十二条。紫芝有《竹坡词》已著录。此编原本百条,今存仅八十条(《说郛》本仅十六条,系残本)。其成书时间,可能在周紫芝于六十一岁(1142)始得官以前。书后有论兼跋,作于丁亥年(1167),称“镂板于郡”,“贻传未见之书”,可能即其初刊本,其时周紫芝已卒。多记叙唐宋诗人轶事,品评诗歌优劣,考释诗歌语辞,部分内容有一定意义。但全书系统性、理论性不强,有些内容较为琐屑。有清人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本,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

停骖录摘抄

停骖录摘抄

明陆深撰。《停骖录摘抄》一卷,又续一卷,此书是陆深罢山西提学佥事南归时所作。前录成于明嘉靖九年(1530),续录成于明嘉靖十一年(1532),杂录诗话、文评、朝章、国典、经义等,也间有考证。其朝章、国典部分有一定参考价值,如加耗一条云:“加耗二字起于后唐,明宗入仓,见受纳主吏折阅,乃令石取二升为鼠雀耗。我太祖则每斗起耗七合,石为七升,盖中制也。江南粮税每石加耗已至七八斗,盖并入杂办,通谓之耗,意不止于鼠雀为也。本书多记明代朝章典制、赋税经济、人物事迹等,间及前代事,保存有不少可信的史料。本书有《纪录汇编》本,今据《丛书集成初编》本整理。

摩邓女经

摩邓女经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此女说眼鼻口耳声步不净而证果,摩登伽经第一品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