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姓始末

作者:黄宗羲
赐姓始末

历史著作。作者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曾招募义兵组织抗清。明亡后隐居著述,有多种著作行世。该书记述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经营、收复台湾等事, 以叙述郑芝龙发迹及郑成功南京抗清之役较详。“赐姓”, 即指郑成功因南明唐王隆武帝曾赐姓朱,故后人称其为“国姓爷”。该书有明季稗史本、行朝录本、梨洲遗著汇刊等文本行世。1958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据薛凤昌编辑《梨洲遗著汇刊》所收文本编辑出版,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25种。

猜你喜欢的书

见素集

见素集

诗文别集。明林俊(号见素)著。 四十七卷。其集原为诗集十四卷、文集三十五 卷,版毁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其孙林及祖 于万历时重刊,统成本集,有文集二十八卷,续 集十二卷,奏议七卷。文集卷首有正德元年 (1506)张翊等序,二十八卷均为各体文。续集 前有嘉靖十五年王凤灵等序,卷一至卷五为 诗,卷六至卷一二为文。后有附录二卷,收录生 平家世文献。并有万历十三年(1585)林及祖 跋。文集与续集中之文正好三十五卷,而诗只 五卷,已不符十四卷之数。其诗集十四卷,今存 有明正德十四年原刊本。有万历十三年林及祖 南京刊本,《四库全书》即据以收入。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本书原是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的大学讲义,内容科学严谨、广博独到,且观点条理清晰,行文通俗易懂、人人能读,深受学界好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文化史经典著作。全书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共十八个部分。尽管已经出版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本书在同类题材领域,仍然是学术性与通俗性生动结合的典范,其历史地位至今难于超越。对于想要了解本国文化的读者来说,本书实为一部极富启发性的中国文化指南之书。

伤寒大白

伤寒大白

医经研究著作。4卷。清·秦皇士(之祯)撰。刊于1714年。本书重点论述并解答《伤寒论》原著中的不易理解的内容,使读者阅此书后明白于心,故以“大白”为书名。作者指出治疗伤寒热病当分表邪、里邪、表里兼邪三种情况。书中以长沙地区作为我国南北分界线,认为麻、桂北方可用而南方不可用,这种观点是片面不可取的。本书条理分明,文意简要,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其顺堂陈氏刻本、清康熙五十三年甲午 (1714) 博古堂刻本、清光绪九年癸未(1883) 刻本、清光绪九年癸未 (1883) 上海味兰书屋刻本、清光绪十年甲申(1884)还读楼刻本、1915年成都昌福公司铅印本、1922年吴门宁瑞堂殷氏石印本、抄本 (佚年) 和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

艺圃撷余

艺圃撷余

诗论。明王世懋撰。一卷。世懋有《窥天外乘》已著录。此编三十四则,为论诗专著。所论多为辨析诗之流变,以正时人作诗弊病。取例多选唐人诗作,推崇盛唐诗人,尤重杜甫。主张作诗“须真才实学,本性求情,且莫理论格调”。于作诗方法,讨论尤细,然亦多偏激,于王世贞、李梦阳、李攀龙等人极为推重,以为真能追配古人;但不满于“格调派”末流之失,主张“今之作者,但须真才实学,本性求情,且莫理论格调”。对具体作诗方法如用典等问题亦有讨论。有《学海类编》本、《历代诗话》本等。

五经稽疑

五经稽疑

六卷。明朱睦㮮撰。内容包括《易》、《诗》、《书》、《礼》、《春秋》。睦先作《春秋经传辨疑》四卷行于世,后又研读《易》、《诗》、《书》、《礼》四经,有所心得,且述且作,成若干卷,便把已流传于世的《春秋经传辨疑》与后来所得的若干卷合并在一起成为一书,定名为《五经稽疑》。此书以抄本传世,不分卷帙。清修四库全书时,依据《明史》本传载其有《五经稽疑》六卷,便以其内容分其书为六卷,由于其《春秋经传辨疑》(《五经稽疑》自序称之为《春秋稽疑》)曾别行于世,故《明史·艺文志》载睦着述有《春秋经传辨疑》和《五经稽疑》两书,实为一书。睦于五经古义多所发明,特别是对《春秋》经传提出了许多有理有据的新见解,为全书之精华。

慧觉衣禅师语录

慧觉衣禅师语录

卷一收住长庆府长安山崇因禅寺语录、住湖山治平禅寺语录、住太公山石宝禅守语录、住江津县圆通禅寺语录;卷二收住云浮山珠林洪福寺语录、住巴县青岩宝莲院语录、复住治平禅寺语录、小参、机缘;卷二收法语、诸颂、诸赞、印偈、行状碑、法派、佛事、众偈。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