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中册:1917—1921)
作者:陶菊隐章节列表
升序↑- 第二十八章 北京政府宣布对德绝交
- 第二十九章 段祺瑞嗾使督军团胁迫总统和国会
- 第三十章 黎元洪电召张勋晋京调停时局
- 第三十一章 黎元洪在张勋的劫持下宣布解散国会
- 第三十二章 南北军阀争抢地盘地位的明争暗斗
- 第三十三章 十二天的复辟政变
- 第三十四章 冯国璋到北京代行总统职权
- 第三十五章 段祺瑞再起后的对内对外政策
- 第三十六章 第二次南北战争的开端和西南各省形势
- 第三十七章 段内阁因湖南战局突变而倒台
- 第三十八章 南北不战不和的混沌局势
- 第三十九章 北方主战主和两派斗争的白热化
- 第四十章 段内阁复活和军政府改组
- 第四十一章 武力统一政策彻底破产
- 第四十二章 徐世昌当选北京政府总统
- 第四十三章 南北和议实现
- 第四十四章 上海和会的召开和破裂
- 第四十五章 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作出可耻决定
- 第四十六章 五四运动的兴起
- 第四十七章 北洋派内部矛盾进一步扩大
- 第四十八章 南方内部的斗争和军政府的破裂
- 第四十九章 北方八省成立反皖联盟和湖南驱张战争爆发
- 第五十章 安福政权因边防军溃退而倾覆
- 第五十一章 北方两个战胜集团发生裂痕
- 第五十二章 军政府倒台和南方形势的新变化
- 第五十三章 广州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统
- 第五十四章 北方“四巨头”召开天津会议
- 第五十五章 湘军“援鄂”战争的失败
- 第五十六章 华盛顿会议在中国的反映
猜你喜欢的书
元始天尊说药王救八十一难经
元始天尊说药王救八十一难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宋元或明代。一卷,收入《万历续道藏》。此经宣称上古人民少染疾病,寿延千岁,皆因其体性淳朴,形质固守,尊崇大道之故。近世众生心邪作恶,杀生害命,利己损人,是故心身恍惚,形体不宁,多生疾患,以致夭亡。神医扁鹊积功无量,受封为灵应药王真君,有《救八十一难真经》传世。此经为七言韵语,共一百六十二句,据称可救治八十一种疾病。世人持诵经文,可保无病平安,有疾消除。
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
经名: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撰人不详,约出於晋代。系古《灵宝经》之一。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4《灵宝中盟经目》著录《太上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三部八景自然至真上经》1卷为六朝灵宝经。本经盖与之相当。《洞真部》收录《太玄八景箓》,与本书大致相同。述符图劝人服之并与服气、存思结合。
太平经
早期道教著作。产生于东汉后期顺、桓期间,非一时一人所作。其内容庞杂,卷帙浩繁,可能是当时秘密流传的原始道教中很多人的著作,经于吉、宫崇等编纂增演而汇集成书的。据《后汉书·襄楷传》记载,汉顺帝时宫崇上其师于吉在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号《太平清领书》,后桓帝时襄楷又自上此书。本书内容庞杂,言及天地、阴阳、五行、干支、灾异、鬼神及当时社会情况。其主旨为“致太平”。它追求阴阳和顺、物富民安、公平无私的理想社会,提出任用贤才、减省刑罚、济穷周急、以民为本等主张。
白兔记
全名《刘知远白兔记》,或称《刘知远》,中国古代南戏剧本。元永嘉书会才人(姓名不详)作,明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清张大复《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引注云“刘唐卿改编”。(刘唐卿,约元代中期在世,有《李三娘麻地捧印》杂剧,已佚)。现存版本以富春堂本为一系统;汲古阁原刊本及清暖红室本为又一系统。除《游春》一出外,其他关目不同,曲白有别。《古本戏曲丛刊》收入富春堂及汲古阁原刊两种本。刘知远是五代后汉的开国皇帝,他从一个流浪汉而登上帝位,他的传奇经历为民间所乐道。此剧写他因赌博败家,落魄流浪,被财主李文奎收留,在李家充当佣工。李文奎见他睡时有蛇穿其七窍,断定他日后必定大贵,于是将女儿李三娘许配给他。李文奎死后,三娘哥嫂以分家为由,将有瓜精作祟的瓜园分与刘知远去看守瓜园,欲加害之。李三娘知计,力阻刘知远守园。刘知远一身武艺,抢棍而去。知远战胜了瓜精,得到了兵书和宝剑,便告别了三娘,去汾州投军。刘知远因屡立战功,受到不次提拔,官至九州安抚,娶岳氏为妻。三娘在家受尽折磨,因劳累过度,在磨房产下一子,因无剪刀,用嘴咬断脐带,故取名“咬脐郎”。又托窦公将儿子送给知远抚养。十五年后,刘知远命儿子回村探母。咬脐郎一天出外打猎,因追赶一只白兔,与正在井边汲水的母亲相遇。咬脐郎回去报知父亲。刘知远带兵回沙陀,与李三娘团聚。
汉晋春秋
三卷。清汤球辑。习凿齿,字彦威,东晋襄阳 (今属湖北)人。博学洽闻,以文笔著称。官至荥阳太守。著《汉晋春秋》、《襄阳耆旧记》、《逸人高士传》,今皆不存。该书原五十四卷,记述东汉光武帝至西晋愍帝281年间的历史。记三国事,以蜀汉为正统,魏为篡逆,至司马昭平蜀,汉亡而晋始兴,以晋承汉,故以名书。今有清汤球辑三卷本,收入《广雅书局丛书》中,另有《汉学堂丛书》本,《黄氏逸书考》 本。
惠果和尚行状
惠果和尚行状,一卷,佚名,内题大唐青龙寺三朝供奉大德行状,尾缺,日本中川本也题记,跋陀罗摩抳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