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书
作者:黄宗羲猜你喜欢的书
济世全书
全名《新刊医林状元济世全书》,综合性医书。8卷。明龚廷贤(云林、子才、悟真子)撰。书成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书中论及以内科杂病为主150余种病症。前4卷为伤寒、中风、瘟疫及伤食、痰饮、痞满、积聚、虚烦等证,继之以五官、妇科、小儿及外科诸证。所述证先脉候、辨治,后列数方,并有兼变症、加减方。此为作者晚年之作,多以集过去著作中更实用者约之以编,只为更易于贫者购买,达到鉴医以济世之目的,故命其书名。现只存1636年重刻金陵万卷楼本。
太上妙始经
太上妙始经,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此经首先论述宇宙天她万物之起源,即所谓「妙始」。内称:道以虚无为宗,以清微玄元之气为本,合则为元气,散则为天地。「天地之气交合,然后人民、禽兽、草木、螘行、蠕动,森然皆生」。又称天地之间有仙圣鬼神,劝人行善去恶。谓人生时能奉道守戒,死后皆生诸天中福舍安稳之处,长在道气之中,无复谪罚,福流子孙,来世转生豪贵。若生时唯恶无善,死后入地狱受考,魂魄苦痛备至,「若出为人,必生下贱痴愚之中」。篇末叙老子化胡及授张镇南正一法等事,盖为正一道士所作。
蜀山剑侠后传
《蜀山剑侠后传》还珠楼主著。五集(初版本),总二〇回,二十五万字。上接《蜀山剑侠传》五〇集第四回。未完成。香港地区曾流传十集总四七回本,据黄汉立等人考证,后六集二七回实属未知名者伪作。民国三十七年十一月,上海正气书局出版第一集;民国三十八年三月,第五集出版。西元1988年,岳麓书社出版十卷本《蜀山剑侠传》,前九卷为本传五〇集,第十卷为《蜀山剑侠后传》一集至五集,并收入伪作六集。西元1995年11月,岳麓书社出版五卷本《蜀山剑侠传》,第五卷前半为本传四四集至五〇集,后半为《蜀山剑侠后传》一集至五集,并收入伪作六集。西元1998年8月,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四十六卷本《还珠楼主小说全集》,《蜀山剑侠后传》与《峨眉七矮》合订为第十一卷。西元2012年7月,作家出版社出版《蜀山剑侠后传》与《峨眉七矮》合订本,全一卷。
全汉诗
清丁绍仪撰,汉代诗歌,西汉至东汉400年间的诗歌创作,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
大乘无尽藏法
中国佛教典籍,三阶教创始人信行所撰,一卷。 本文献是信行的早期着作,也是三阶教的基本典籍之一。信行在该文献中论述了三阶教的基本理论、修持方式以及自己创立三阶教的早期活动,对於我们研究三阶教的历史与思想均有重要价值。 本文献最早为日本矢吹庆辉发现於大英图书馆所藏敦煌遗书,为斯2137号。该卷首尾均残,卷下部亦有若干残缺,无首尾题。矢吹庆辉将其拟名为「信行遗文」,录文收入其所着《三阶教研究》之资料篇。其後,於大英图书馆所藏尚未公布的敦煌遗书中又发现斯9139号亦为本文献。斯9139号首残尾存,有尾题,存文亦比斯2137号为多。 本文献未为历代经录所着录,亦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全称《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简称《无量寿经会集本》或《会集本》, 是民国年间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唐、宋五种原译而成。 净土宗为佛教三大宗门之一。净土法门,乃一乘了义,万善同归,三根普被,凡圣齐收,横超三界,迳登四土,极圆极顿,不可思议之微妙法门。而其中之《无量寿经》者,乃净土群经之首要。此经以实相为经正体,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为宗,以往生极乐世界净土,证得三不退转为归宿。 1946年,夏莲居自1932年发愿会集《大经》,已历十五年,稿经十易。初冬,黄念祖居士为祝母梅太夫人六十寿辰,敬承母命,发心重印千部。舅父梅光羲居士为作长序,备陈会集缘起与始末经过。岳父萧龙友老先生作跋。夏莲居值此胜缘,重加修订,将初本三十七章增为四十八章。又于本经印成后,决定补入“为教菩萨,作阿阇黎;常习相应,无边诸行”四句,列于勘误表中,而成最后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