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前纪

作者:孟森
清朝前纪

又称《满洲开国史》。近人孟森编纂。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记载了满族兴起的历史。共13篇。其内容“既为明史所削而不存,又为清史所讳而不著。则此一编,正为明、清两史补其共同之缺也。”是研究清朝前期历史的重要资料。记述满族入关以前至明末天启七年(1627)即努尔哈赤死(死于1626)为止数十年间的史事,包括部族变动、世系形成与发展等情况。考核比较翔实。

章节列表

升序↑

猜你喜欢的书

胡文敬集

胡文敬集

诗文别集。明胡居仁(谥文敬)著。三卷。所作诗文不多,由其门人余祐搜罗遗佚,编成本集。卷一、卷二为文,卷三为诗。有《四库全书》本、《正谊堂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五音集韵

五音集韵

韵书。十五卷。金韩道昭撰。成书于金泰和八年(1208年)。韩道昭,字伯晖,真定松水(今河北正定)人。金音韵学家。在其父韩孝彦所著《四声篇海》基础上,修成此书。其余不详。书中所收字大致以《广韵》、《集韵》为蓝本,并参照其它有关字书。把《广韵》二百零六韵归并为一百六十韵,其中平声四十四韵(含上平十三韵、中平十七韵、下平十四韵),上声四十三韵,去声四十七韵,入声二十六韵。这种合并不完全依照《广韵》同用例。

相国寺公孙合汗衫

相国寺公孙合汗衫

简名《合汗衫》、《汗衫记》。杂剧剧本。元张国宾作。四折,末本。采用《太平广记·报应类》之《陈义郎》、《崔尉子》、《李文敏》中合汗衫故事敷衍而成。剧写开封当铺员外张义救助了冻馁大雪中的乞丐陈虎,其子孝友又将陈认作义弟收留家中。复有解配犯人赵兴孙过此,张妻赵氏认为义侄,资以衣银,赵拜谢而去。孝友妻玉娥怀孕逾月不产。陈虎骗其夫妻到徐州东岳庙占卜,张义夫妇赶至河边劝阻,孝友不听。老夫妇教儿媳将一件汗衫拆开,各执一半留念。张义夫妇归家,家被火焚尽,乃流浪度日。陈虎于途中将孝友推入黄河,强占玉娥。娥不久产子,取名陈豹。十七年后,玉娥命豹赴京应武举,携半件汗衫访寻张义员外。豹中武魁,授提察使,于相国寺舍斋济贫。沦为乞丐的张义夫妇亦来寺求斋,见豹酷似孝友而大恸。豹出汗衫施舍,张义亦出衫,合之无异,遂说破因果,祖孙相认。豹即追寻仇人陈虎,遇捕盗巡检赵兴孙领兵至,擒虎送予豹。豹与母同至寺会祖父母,共欲追荐孝友亡灵。寺僧闻讯而出,却正是十八年前坠河遇救后出家为僧的孝友。于是三代团圆,执陈虎送官法办。今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本与法文译本。

宾退随笔

宾退随笔

凡三十八则,记有清一代朝野故实,如“孙尔准为年羹尧之子”、“世宗杀允禔”、“翁同龢荣禄交恶”、“太后下嫁”等等。此书为清代野史掌故方面的名作。

春秋详说

春秋详说

三十卷。家铉翁撰。家铉翁字则堂,眉山(今属四川)人,宋元之际经学家。宋时以荫补官,后赐进士出身,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至,丞相檄告天下守令以城降,铉翁独不签名。宋亡不仕,元成宗即号“处士”,以寿终于家。此书作于宋亡之后。时铉翁在瀛州以《春秋》教授子弟,积十年之力而成此书。书成之后,寄与其友潘从大藏之。家氏认为,鲁史是史,而《春秋》则非史,《春秋》乃一王法,因此,主于垂法,而不主于记事。其或详或略,或书或不书,“大率皆予夺抑扬之所系,而宠纲奥旨绝出语言文字之外,皆圣人心法之所寓”。又云:“圣人之书有常法,而不可以定例求也。自三传以来诸儒百家不原书法以求圣人之意,每以凡例而律圣人之法,甚失甚大,读《春秋》始当首辨也。”其书之体例,据《自序》称:“三传之是者取焉,否则参稽众说而求其是。众说或尚有疑,夫然后以某鄙陋所闻具列于下。”卷首为《纲领》,计六条十篇。一是原《春秋》所以托始;二是推明夫子行夏时之意,三是辨五始,四是评三传,五是明霸,六是以经正例。此六条乃家氏“区区积年用意之所在”。此书初刻于元泰定二年(1325),今存,清有《通志堂经解》本。

林我禅师语录

林我禅师语录

清鉴说,海鑫、海兹等编。四卷。卷首收序;卷一收住河南阳府山+乍山+客山法海禅寺语录、住陕西西安府泾阳文塔铁佛禅寺语录;卷二收住长安大兴善禅寺语录、住秦中宁夏海宝塔寺语录;卷三收小参、示众、入室、机缘、拈颂、颂古、联芳偈、题赞;卷四收警语、示偈、佛事、行实;卷末附塔铭。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