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著中国近代史
作者:吕思勉章节列表
升序↑第一篇 中国近代史讲义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中西交通之始
- 第三章 传教之始
- 第四章 康雍乾三朝与俄国交涉
- 第五章 清代之盛衰
- 第六章 道光以前中外通商情形
- 第七章 道光以前烟禁
- 第八章 烧烟及中英战事
- 第九章 江宁和议
- 第十章 鸦片战争之役评论
- 第十一章 五口通商后广东中英交涉
- 第十二章 咸丰戊午、庚申之役
- 第十三章 戊午、庚申和约大要
- 第十四章 中俄咸丰戊午、庚申两约
- 第十五章 同光中俄交涉
- 第十六章 嘉道咸同光之朝局
- 第十七章 各国立约交涉
- 第十八章 革新之渐
- 第十九章 日本立约及台湾生番事件
- 第二十章 英人《芝罘条约》
- 第二十一章 法越之役
- 第二十二章 英缅之役
- 第二十三章 英谋西藏
- 第二十四章 中日之战与马关条约
- 第二十五章 港湾之租借
- 第二十六章 戊戌政变及庚子义和团
- 第二十七章 俄占东三省及日俄之战
- 第二十八章 清末外交情势
- 第二十九章 改革政体之动机
- 第三十章 清之亡及民国成立
- 第三十一章 民国以来之政局
- 第三十二章 民国以来之外交
猜你喜欢的书
反与正·婚礼集·夏
加缪最重要的随笔代表作。加缪在他的小说、戏剧、随笔和论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异己的世界中的孤独、个人与自身的日益异化,以及罪恶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诞的同时却并不绝望和颓丧,他主张要在荒诞中奋起反抗,在绝望中坚持真理和正义,他为世人指出了一条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外的自由人道主义道路。他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大无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欧洲并最终在全世界成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导师。
黑桃皇后
短篇小说,普希金著。该小说的主人公格尔曼是一位军事工程师,有着强烈的欲望却丝毫不敢放纵自己。当他从赌友托姆斯基那听闻他奶奶安娜伯爵夫人“稳赢三张牌”的传奇故事时,表现出瞠目结舌进而心驰神往。他想要接近这位传奇的伯爵夫人以获取“三张牌”的奥秘,于是对伯爵夫人的养女暗送秋波继而信笺传情、制造偶遇,终于赢得了少女丽莎维塔的回应,在与丽莎维塔深夜幽会时借机潜入伯爵夫人房中,花言巧语哄骗不成便威逼利诱,以至伯爵夫人惊吓而死。伯爵夫人托梦告诉了格尔曼“稳赢三张牌”的秘密:三点、七点和爱司。格尔曼凭借三点和七点连续两天晚上获得胜利,但第三天因错压了黑桃皇后而彻底输掉了所有身家,最后精神失常,疯癫至死。
神仙济世良方
方书。佚名撰。不分卷。本书为柏鹤亭、张鹤举托诸仙名辑录。约成书于嘉庆二年(1799)。全书三万二千字左右。前有诸仙来历并附图,后为寿星论人子息、吕祖论治病方、兰大仙治喉方、董大仙治水痘等共四十四类。既论医理,也有治法及方剂。如“寿星论人子息”提出男子不生有六病,女子不生有十病,并述治法; “吕祖论治病法”论述平治法、奇治法、偶治法,有病、有法、有方。虽托名“神仙”,但医理论述详尽,方药简便实用。可为中医研究、参考之用。有嘉庆二年刊本。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
太上洞神三元妙本福寿真经。原不题撰人。据后序称,系元代道士苗善时据古本改编,书成於泰定元年(1324)。假托太上老君说天地水三官本体妙用,劝人诵经求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述三元考校之能及三元咒,劝人植功德,闻妙道,以获福寿。
亢仓子
《洞灵真经》一作《亢桑子》。旧题周庚桑楚撰,即《庄子》书中之庚桑楚。其书为《汉书·艺文志》所不载,仅《新唐书·艺文志》有“王士元《亢仓子》二卷”,实唐开元、天宝间襄阳处士取诸子文义相类者补其亡。全书分《全道篇》、《道用篇》、《政道篇》、《君道篇》、《臣道篇》、《贤道篇》、《训道篇》、《农道篇》、《兵道篇》计九篇。全书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阐述治国方略及处世之道。认为各行各业各有其道。如其《道用篇》强调“鸡辰而作、负日任劳、流汗沥地、夜分仅息,农夫之道也。”又述如何求利而为“贾竖”之道,“咽气谷神”、“日精炼仙”等为高士之道及何为人臣与君主之道等;其《农道篇》强调务农是治国理民之本,《兵道篇》强调三军一心而无敌。总其要旨,言道之用;偏重于治国、求贤、教化、安民、务农、用兵之术,又涉及臣民处世之道。此书在流传中曾有九篇、二卷、五卷的不同,后人又合而为今所见一卷本。后世许多学者都对此书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说明此书影响较深。
金光明经文句
凡六卷。隋代智顗口述,门人灌顶笔录。略称金光明文句、光明文句。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为天台五小部之一。随文解释北凉昙无谶所译之金光明经,并排斥江北及江南诸师三分科经之分法,而自‘如是我闻’至寿量品之‘悉来聚集信相菩萨摩诃萨室’为序分(一品半),自‘尔时四佛’至空品为正宗分(三品半),四王品以后为流通分(十三品)。注疏有知礼之金光明经文句记十二卷、从义之金光明文句新记七卷、明得之金光明经文句科一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