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旧五代史
作者:薛居正章节列表
升序↑- 《旧五代史》简介
- 梁太祖本纪
- 末帝本纪
- 安王朱友宁传
- 密王朱友伦传
- 郴王朱友裕传
- 庶人朱友繦传
- 朱瑾传
- 王师范传
- 刘知俊传
- 罗绍威传
- 王珂传
- 韩建传
- 李罕之传
- 冯行袭传
- 葛从周传
- 谢彦章传
- 张归霸传
- 赵匡凝传
- 张文蔚传
- 敬翔传
- 王重师传
- 朱珍传
- 李重胤传
- 张存敬传
- 寇彦卿传
- 庞师古传
- 徐怀玉传
- 王彦章传
- 杨师厚传
- 牛存节传
- 刘寻阝传
- 贺瑰传
- 罗隐传
- 仇殷传
- 段深传
- 武皇本纪
- 庄宗本纪
- 末帝本纪
- 贞简曹太后传
- 李克宁传
- 魏王李继岌传
- 秦王李从荣传
- 许王李从益传
- 李嗣昭传
- 李继韬传
- 李存孝传
- 王钅容传
- 康君立传
- 周德威传
- 符存审传
- 郭崇韬传
- 赵光逢传
- 李琪传
- 阎宝传
- 李袭吉传
- 安重霸传
- 张文礼传
- 董璋传
- 张全义传
- 朱友谦传
- 霍彦威传
- 王晏球传
- 李建及传
- 王思同传
- 安重诲传
- 豆卢革传
- 李愚传
- 任圜传
- 崔沂传
- 刘赞传
- 张宪传
- 王正言传
- 元行钦传
- 夏鲁奇传
- 李严传
- 马郁传
- 萧希甫传
- 罗贯传
- 张承业传
- 张居翰传
- 毛璋传
- 温韬传
- 段凝传
- 孔谦传
- 康延孝传
- 朱守殷传
- 杨彦温传
- 高祖本纪
- 少帝本纪
- 广王石敬威传
- 楚王石重信传
- 寿王石重繩传
- 景延广传
- 张希崇传
- 桑维翰传
- 赵莹传
- 赵在礼传
- 房知温传
- 康福传
- 李周传
- 姚繪传
- 吕琦传
- 史圭传
- 卢质传
- 崔木兑传
- 苌从简传
- 刘处让传
- 皇甫遇传
- 白奉进传
- 刘遂清传
- 李郁传
- 郑玄素传
- 马重绩传
- 陈玄传
- 范延光传
- 杨光远传
- 安重荣传
- 张彦泽传
- 高祖本纪
- 隐帝本纪
- 李皇后传
- 蔡王刘信传
- 湘阴公刘繫传
- 王周传
- 史弘肇传
- 杨邠传
- 王章传
- 李崧传
- 苏逢吉传
- 杜重威传
- 李守贞传
- 赵思绾传
- 太祖本纪
- 世宗本纪
- 恭帝本纪
- 圣穆柴皇后传
- 宣懿符皇后传
- 高行周传
- 王殷传
- 史彦超传
- 唐景思传
- 赵晖传
- 冯道传
- 卢文纪传
- 卢损传
- 王仁裕传
- 齐藏珍传
- 王峻传
- 刘白皋传
- 孙晟传
- 李茂贞传
- 高季兴传
- 高从诲传
- 马殷传
- 刘言传
- 钱繬传
- 钱元繭传
- 杨行密传
- 杨溥传
- 李繯传
- 李景传
- 王审知传
- 刘守光传
- 刘陟传
- 刘晟传
- 刘崇传
- 王建传
- 王衍传
- 孟知祥传
- 孟昶传
- 契丹传
- 吐蕃传
猜你喜欢的书
东京八景
本书以日本筑摩书房1985年出版的《太宰治全集》为底本, 收入太宰治的《盲人独笑》《蟋蟀》《清贫谭》《东京八景》《风之信》等9部中短篇小说及随笔。 《东京八景》是太宰治的青春诀别辞。《盲人独笑》则通过一个盲乐师的日记,写出了他面对苦难人生的乐观。《蟋蟀》则通过一个艺术家妻子的口吻,申告了太宰治自己对艺术、成功与富有的独特看法。
象山集
南宋陆持之编纂的陆九渊的著作集。28卷,《外集》4卷,另附《语录》4卷,共36卷,九渊号 “象山” ,故名。成书于开禧元年 (1205年) ,嘉定五年 (1212年) 由袁燮刊行。前28卷,皆书、表、奏、记、杂著、行状、墓志、墓碣等。《外集》 4卷皆程式之文。《语录》 4卷,本于集外别行,后重刻时乃附于集末,以成全书。集中的书信、杂著和语录互相发明,合而观之,更能清楚地反映出陆九渊的哲学观点。认为“天下有不易之理,是理有不穷之变,诚得其理则变之,不穷者皆理之”(《象山集》卷21) 。提倡心学,强调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千万世同此心此理” (同书卷22) 。认为 “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同上) 。九渊之学以悟为宗,认为只要悟得本心,不必多读书,就能确然有得。此书是研究陆九渊理学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四库全书》收录。《四部丛刊》收录《象山先生全集》。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有《陆九渊集》。
桂胜
名胜志。明张凤鸣撰。四卷。凤鸣字羽王,漓山(今广西桂林)人。嘉靖举人,官桂林府通判。张氏世居广西,熟知山水,留心桂事,故于万历十三年(1585)纂成《桂胜》、 《桂故》书十二卷,刻其前四卷即为是编。约十一万字。卷首有序。正文以独秀山、离山、雉山、南溪山、漓水、阳江等二十七山水为条目。每条首叙概貌,次引《风土记》、 《桂海虞衡志》诸书有关记载,以历代诗文、碑刻等殿后,又逐条加以评论考证,订正旧说讹误处颇多。内容宏富,约而有要。后世董斯张《吴兴备志》、朱彝尊《日下旧闻》全仿其体例。是古地理专志最为典雅著作之一。 《四库全书总目》称是志在明代舆记之中,于海康《武功志》、韩邦靖《朝阳志》, “可以鼎立而三也”。有《四库全书》本,光绪三十三年本, 《古学汇刊》本。
太微仙君功过格
《太微仙君功过格》,金朝道士又玄子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戒律类。卷首有作者自序,内称作者于大定辛卯年(1171)梦游紫府,朝礼太微仙君,得受功过之格,梦醒后写成此书。书中列举功过格律。包括功格三十六条,分为救济门、教典门、焚修门、用事门四类;过律三十九条,亦分为不仁门、不善门、不义门、不轨门四类。凡修道行善者为功,如布施钱财、救济贫困、修整道路、传授经教、修建庙宇神像、行斋度亡等等。凡违道作恶者为过,如不救济贫困、毁坏庙宇神像、咒骂神圣、嫉贤妒能、挑起斗讼、取财不义、偷盗、杀生、酗酒、诲淫等等。世人根据上述功过格律,逐日逐月自记其言行功过,按时检验,可自知功过多寡,与上天真司考核之数昭然相符。依此行持,远恶迁善,积功累德,则「去仙不远矣」。此书对后世颇有影响,元代净明道道士奉持此书,儒家学者亦称引之。
廿载繁华梦
一名《粤东繁华梦》。社会小说,四十回。黄小配著。初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香港《时事画报》; 光绪三十三年(1907)有汉口东亚印刷局版线装本;光绪三十四年(1908)有上海书局版石印本。卷首标“近事小说”,且有华亭过客学吕及曼殊庵主人各序。此书属暴露小说,有人认为“和《官场现形记》同一类型”,即以官场舞弊为攻击总目标,附带揭露种种社会丑行。以广东海关库书周庸佑从发迹到败逃的二十年为题材,是一部描写真人真事之作。围绕对主人公二十载繁华终成一梦的叙写,作品展开了对清王朝末期上自朝廷、下至民间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描绘,从而尖锐地批判现实,把以贪赃枉法、卖官鬻爵、寻花问柳、携妓纳妾为其全部生活内容的整个官场的龌龊腐朽和盘托至读者面前,使人看到清王朝的不可救药。
宋太宗实录
简称《太宗实录》, 北宋钱若水等撰。宋代历朝实录中唯一留传至今的一部。宋真宗至道三年 (997),诏令钱若水、柴成务、宋度、吴淑和杨亿共同修撰,第二年修成。原为80卷,记载宋太宗赵光义一朝的史事。太宗,太祖之弟。初名匡义,又改名光义,即位二年后又改名为炅。后周时,他任供奉官都知。陈桥兵变,拥立太祖有功。太祖出征,他留守京城。后加封晋王,手握权柄在宰相之上。太祖天宝九年 (976) 去世,他即帝位,时年38岁。即位不久,他先后统一了南北各方。但在征辽战争中惨败,从此对辽转入消极防御。政治上他继续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文化上下令修纂了 《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类书。其统治时期,社会生产有所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他在位21年,于至道三年 (997) 死去。赵光义在历史上是较有作为的一位帝王,他的实录无疑是后人研究宋初历史的重要史料。但是书80卷的篇幅,现只存26至35卷、41至45卷、76至80卷,共20卷。从仅存的20卷书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行政、文化、宫廷的部分事实,而且也可窥见到宋代各朝实录的概貌。是书 《四部丛刊》 有影印本。另有 《古学汇刊》9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