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旧五代史
作者:薛居正章节列表
升序↑- 《旧五代史》简介
- 梁太祖本纪
- 末帝本纪
- 安王朱友宁传
- 密王朱友伦传
- 郴王朱友裕传
- 庶人朱友繦传
- 朱瑾传
- 王师范传
- 刘知俊传
- 罗绍威传
- 王珂传
- 韩建传
- 李罕之传
- 冯行袭传
- 葛从周传
- 谢彦章传
- 张归霸传
- 赵匡凝传
- 张文蔚传
- 敬翔传
- 王重师传
- 朱珍传
- 李重胤传
- 张存敬传
- 寇彦卿传
- 庞师古传
- 徐怀玉传
- 王彦章传
- 杨师厚传
- 牛存节传
- 刘寻阝传
- 贺瑰传
- 罗隐传
- 仇殷传
- 段深传
- 武皇本纪
- 庄宗本纪
- 末帝本纪
- 贞简曹太后传
- 李克宁传
- 魏王李继岌传
- 秦王李从荣传
- 许王李从益传
- 李嗣昭传
- 李继韬传
- 李存孝传
- 王钅容传
- 康君立传
- 周德威传
- 符存审传
- 郭崇韬传
- 赵光逢传
- 李琪传
- 阎宝传
- 李袭吉传
- 安重霸传
- 张文礼传
- 董璋传
- 张全义传
- 朱友谦传
- 霍彦威传
- 王晏球传
- 李建及传
- 王思同传
- 安重诲传
- 豆卢革传
- 李愚传
- 任圜传
- 崔沂传
- 刘赞传
- 张宪传
- 王正言传
- 元行钦传
- 夏鲁奇传
- 李严传
- 马郁传
- 萧希甫传
- 罗贯传
- 张承业传
- 张居翰传
- 毛璋传
- 温韬传
- 段凝传
- 孔谦传
- 康延孝传
- 朱守殷传
- 杨彦温传
- 高祖本纪
- 少帝本纪
- 广王石敬威传
- 楚王石重信传
- 寿王石重繩传
- 景延广传
- 张希崇传
- 桑维翰传
- 赵莹传
- 赵在礼传
- 房知温传
- 康福传
- 李周传
- 姚繪传
- 吕琦传
- 史圭传
- 卢质传
- 崔木兑传
- 苌从简传
- 刘处让传
- 皇甫遇传
- 白奉进传
- 刘遂清传
- 李郁传
- 郑玄素传
- 马重绩传
- 陈玄传
- 范延光传
- 杨光远传
- 安重荣传
- 张彦泽传
- 高祖本纪
- 隐帝本纪
- 李皇后传
- 蔡王刘信传
- 湘阴公刘繫传
- 王周传
- 史弘肇传
- 杨邠传
- 王章传
- 李崧传
- 苏逢吉传
- 杜重威传
- 李守贞传
- 赵思绾传
- 太祖本纪
- 世宗本纪
- 恭帝本纪
- 圣穆柴皇后传
- 宣懿符皇后传
- 高行周传
- 王殷传
- 史彦超传
- 唐景思传
- 赵晖传
- 冯道传
- 卢文纪传
- 卢损传
- 王仁裕传
- 齐藏珍传
- 王峻传
- 刘白皋传
- 孙晟传
- 李茂贞传
- 高季兴传
- 高从诲传
- 马殷传
- 刘言传
- 钱繬传
- 钱元繭传
- 杨行密传
- 杨溥传
- 李繯传
- 李景传
- 王审知传
- 刘守光传
- 刘陟传
- 刘晟传
- 刘崇传
- 王建传
- 王衍传
- 孟知祥传
- 孟昶传
- 契丹传
- 吐蕃传
猜你喜欢的书
陆陇其家训译注
陆陇其生前并未编撰名为“家训”的书,但留下了许多家训类的著作、文章。该书第一部分为专著《治嘉格言》,全称《陆清献公治嘉格言》,共一百七十五篇,是陆陇其任嘉定知县期间为教化士民而写,旨在“禁奢靡、变风俗”,“以德化民”,上至教孝、教悌、婚嫁宾祭等大端,下至饮食服御等琐事,凡“人生日用之所必资者”均有论及。如《治嘉格言》原序所说,陆陇其爱民如子,“视四境如一家”,“若父诏兄勉,一一代为之筹”,此书实可作为家训看待。附录一选自《三鱼堂文集》与《外集》,包括《读朱子白鹿洞学规》《跋读书分年日程后》《崇明老人记》《翁养斋教子图跋》等。第二部分选自《三鱼堂文集》,是陆陇其与大儿子陆定徵、三儿子陆宸徵、弟弟陆武修、侄子陆礼徵、女婿李枚吉与曹星佑的书信;另有写给叔叔陆元旂、曾叔祖陆蒿庵的十四封书信,对象虽是长辈,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家训,但其中涉及家族子弟教育、陆陇其个人为官处事的经历等,可以作为陆陇其家训思想的补充资料,所以一并选编在后。附录二则为与弟子书信,包括与赵鱼裳、赵旂公、席汉翼、席汉廷、周好生等人的七封书信。附录三则为相关传记资料。
地理峦头诀
凡到一地,先观水口。城门四周关拦,内有真龙结作。罗星龟蛇狮象守口,必藏上格之龙。
恨海沉冤录
收录向恺然所著短篇小说八篇:《无名之英雄》、《孙禄堂》、《快婿断指》、《无锡老二》、《鬎福生》、《黑猫与奇案》、《岳麓书院之狐异》、《恨海沉冤录》。在前清光绪二十五六年之间,湖南因有谭嗣同、唐才常等一班豪杰之士讲求新学,设立时务学堂,湖南的风气为之一变。就是乡村里的蒙馆先生教学生,也不似从前专教《四书味根录》,做破承题、起讲了,也和学校里一般的有地理,有历史,有算学,有国文,分科教授。不过蒙馆先生的知识有限。外国语言文学,以及几何、化学等专门学问固然是没有,便是算学、地理,也只能拿着《数理精蕴》和《方舆纪要》等书,拣自己看得懂的说给学生听罢了。
菊芬
现代中篇小说。蒋光慈著。初载上海《创造月刊》第1卷第9、10期。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4月初版,1929年后再版时,书名曾改题《汉江潮》。小说塑造了20年代一群献身于大革命的进步青年形象。主人公江霞是一个进步知识分子,向往革命,特地从S埠来到革命根据地H镇。菊芬和她的姐姐梅英不顾家庭的反对也从重庆逃到H镇。梅英的爱人在重庆大屠杀中被害,因此她立志“为我的爱人报仇,为我的同志们报仇”。菊芬的情人薛映冰也是一位革命者。但菊芬读过江霞的进步诗集后,对他非常敬重,江霞也爱慕这位热情美丽的少女。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革命形势,决心牺牲自己的爱情,彻底地献身于革命运动。H镇的革命形势变得严峻,江霞觉得在这拿枪的时代,必须做一名拿枪的真正战士,文学“不过是空口说白话而已”,并不能阻止反动派的屠杀。菊芬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江霞有文学才能,应当热心地去表现可歌可泣的革命时代。就在这次讨论以后不久,江霞收到了菊芬的信,信中说梅英已经被捕,而她则已拿起武器,准备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信中还告诫他在革命低潮面前切不可失望,丧失斗志,她坚信“黑夜终有黎明的时候,我们终究是要胜利的!因为我们占大多数,因为我们的要求是合乎正义的,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光明的”。这种信念鼓舞了江霞,他立志“效法菊芬、崇拜菊芬”,投身到现实的革命斗争中去。小说描写了大革命的时代风云,带有较强的鼓动性,但也有当时“革命文学”的某些通病。
寂寞烟花梦一朵
《陆小曼传:寂寞烟花梦一朵》共分为六章,三十个小节,约十五万字。以时间为序,以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为关节点,叙写了一代名媛陆小曼从出生到去世的人生传奇故事。一身愁病,一江清泪,昼夜长流。
名臣碑传琬琰集
107卷,南宋杜大珪编录。杜大珪生平履历无考,书前自署“眉州进士”,自序作于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则他大约为孝宗朝进士。“琬琰”意为美玉,意谓其所选皆系佳品。此书专门选录汇辑宋代名臣碑传,上起北宋太祖建隆年间,下至南宋高宗绍兴年间。全书分为3集:上集27卷,主要辑录神道碑,共收碑文49篇;中集55卷,主要辑录志铭行状,共收123篇;下集25卷,主要辑录诸家别传和实录的本传等,共收81篇,此书材料主要取自宋人别集,少数取自实录或国史,凡出自实录的传文,均在篇名下方标明“实录”二字。碑传文字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这些文字或出于门生故吏、亲朋子孙,或出于名公巨卿、文人学士,其中不乏谀词讳言,未可全信,但以当时人写当时事,究属第一手材料,其于传主生平履历,远较史传为详,如历官之次序,拜罢之年月,大都历历可考,因此此书是研究历史人物的最主要的资料。元人所修《宋史》杂乱无章,其中讹误触目皆是,列传主要取宋人所修国史作为蓝本,而国史中的列传则是主要根据碑铭志状写成的,用《宋史》列传与碑传文对照,常常可以发现许多错误,更可以弥补《宋史》记载的阙略和不足。此书中的一部分碑传见于今存的宋人文集,但还有一些碑传别处已见不到,这是本书最有价值的部分,30年代,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将本书中不见它书的碑传辑出来,编为《琬琰集删存》3卷,由哈佛燕京学社排印出版。其全书今有1969年台湾文海出版社出版的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