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注
作者:颜师古
训诂书。120卷。唐代颜师古撰。采用集注体裁, 以东汉服虔、 应劭, 西晋晋灼、 臣瓒, 东晋蔡谟五家注为主,广泛辑录隋代以前23家注释,亦颇有颜氏个人见解。其主要特点,用汉儒注经之法注史籍, 继承郑玄注 《礼》、 笺 《诗》所采用的校文字、 明声音、 通训诂的 “朴学”手段, 来扫除 《汉书》 在语言文字上的障碍。 不增衍, 不发挥, 不作烦琐考证。 对前人旧注, 取其精华, 申其隐略, 纠其谬误, 补其未备。 《汉书》注凡标举 “某人曰”云云而下无按语者,是颜氏以旧注为是,无须更释之例;凡于 “某某曰”之下复出: 师古曰: “某说是”云云, 是申明旧注之例;师古曰: “某说非”云云,则为旧注所无、 作者新补之例。 条例严密, 眉目清楚。 《汉书》注之文字解释,凡言 “古某字”者,为古今字;凡言 “读曰” 者, 为假借字; 凡 “破读” 字之音, 以反切表示之。 此外, 姓名、 地名等悉依 “名从主人” 之例标明音读; 汉时典章名物多援唐制以明之, 引 “今俗语”以释古言,均自有义例,读者可举一反三。《汉书注》保存的六朝以前音读, 是研究汉语音韵沿革的宝贵材料。 颜注为历代官定读本, 是魏晋至唐初 《汉书》注释的第一次汇总,在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颜注的缺点, 是在有些地方望文生
章节列表
升序↑- 漢書卷一上 高帝紀第一上
- 漢書卷一下 高帝紀第一下
- 漢書卷二 惠帝紀第二
- 漢書卷三 高后紀第三
- 漢書卷四 文帝紀第四
- 漢書卷五 景帝紀第五
- 漢書卷六 武帝紀第六
- 漢書卷七 昭帝紀第七
- 漢書卷八 宣帝紀第八
- 漢書卷九 元帝紀第九
- 漢書卷十 成帝紀第十
- 漢書卷十一 哀帝紀第十一
- 漢書卷十二 平帝紀第十二
- 漢書卷十三 異姓諸侯王表第一
- 漢書卷十四 諸侯王表第二
- 漢書卷十五上 王子侯表第三上
- 漢書卷十五下 王子侯表第三下
- 漢書卷十六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 漢書卷十七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
- 漢書卷十八 外戚恩澤侯表第六
- 漢書卷十九上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 漢書卷十九下 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 漢書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
- 漢書卷二十一上 律曆志第一上
- 漢書卷二十一下 律曆志第一下
- 漢書卷二十二 禮樂志第二
- 漢書卷二十三 刑法志第三
- 漢書卷二十四上 食貨志第四上
- 漢書卷二十四下 食貨志第四下
- 漢書卷二十五上 郊祀志第五上
- 漢書卷二十五下 郊祀志第五下
- 漢書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
- 漢書卷二十七上 五行志第七上
- 漢書卷二十七中之上 五行志第七中之上
- 漢書卷二十七中之下 五行志第七中之下
- 漢書卷二十七下之上 五行志第七下之上
- 漢書卷二十七下之下 五行志第七下之下
- 漢書卷二十八上 地理志第八上
- 漢書卷二十八下 地理志第八下
- 漢書卷二十九 溝洫志第九
- 漢書卷三十 藝文志第十
- 漢書卷三十一 陳勝項籍傳第一
- 漢書卷三十二 張耳陳餘傳第二
- 漢書卷三十三 魏豹田儋韓〔王〕信傳第三
- 漢書卷三十四 韓彭英盧吳傳第四
- 漢書卷三十五 荊燕吳傳第五
- 漢書卷三十六 楚元王傳第六
- 漢書卷三十七 季布欒布田叔傳第七
- 漢書卷三十八 高五王傳第八
- 漢書卷三十九 蕭何曹參傳第九
- 漢書卷四十 張陳王周傳第十
- 漢書卷四十一 樊酈滕灌傅靳周傳第十一
- 漢書卷四十二 張周趙任申屠傳第十二
- 漢書卷四十三 酈陸朱劉叔孫傳第十三
- 漢書卷四十四 淮南衡山濟北王傳第十四
- 漢書卷四十五 蒯伍江息夫傳第十五
- 漢書卷四十六 萬石衛直周張傳第十六
- 漢書卷四十七 文三王傳第十七
- 漢書卷四十八 賈誼傳第十八
- 漢書卷四十九 爰盎晁錯傳第十九
- 漢書卷五十 張馮汲鄭傳第二十
- 漢書卷五十一 賈鄒枚路傳第二十一
- 漢書卷五十二 竇田灌韓傳第二十二
- 漢書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傳第二十三
- 漢書卷五十四 李廣蘇建傳第二十四
- 漢書卷五十五 衛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
- 漢書卷五十六 董仲舒傳第二十六
- 漢書卷五十七上 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上
- 漢書卷五十七下 司馬相如傳第二十七下
- 漢書卷五十八 公孫弘卜式兒寬傳第二十八
- 漢書卷五十九 張湯傳第二十九
- 漢書卷六十 杜周傳第三十
- 漢書卷六十一 張騫李廣利傳第三十一
- 漢書卷六十二 司馬遷傳第三十二
- 漢書卷六十三 武五子傳第三十三
- 漢書卷六十四上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上
- 漢書卷六十四下 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第三十四下
- 漢書卷六十五 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 漢書卷六十六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 漢書卷六十七 楊胡朱梅云傳第三十七
- 漢書卷六十八 霍光金日磾傳第三十八
- 漢書卷六十九 趙充國辛慶忌傳第三十九
- 漢書卷七十 傅常鄭甘陳段傳第四十
- 漢書卷七十一 雋疏于薛平彭傳第四十一
- 漢書卷七十二 王貢兩龔鮑傳第四十二
- 漢書卷七十三 韋賢傳第四十三
- 漢書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傳第四十四
- 漢書卷七十五 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第四十五
- 漢書卷七十六 趙尹韓張兩王傳第四十六
- 漢書卷七十七 蓋諸葛劉鄭孫毌將何傳第四十七
- 漢書卷七十八 蕭望之傳第四十八
- 漢書卷七十九 馮奉世傳第四十九
- 漢書卷八十 宣元六王傳第五十
- 漢書卷八十一 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
- 漢書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傳第五十二
- 漢書卷八十三 薛宣朱博傳第五十三
- 漢書卷八十四 翟方進傳第五十四
- 漢書卷八十五 谷永杜鄴傳第五十五
- 漢書卷八十六 何武王嘉師丹傳第五十六
- 漢書卷八十七上 揚雄傳第五十七上
- 漢書卷八十七下 揚雄傳第五十七下
- 漢書卷八十八 儒林傳第五十八
- 漢書卷八十九 循吏傳第五十九
- 漢書卷九十 酷吏傳第六十
- 漢書卷九十一 貨殖傳第六十一
- 漢書卷九十二 游俠傳第六十二
- 漢書卷九十三 佞幸傳第六十三
- 漢書卷九十四上 匈奴傳第六十四上
- 漢書卷九十四下 匈奴傳第六十四下
- 漢書卷九十五 西南夷兩粵朝鮮傳第六十五
- 漢書卷九十六上 西域傳第六十六上
- 漢書卷九十六下 西域傳第六十六下
- 漢書卷九十七上 外戚傳第六十七上
- 漢書卷九十七下 外戚傳第六十七下
- 漢書卷九十八 元后傳第六十八
- 漢書卷九十九上 王莽傳第六十九上
- 漢書卷九十九中 王莽傳第六十九中
- 漢書卷九十九下 王莽傳第六十九下
- 漢書卷一百上 敘傳第七十上
- 漢書卷一百下 敘傳第七十下
猜你喜欢的书
从一到无穷大
科普代表作品,在当今世界仍然具有重要影响力。作为自然科学科普经典名著之一,直接影响了众多科研和科普工作者,是历久弥新的自然科学入门读物。 在本书中,伽莫夫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大进展。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先由漫谈基础数学知识入手,用丰富有趣的比喻阐明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讲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四维世界结构,最后全面讨论了人类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等方面的成就。 伽莫夫行文寓教于乐,本书不仅语言幽默生动,论述深入浅出,书中插图也均为作者亲笔绘制,是非常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学生和科学爱好者阅读的自然科学科普入门书。
潮骚
《潮骚》(しおさい),是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创作的中篇小说,他于1953年3月与8月先后两度前往神岛旅行,9月开始执笔创作,在1954年发表,作品曾获第一届新潮社文学奖。作者在五十年代初曾访问晚春的希腊。归国后,美丽的希腊使他产生创作冲动。他向往着古希腊肉体与知性的平衡,要在作品中表现远离当代文明、人情朴素的美丽小岛的生活以及小岛上毫无现代人苦恼与绝望的年轻人的爱情。由此,产生了这部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小说描写了住在伊势湾歌岛上的年轻渔夫新治与少女初江的热恋故事。新治高大健美,初江光彩照人。两人在悄悄相爱中,激情使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但理性与意志力又促使他们克制住各自的冲动。一个淫雨连绵的日子,当渔船遭到危险时,新治以惊人的水性与力量挽救了全船人的性命。曾竭力阻挠两人相爱的初江的父亲闻后,应允了两人的婚事。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研究司马迁及其巨著《史记》的专著。李长之(1910~1978)著,1948开明书店出版,1984年三联书店再版。本书以优美而富于情意的笔调,从分析司马迁所处的伟大时代入手,追溯了他的家学渊源,讨论了他和孔子在精神和性格上的契合共鸣及距离,详尽地分析了司马迁的经历和这些经历对他的作品的影响。作者认为,司马迁虽然在本质上是浪漫的,但他那种彻头彻尾的反功利精神,反现实精神,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态度,都有深深的孔子的影子。司马迁的渊博学识、丰富经历是他创作《史记》的重要条件,而他那种情感浓烈的性格、好奇与爱才,在汉武帝那个严刑峻法的时代,又导致了必然的悲剧,最终因李陵案而遭受腐刑,这一奇耻大辱又使他对社会的黑暗、人世的艰辛有了更深的理解。本书尤其侧重于对《史记》艺术成就的分析,作者早年受德国古典美学的影响较深,从美学的角度对《史记》的风格、结构、语言、韵律都作了详尽的分析,比较强调司马迁的浪漫的自然主义。在全面分析《史记》的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史记》是中国的史诗,对后世的文学发生过巨大的影响。此外,本书对司马迁的生平、《史记》各篇著作的先后,散佚和补缺,都有不少考证和推断,提出许多发人深思的见解,是一部研究司马迁和《史记》的重要参考书。
渑水燕谈录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宋王辟之著。 《郡斋读书志》题《渑水燕谈》,题王辟撰。 《文献通考》亦作王辟撰。有《稗海》本、 《知不足斋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等,以《笔记小说大观》本和中华书局排印本为常见。作者自序说记有三百六十余事,现存三百五十一事。据鲍廷博跋云: “此帙出自明正德间白沙贡氏。吴郡赵氏清常又以宋刻补足末卷,详具李北苑跋中。惜《先兆》一门尚有缺叶,未能符自序三百六十余事之数。”此书共十卷,各则故事以类相从,共分《帝德》、《谠论》、《名臣》、《知人》、《奇节》、《忠孝》、《才识》、《高逸》、《官制》、《贡举》、《文儒》、《先兆》、《歌咏》、《书画》、《事志》、《杂录》、《谈谑》等十七类,各类多少不等,最少四则,最多五十则。这是作者在渑水旧居根据与“田夫樵叟”、“贤士大夫谭议”时的记录加以归类整理而成。大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论述典章制度源流; 二、记述宋代名人轶事;三、民间怪闻趣事。其中涉及宋代君臣及司马光、苏氏父子、王禹偁、范仲淹、欧阳修、柳开等著名文学家的史料颇有价值,足资参考。满中行题语褒之为“大抵进忠义、尊行节、不取怪诞无益之语,至于赋咏谈谑,虽若琐碎,而皆有所发。”实不尽如此。其卷六《先兆》二十事即多为“怪诞无益之语”。
秦淮画舫录
作者捧花生,据考本名车持谦,江宁府上元县人,字子尊,号秋舫。成书于《吴门画舫录》稍后的嘉庆二十二年(1817)。此书所写,乃是南京秦淮河一带的风月佳话。书前有杨文荪、汪度、陈云楷及作者捧花生写的四篇序言,书后有马功仪、长海两跋。《秦淮画舫录》共分上下两卷,卷上为“记丽”,卷下为“征题”。书中所记皆为秦淮倡优,其中也不乏特立独行之辈。如有一位丽人叫金袖珠,和苏州的高玉英一样,“嗜读《红楼梦》,至废寝食,《海棠》、《柳絮》诸诗,皆一一背诵如流”。作者认为这种女子不是《红楼梦》的会心人,就是《红楼梦》的个中人。
春秋集传纂例[四库本]
唐陆淳诠释、阐发啖助、赵匡《春秋》经说的著作。共10卷。作者尊崇啖助为师,赵匡为友。啖著《春秋统例》6卷,经作者及其子陆异整理,复经赵匡修改,定为40篇,勒为10卷。其第1至第8篇为全书总义,第9篇为鲁十二公并世绪,第36篇以下为经传文字脱谬及人名、国名、地名。全书主要内容包含于第10至第35篇内,该部分将啖助《春秋统例》及春秋学的主要观点作出详细阐发,如指《左传》非左丘明之作,《公羊》、《榖梁》亦非公羊高、榖梁赤之作; 认为《左传》与《春秋》比之《公羊》、《榖梁》与《春秋》,后一种关系显得更其紧密。诸如此类,皆不尚旧说,且多有新意,但偏颇也在所不免。故宋以后评价也不同。如晁公武、欧阳修皆持贬议,程颢、程颐却视其有塞异端、开正途之功。纪昀等综诸家评论指出:该书 “舍传求经,实导宋人先路。生臆断之弊,其过不可掩,破附会之失,其功亦不可没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其版本主要有五玲珑阁丛书、古经解汇函、四库全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