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
作者:黄仁宇
《中国大历史》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书以短短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一改以往史学家的著述方式,不以史料堆砌为目的,也不以单一历史事件为关注点。作者倡导大历史,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欧美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然后去作进一步的研究。 这种“大”历史的著述方式,注重的是对历史宏观线条的勾画,注重的是历史本身相沿成型的结构框架。《中国大历史》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进程,着眼于现代型的经济体制如何为传统社会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机使其在中国土地上落脚。《中国大历史》中文简体字版自1997年面世以来,十来年里二十余次刊行而不衰。作为一部成功的历史学著作,其读者面早已不限于史学界;作为华裔学者中比较突出的法国年鉴派学术代表人物,黄仁宇极善于从历史的细微末节入手,而又摆脱具体历史事件的束缚,找寻更为准确的历史时代特征,此即大历史观。他强调将人物与历史大背景结合起来,且不放过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使那些本来被史学界研究得很深的人物得以以新面孔再现于读者面前。
章节列表
升序↑- 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
- 第一章 西安与黄土地带
- 第二章 亚圣与始皇
- 第三章 土壤、风向和雨量
- 第四章 兵马俑的幕后
- 第五章 第一帝国:树立楷模
- 第六章 名士成为军阀
- 第七章 长期分裂的局面
- 第八章 历史向侧面进出
- 第九章 统一的途径
- 第十章 第二帝国:已有突破,但未竟事功
- 第十一章 北宋:大胆的试验
- 第十二章 西湖与南宋
- 第十三章 蒙古人的插曲
- 第十四章 明朝:一个内向和非竞争性的国家
- 第十五章 晚明:一个停滞但注重内省的时代
- 第十六章 满洲人的作为
- 第十七章 一八○○年:一个瞻前顾后的基点
- 第十八章 从鸦片战争到自强运动
- 第十九章 百日维新、民国成立和五四运动
- 第二十章 现代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 第二十一章 台湾、香港与澳门
猜你喜欢的书
死后
短篇小说,伍尔里奇著。警方在追查一件子虚乌有的凶杀案时,却发现了一件意外死亡的真相,并成功阻止了另外一件正在实施中的罪行。
北游集
宋代诗文别集。2卷。宋元间汪梦斗著。汪梦斗号杏山。宋亡后,被尚书谢昌言荐于元世祖,特召赴京,终不受官,放还。此集上卷是诗,末有诗馀6首,皆系北游纪行之作。作者于至元十六年(1279)正月赴京,至冬十月归里,舟车数千里,历时270日,途中所见所感,皆以诗记之,视为北游日记,因称《北游集》。当时南宋新亡,而作者又是被迫“北游”的,途中“悲伤怀感,忧惧愁叹,不能自已”(作者自序)。集中充满故国之思,如《道过茌平县感马周事》:“翻思故国今何在,枉抱忠肝似马周!”汶上县有后梁王彦章庙,金泰和中重修此庙,有碑记。作者过此庙,题诗说:“铁枪战死后梁时,消得金人为葺祠。近岁江头几符节,过来须也读此碑!”对宋朝误国诸臣谴责、愤恨之情,溢于字里行间。至京后,有《见礼部尚书谢公昌言》诗云:“曾将鸿笔冠群英,自是峨嵋第一人。执志只期东海死,伤心老作北朝臣。”又有“正须自爱不赀身”句,表达了对故国的忠贞,同时又以其义规劝昌言。集中更充满了故乡之思。《金陵僦舟渡江》之六:“已是淮南客,常吟江左风。”《东行鱼台县界初闻莺》:“家山今隔几千里,始听春莺第一声。”《清明》:“他乡逢冷食,故国隔长江!”途中风情亦多入诗,如《道中不见山水》:“有山无水山枯槁,有水无山水汗漫。此处无山亦无水,风沙卷地鼻生酸。”记山东河北之间景象,如在目前。集中亦有错误,如说留梦炎入(元)朝不屈等。下卷为附录,附《杏山摭稿》,收文5篇,乃后人所集梦斗讲学之语,如论“天理人欲”之类。书前有汪梦斗序。今存有《四库全书》本。朱祖谋曾将其中所收的词刻入《彊村丛书》。
文心雕龙辑注
《文心雕龙辑注》是清黄叔琳注的注释著作。十卷。全书分为四十九篇,加上《序志》一篇,为五十篇。每篇注释附于篇后,黄氏隐见附于书的上方,参考注之得失。黄氏辑注是书时,以元校三十四家本作参校,诸本字句互有异同,择其意之长者用之,仍在本句下注明一作某,或元作某,字从某改,戒元脱从某补。在文内重要处又分别不同内容用O,厶标出,供读者知其要。
妇科玉尺
成书于1775年。清代沈金鳌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年铅印本。本书系妇科专著,全书共6卷,分月经、胎前、临产、小产、产后、带下、崩漏、妇女杂病8篇。炮制多在方药的脚注下。有关炮制药物80余种,记述较简单,但对妇科主药香附的炮制非常讲究,有童便醋艾制:香附一斤各半,童便、醋各浸九日,和净熟艾四两,加醋五碗,砂锅内炒干;酒醋盐童便制:香附一斤,用酒、醋、盐、童便各浸一分,焙,治妇女劳伤气血,诸虚百损(滋阴百补丸);盐姜醋栀子童便制:能调和经脉,香附一斤分四制,一盐水姜汁煮,略炒,主降痰,一醋煮,略炒,主补血,一山栀四两同炒去栀,主散郁,一童便洗,不炒,主降火;七制香附:香附米十四两,匀七分,一同当归二两,酒浸,一同蓬术二两,童便浸,一同丹皮、艾叶各一两,米泔浸,一同乌药二两,米泔浸,一同川芎、延胡各一两,水浸,一同三棱、柴胡各一两,醋浸,一同乌梅、红花各一两,盐水浸,各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晒干,只取香附为末,治月事不调,结成癥瘕或骨蒸发热。此外,明矾麸炒黑治气块(苍术香附丸)亦见于本书。
伊川击壤集
北宋哲学家邵雍所著的诗集。共二十卷,诗一千五百余首,收入《四库全书》。该诗集主要是抒发其哲学思想的。朱熹说:“康节之学,其骨髓在《皇极经世书》,其花草便是诗。”(《朱子语类》卷一○○)关于其哲学理论,如《乐物吟》云:“日月星辰天之明,耳目口鼻人之灵,皇王帝霸由之生,天意不远人之情。”这首诗是整个《皇极经世书》的一个缩影,也是邵雍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总看法。从文学上讲,这类诗并没有什么诗的情韵意味,主要反映了邵雍的哲学思想。“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天地自我出,其余何足言。”“廓然心境大无伦,尽此规模有几人,我性即天天即我,莫于微处起经伦。”这两首诗集中反映了邵雍所谓的“先天学,心法也,故图皆自中起,万化万事生乎心也”(《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从这里又可看出陆王心学的端倪,即陆王的“天地即为吾心,吾心即为天地”与此是一脉相承的,这些诗不过是邵雍哲学理论的诗歌化,其观点与《皇极经世书》的观点相同。该诗集还有一部分是抒发邵雍的乐天安命,安时处顺、自得其乐,不事妄求的人生感受的,其中还包括一些流露出对社会和政治不满的诗篇。如《无酒吟》说“自从新法行,尝若樽无酒”等词句,这些反映了邵雍思想的一个侧面,是全面研究邵雍思想所要了解的。有影印《道藏辑要》本、影印明成化刻本,成化本有集外诗一卷。清光绪间贺瑞麟辑《西京清麓丛书续编》本有补遗一卷。
须摩提长者经
全一卷。吴·支谦译于黄武二年至建兴二年(223~253)。又作如来所说示现众生经、会诸佛前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叙述印度舍卫城之须摩提长者(梵Suma^gadha )亡故,其父母及宗亲皆苦痛不堪,佛乃为彼等宣说诸行无常,并启示皈依三宝远离苦恼之法,更阐说诸法之缘起。又本经经名为‘须摩提长者经’,经中所述亦以须摩提长者之命终为事缘,然经中多次谓‘有大长者子,名须摩提’,而与经题所称之‘须摩提长者’不相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