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史
作者:李锴章节列表
升序↑- 提要
- 尚史卷一
- 尚史卷二
- 尚史卷三
- 尚史卷四
- 尚史卷五
- 尚史卷六
- 尚史卷七
- 尚史卷八
- 尚史卷九
- 尚史卷十
- 尚史卷十一
- 尚史卷十二
- 尚史卷十三
- 尚史卷十四
- 尚史卷十五
- 尚史卷十六
- 尚史卷十七
- 尚史卷十八
- 尚史卷十九
- 尚史卷二十
- 尚史卷二十一
- 尚史卷二十二
- 尚史卷二十三
- 尚史卷二十四
- 尚史卷二十五
- 尚史卷二十六
- 尚史卷二十七
- 尚史卷二十八
- 尚史卷二十九
- 尚史卷三十
- 尚史卷三十一
- 尚史卷三十二
- 尚史卷三十三
- 尚史卷三十四
- 尚史卷三十五
- 尚史卷三十六
- 尚史卷三十七
- 尚史卷三十八
- 尚史卷三十九
- 尚史卷四十
- 尚史卷四十一
- 尚史卷四十二
- 尚史卷四十三
- 尚史卷四十四
- 尚史卷四十五
- 尚史卷四十六
- 尚史卷四十七
- 尚史卷四十八
- 尚史卷四十九
- 尚史卷五十
- 尚史卷五十一
- 尚史卷五十二
- 尚史卷五十三
- 尚史卷五十四
- 尚史卷五十五
- 尚史卷五十六
- 尚史卷五十七
- 尚史卷五十八
- 尚史卷五十九
- 尚史卷六十
- 尚史卷六十一
- 尚史卷六十二
- 尚史卷六十三
- 尚史卷六十四
- 尚史卷六十五
- 尚史卷六十六
- 尚史卷六十七
- 尚史卷六十八
- 尚史卷六十九
- 尚史卷七十
- 尚史卷七十一
- 尚史卷七十二
- 尚史卷七十三
- 尚史卷七十四
- 尚史卷七十五
- 尚史卷七十六
- 尚史卷七十七
- 尚史卷七十八
- 尚史卷七十九
- 尚史卷八十
- 尚史卷八十一
- 尚史卷八十二
- 尚史卷八十三
- 尚史八十四
- 尚史卷八十五
- 尚史卷八十六
- 尚史卷八十七
- 尚史卷八十八
- 尚史卷八十九
- 尚史卷九十
- 尚史卷九十一
- 尚史卷九十二
- 尚史卷九十三
- 尚史卷九十四
- 尚史卷九十五
- 尚史卷九十六
- 尚史卷九十七
- 尚史卷九十八
- 尚史卷九十九
- 尚史卷一百
- 尚史卷一百一
- 尚史卷一百二
- 尚史卷一百三
- 尚史卷一百四
- 尚史卷一百五
- 尚史卷一百六
- 尚史卷一百七
猜你喜欢的书
假情妇
《假情妇》于一八四一年十二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首先在《世纪报》上连载。一八四二年六月编入菲讷版《人间喜剧》第一卷,属“私人生活场景”。一个男子受人之恩,却爱上了恩人的妻子,他与恩人夫妇一起生活,每日奋受煎熬,是为了爱情而背叛友谊,成为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还是相反?这个主题早在一八三〇至一八三一年就已在作者心中形成,在《趣话》的《剑友》中已经第一次显现。本篇试图塑造一个忠诚、正直的男子形象,以歌颂纯洁无私的爱情,并反衬社交场上的逢场作戏。
字诂
清人黄生撰,清初成书。取晋张揖《古今字诂》中二字名书。一卷,一百二十四条。论证字的形、音、义,间或研求“不惜”、“郎当”、“了鸟”等复音词的得名之由,探寻音转轨迹,并专列“无字之音”条,讨论方言、译语中借字寄音现象。系编取魏张辑《字诂》以名其书,于六书训诂多有发明。每字引征博奥,诠释有新义。有康熙52年刊本,指海本等。
松窗杂录
又名《松窗录》、《松窗小录》、《松窗杂记》、《摭异记》等。李浚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为“《松窗录》一卷”,无撰人姓名。《通志》同。《崇文总目》传记类著录为李浚撰。《郡斋读书志》杂史类作“韦睿撰”。《文献通考》小说家作“韦浚撰”。《宋史·艺文志》小说家类作“李浚《松窗小录》一卷”。据现存本书前小序,作者自称名“浚”,书名为《松窗杂录》,则书名当以此为正,作者应是李浚。《顾氏文房小说》本、《历代小史》本、《四库全书》本、《奇晋斋丛书》本都题唐·李浚撰。重编《说郛》中收杜苟鹤《松窗杂录》1种,内容与本书不同。原本《说郛》与《唐人说荟》中收《摭异记》,却正是李浚《松窗杂录》的内容。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顾氏文房小说》本排印(与《杜阳杂编》、《桂苑丛谈》合订为一册)。全书16条,记唐初至唐文宗时轶事,其中半数与唐玄宗有关。虽然有一部分可作史料参考,但不可尽信,因为经传闻加工,已属小说家言。如“苏瑰有子,李峤无儿”的记载,《资治通鉴考异》已指出其错误,说苏瑰任宰相时,其子苏颋已任中书舍人,不可能在童年随当宰相的父亲去见唐中宗。李浚生平不详,《全唐文》卷816收李浚《慧山寺家山记》1篇,作于乾符六年(879),应是晚唐人。
盖庐
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早期墓葬所出竹简中,有一篇题为《盖庐》的古代佚文,原文用隶书抄写,现经整理,可恢复原貌。全文采用问答形式,由“盖庐”提问,“申青”回答,内容属兵阴阳家的学说。“盖庐”即吴王阖间,“申青”即伍子青,楚人,其父兄为楚王所害,投奔吴国,封于申,故称“申青”。《史记·吴太伯世家》云:“王阖庐元年,举伍子青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吴王阖间正是在伍子青的辅助下,励精图治,称雄一时。《史记·伍子青列传》云: 当是时,吴以伍子骨、孙武之谋,西破强 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伍子青是与孙武齐名的军事家,简本“盖庐”通过吴王阖间与伍子青君臣二人的对话,记述兵阴阳家的学说
爱力圈外
长篇小说。张资平著。列入“创作丛书”。上海乐华图书公司1929年11月初版。作品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写了北洋政府某高级官员家庭中的种种奇闻丑事,诸如姐姐与妹夫通奸,妹妹与家丁同居,姐夫高升后提携妹夫当公使等等。这在客观上具有社会批判意义,但作品主要篇幅是对男女性生活的自然主义的描写,具有不健康的消极作用。
国朝献征录
一名《献征录》。明焦竑撰。一百二十卷。作者曾参与修纪传体本朝史,此书即依修国史时所搜集的资料,并在其后继续补续编辑而成。所载为明太祖洪武至明世宗嘉靖时期朝野的名人事迹,体例以宗室、戚畹、勋爵、内阁、六卿以下各官分类标目,庶人无官者,以孝子、义人、儒林、艺苑、隐佚、寺人、释道等目分别记载,共六十八门。本书搜集极广,保存了丰富的明人传记资料,可用来校正实录和《明史》之误。缺点是叙述芜杂,兼有前后牴牾之处,不皆可据。所引之书,凡所载神道碑、墓志铭均注明作者,而所载野史、杂文资料等多未注明出处;有注有不注,不免疏略。但仍是一部研究明史的重要史料书。此书清时列为禁书。有明万历刊本;1965年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收入《中国史学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