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邪论

作者:黄宗羲
破邪论

明清之际黄宗羲著。凡一卷。全书分《从祀》《上帝》《魂魄》《地狱》《赋税》《科举》《骂先贤》等七篇。是一部批评时政积弊,反对世俗迷信的无神论著作。作者将社会上流行的愚昧、虚伪、妄说、神秘等种种迷信现象统称为“怪物”或“邪说”,并运用历史知识和自然知识一一予以揭露和鞭挞。抓住历来哲学家探讨“天人之际”的问题,进行穷究,指出:“因念天人之际,先儒有所未尽者,稍拈一一,名曰《破邪》。”以对天的探讨来破除邪说。认为邪说之乱,莫不由“尊天”,并斥纬书创五帝立五天之说,释氏之诸天之说,天主教抑佛崇天之说等皆为邪说。认为“天一而已,四时之寒暑温凉,总一气之升降为之。其主宰是气者,即昊天上帝也。”提出人之形体是由气成,人身有魂魄,魄之质也是气。“譬之于烛,其炷是形,其焰是魄,其光明是魂。”现收入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黄宗羲全集》。

猜你喜欢的书

雅克团

雅克团

1828年6月7日,梅里美发表了一部重要戏剧作品《雅克团》。《雅克团》是以法国十四世纪著名的“雅克团”农民起义为题材创作的剧本。剧本的故事发生在包阿锡地方,封建领主纪尔伯?达蒲莱蒙凶残横暴,广大的农民群众忍无可忍,在一个名叫若望的修士的启发和率领下举行起义,攻克了达蒲莱蒙的城堡,杀死了封建领主,取得节节胜利。在封建统治者的欺骗和英国浪人军队的内外夹攻下,起义失败,缺乏觉悟的农民军群众在失败的灾难面前,纷纷抱怨若望修士把他们引到了绝境,最后将他杀死。该剧的主旨在于揭示人民反抗封建领主专制的斗争精神,表现了封建暴力下被剥削被压迫人民进行反抗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对人民的革命行动表示了明显的同情。

秋涧集

秋涧集

诗文别集。元王恽著。其长子王公孺辑编。一百卷。全称《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首有明弘治十一年(1498)车玺序、王恽小像。全书前七十七卷皆为各体诗、文,包括颂赋一卷、乐府(词、曲)四卷。后二十三卷中,包括《承华事略》二卷,乃裕宗在东宫时所撰进,裕宗深重其书,令诸皇孙传观;《中堂事纪》三卷,载中统元年(1260)九月在燕京随中书省官赴开平会议至明年九月复回燕京之时,于时政记录极详,可补史缺;《乌台笔补》十卷,系任监察御史时所辑御史台故事;《玉堂嘉话》八卷,乃追忆在翰林时期之见闻,谈论文章得失、典制沿革等。《四库全书总目》谓:“恽文章源出元好问,故其波澜意度,皆不失前人矩矱。诗篇笔力坚浑,亦能嗣响其师。论事诸作,有关时政者,尤为疏畅详明,了如指掌。史称恽有才干,殆非虚语,不止词藻之工也。”清顾嗣立评曰:“秋涧诗,才气横溢,欲驰骋唐宋大家间;然所存过多,颇少持择,必痛加芟削,则精彩愈见。”(《元诗选》)有明弘治刊本(《四部丛刊》影印)、《四库全书》所收两淮马裕家藏本、清康熙《中州名贤文表内集》本(题《王文定公秋涧集六卷》)。《元诗选》初集录其诗二百零四首。

入蜀记 [四库本]

入蜀记 [四库本]

《入蜀记》6卷,南宋陆游撰。陆游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8)十二月被授夔州通判,次年闰五月十八日以故乡山阴动身赴任,于十月二十七日方抵夔州。《入蜀记》就是他在赴蜀途中记其所见所闻的一部日记。此书与一般行记惟知流连风景不同,它所记沿途物产、民俗及社会情况甚为丰富,不论是对研究陆游本人,还是对研究南宋社会,都有较大参考价值。陆游在六月二十五日记他在镇江神庙中遇到的一个北方义军战士王秀,王秀向他发了一通感慨:王在绍兴三十一年完颜亮南侵时参加了北方的抗金义军,并攻下了大名府,与宋军遥相呼应,但他南归以后却未受到朝廷任用,王秀说时觑欷不已。陆游对此事虽未加一句评论,但他对朝廷薄待爱国志士的不满却已流露无遗。《入蜀记》的文采也颇可观,陆游本是大手笔,书中描摹山川风物极有韵味,如十月二十六日记瞿塘峡云:“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在宋代的行记游记类杂著中,《入蜀记》以它优美的文字受人推重,何宇度《益部谈资》上卷说:“宋陆务观、范石湖皆作记妙手。一有《入蜀记》,一有《吴船录》,载三峡风物,不异丹青图画,读之跃然”。陆游还对沿途所见古迹进行考辩,如谓丹阳皇业寺即古皇基寺,因避唐玄宗李隆基名讳而改,又谓李白诗所称“新丰酒”,其地在丹阳、镇江之间,非长安之新丰;谓欧阳修诗“江上孤峰蔽绿萝”中的绿萝是溪名,而非泛指藤萝,等等。这些考订对历史地理及文学的研究都有助益。《入蜀记》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最佳,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丛书集成初编》就是采用的这个版本。

不知医必要

不知医必要

方书。清梁廉夫撰。四卷。廉夫字子材,广郁(今属广西贵县)人,晚清医家。梁氏鉴于庸医不求辨证,仅凭所抄医方治病,常不能切中病情,以致误治。故“取前人所著方论,择其辨证显明,药皆常见者,删繁就简,并参以己见”,于光绪六年(1880)撰成此书。卷首简述诊断、预后方法。卷一至卷三论述内、儿科病证治。卷四论述妇、外科病证治。卷末附有培补药方。每论一病,先述病因病机、证治大法,后列方药,方下注明主治用法,理、法、方、药贯于一体,切合临床。书中所选八百余方,多为常用名方。诸如二陈汤、半夏汤、白术散、玉屏风散、六君子汤、四物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理中汤、十全大补汤等,迄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清光绪六年(1880)刊本,民国四年(1915)江山奇气楼铅印本。

白话后汉书

白话后汉书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今本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汉光武建武元年(25)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一百九十六年史事。范晔以《东观汉记》为主,综合十八家后汉书成是编。此为《后汉书》白话文。

卢至长者因缘经

卢至长者因缘经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长者生平最悭,节会日,饮醉自歌。帝释化作相似人以恼乱之,乃令见佛,证初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