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长编

作者: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李焘撰。五百二十卷。编年体北宋史。焘取北宋九朝史事,仿司马光《资治通鉴》体例,著为此书。起建隆,迄靖康,凡一百六十八年的历史。自孝宗隆兴元年(1163)至淳熙四年(1177),分四次上进。淳熙十年,重编定为九百八十卷,并上《举要》六十八卷,《修换事目》十卷,《目录》五卷,共计一千零六十三卷。凡实录、国史、会要、野史、家乘、墓志铭、行状等有关资料,无不广收博采。其中分注考异,详引他书,保存大量史料,既可考定《宋史》、《辽史》及现存文集、笔记传写之误,又可从中辑存佚文、佚书。原书世鲜传本,今本系清乾隆时《四库全书》馆臣由《永乐大典》中辑出,缺佚英宗治平四年四月至神宗熙宁三年三月、哲宗元祐八年七月至绍圣四年三月、元符三年二月至十二月,以及徽宗、钦宗两朝史文。清辑写本藏于南北七阁,后因兵火,已有散失。嘉庆时,张月霄据阁本抄本印刷,称爱日精庐本。光绪时,浙江巡抚谭钟麟延杨莹、黄以周等以爱日精庐本为底本,校以文澜阁残本,多有是正,由浙江书局刊刻。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及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本。

章节列表

升序↑

李焘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九流绪论

九流绪论

《九流绪论》考论诸子百家源流,为《少室山房笔丛》中之一种,有1923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本。

鬼恋

鬼恋

现代中篇小说。徐訏著。初载《宇宙风》1937年1、2月号。上海夜窗书屋1947年3月出版单行本,列入“三思楼月书”。《鬼恋》以神秘和朦胧的色调,写“我”于一个“月光凄艳清绝”的严冬之夜,在上海南京路与一位身着黑衣、自称是“鬼”的女子邂逅。“我”为“鬼”异常的气度和美貌倾倒,萌发了爱恋之情。于是,展开了一场人与“鬼”的恋爱追逐,但这位有广博学识和非凡才华的“鬼”,始终托词拒绝“我”的恋情。几经周折“我”终于了解她扮“鬼”的缘由:她曾经干过秘密的革命工作,“吃过许多苦”,后来她的同志、爱人被捕死了,加之“一次次的失败,卖友的卖友,告密的告密,做官的做官,捕的捕,死的死,同侪中只我孤苦的一身! 我历遍了这人世,尝遍了这人生,认识了这人心,我要做鬼”。最后,厌恶人世的她不辞而别,不知所终。《鬼恋》是徐訏的成名作。

韩内翰别集

韩内翰别集

唐诗别集。韩偓撰。韩偓号玉山樵人,曾任翰林学士,故又名《玉山樵人集》。《崇文总目》载《韩偓诗》1卷,《新唐书·艺文志》亦作1卷,又载《香奁集》1卷。《郡斋读书志》作《韩偓诗》2卷,《香奁集》不载卷数。《直斋书录解题》则作《香奁集》2卷,《入内廷后诗集》1卷,《别集》3卷。各书著录均不相同。关于《香奁集》,早在宋代就有争议。沈括《梦溪笔谈》认为《香奁集》是和凝所作:“和鲁公凝有艳词一编,名《香奁集》,凝后贵,乃嫁其名为韩偓”。而葛立方《韵语阳秋》却认为《香奁集》是韩偓作品,非和凝作。叶梦得则认为《香奁集》系韩熙载作。现存韩偓诗集的版本有丁丙善本书室藏《韩翰林集》1卷,《香奁集》1卷,抄本;八千卷楼藏《韩内翰别集》1卷,抄本;钱遵王《读书敏求记》著录《韩偓诗集》1卷,《韩内翰香奁集》3卷,抄本;闽王氏麟后山房本《韩翰林集》4卷,《香奁集》3卷,附录2卷;毛晋汲古阁刻本;清人席启寓辑刻《唐诗百名家全集》本等。《四库全书》所收,与毛晋本同源,题名《韩内翰别集》1卷,前有韩偓传,后有毛晋跋,《总目》说:“今抄本即曰《别集》,又注曰《入内廷后诗》,而集中所载,又不尽在内廷所作,疑为后人裒集成书。按年编次,实非偓之全集也。”《四部丛刊》以涵芬楼藏旧抄本影印,题名《玉樵山人集》,并附《香奁集》。

杜牧传

杜牧传

古代作家传记。缪钺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12月出版。全书共分5章。依次探讨了传主的家世与幼年情况,少年科第及他在幕府、京官和地方官任上的事迹,晚年的生活和创作等。作者认为,杜牧是一个怀有忧国的热情,而在政治上颇有见解抱负的人。他擅长诗歌与古文,诗歌的造诣尤高,他能创造英发俊爽的风格,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其古文也笔势雄健,内容充实,有相当进步的思想与史料的价值。长达90字的〔八六子〕词可以证明杜牧是第一个作慢词的人。作者指出,杜牧之所以取得比较高的文学成就,除去其文学才华以外,他平生忧国忧民的政治抱负,应当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杜牧平生浪漫的生活,声色的嗜好以及不时流露的消沉、颓靡思想,在他的诗歌中也有反映。 在写作方法上,该书力求历史真实与文学情趣的统一,既注重史料的真实可靠性,又发挥了适当的驰聘想像能力,是一本颇有特色的人物传记。

见正经

见正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见正比丘疑无后世,佛借大树作喻说法,乃至为说种种譬喻,除其断,常,二见。

伽耶山顶经

伽耶山顶经

全一卷。有四种译本,均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一)姚秦鸠摩罗什译之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又称伽耶山顶经。(二)元魏菩提流支译之伽耶山顶经。(三)隋代毗尼多流支译之佛说象头精舍经。(四)唐代菩提流志译之大乘伽耶山顶经。本经记述佛陀初成道于伽耶山时,文殊菩萨请示佛陀发菩提心之深义后,应诸天子等之交相请问,而自答种种之菩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