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庐谈往录

作者:徐宗亮
归庐谈往录

安徽桐城徐宗亮著。光绪十二年刻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据以著录。成于光绪十二年(1886)。系作者见闻杂录,凡六十三则。卷一皆清军将领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用兵、任人、行政逸事。卷二记慈禧太后杀肃顺、官场杂事,以及广西风土、民情、边事和中法战争时刘永福、唐景崧、徐延旭等人琐闻。徐氏尝居胡林翼、李鸿章幕,与左宗棠关系尤密,故书中对清军内情亦有反映,如述湖广总督官文与胡林翼相互利用,湘、淮、川、楚军间之矛盾重重和湘淮军饷制优劣情况等,均可资参考。

徐宗亮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妇科秘书八种

妇科秘书八种

汇集清·陈佳园《妇科秘方》、郑氏《妇科问答》、《张氏妇科》、《妇科秘书》、清·钱少楠《钱氏秘传产科方——试验录》、《产后十八论》、《家传女科经验摘奇》、《毓麟验方》经点校而成的妇产科丛书。较大篇幅论述了女性性医学及房中方药学。尤其是《毓麟验方》,载100首房中方药及冶容秘方。有1988年中医古籍出版社铅印本。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原系早期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残卷之一,内言醮祭江河湖海水宅龙神之法。谓国家动乱、家门不安,皆可设此醮仪,祭祀龙神,可使国安民丰,家中富溢。篇末附〈元始灵宝告山简求仙上法〉、〈元始灵宝告宅简文〉,言投简请神,削除罪籍之法。疑系后人附益。

青红帮演义

青红帮演义

《青红帮演义》是一部演义型长篇小说,共6卷,30回,叙述了青红帮自乾隆12年至清末的起始、成立、发展的历史。

北郭集

北郭集

诗别集。六卷。明徐贲撰。勘刻于万历年间。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生于元元统三年(1335年),卒于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祖籍四川,居毗陵(今江苏常州市),又迁居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张士诚抗元,招他做僚属,贲避居湖州蜀山(今浙江吴兴)。洪武七年被推荐入朝,曾任给事中、河南左布政使等职。后因军队过境,犒劳不时,下狱而死。工书画,书学习钟繇、虞世南,笔迹秀整端慎,画取法董源,笔墨清润,擅长山水,亦精墨竹,存世画迹有《蜀山图》等。《北郭集》按诗体分卷编次,共六卷。卷一为乐府、词吟、五言古体,卷二为五言古体,卷三为七言古体,卷四为五言律诗、五言排律,卷五为七言律诗,卷六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因徐贲居吴时曾居住在城北的齐门,所以其诗集名《北郭集》。徐诗于“四杰”中别有特色。其诗才气不及高启、杨基、张羽,但法度严谨,字句熨贴,格调温雅,辞采秀丽。徐贲天性端庄谨慎,为书作画,恪守章法,文学创作也表现出同样的风格,故缺乏开拓性。但徐贲在继承前人优秀传统方面却卓有成效,各种诗歌体裁均能自由运用,如《过荷叶浦》和《柳短短送陈舜道》两诗在借鉴乐府、民歌方面很有成就,既有描绘江南景色的清新意境又有情意真挚的惜别之情,是情景交融的好诗。从内容上看徐贲的诗歌不够深广,抒写个人的情怀和生活的作品较多,而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则比较有限。若干诗歌情调较高昂,反映出报效国家的爱国思想,如《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等。《北郭集》有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刊吴郡张习编次的十卷附补遗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曾影印此刻本。另有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陈邦瞻整理重刻的六卷本,《四库全书》著录即此本。

潘子真诗话

潘子真诗话

宋代诗论著作。1卷。潘淳著。潘淳,字子真,《江西通志》卷134称其“少颖异,好学不倦,淹贯经史百家之言,师事黄庭坚,尤工诗”。原书久佚,今人郭绍虞自《苕溪渔隐丛话》等书中辑得3则,见《宋诗话辑佚》。书中多考辨来历、出处,亦重视句法、声韵,持论颇近于江西诗派。

平吴录

平吴录

三桂为明季罪人,又为本朝反贼,其生平亦何足道!以道路之口,传闻之笔,事多淆讹,难以传信,故略述其概。惟桂本贯辽东,藩封南,余生长浙东,又何能得其始末耶?缘余甲寅、乙卯间遭大难,丙辰用奇计遁迹江西,至吉安招抚韩大任,任自幼随桂,为余言甲申至丙辰事甚悉。得大任戊午归正之后,余又奉差往汉中,被羁贵州。时桂孙世藩嗣,据伪位,以贵阳为行在,其伪尚书郭昌、来度,与余交最契,每详言桂之末路。今虽不及具载,而源尾亦略可见云。侣云道人转庵孙旭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