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布雷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续古今考
三十七卷,南宋末元初方回撰。阳山人,魏方翁曾撰《古今考》,未成而卒。咸淳三年,方回从魏了翁之子手中得其书手稿,乃推衍其意,撰成《续古今考》三十七卷。并载魏了翁原书,而各附论于条下,分别以鹤山(魏了翁号)先生曰、紫阳方氏曰加以区别。原书有目无文四条,方回补其“刘媪梦与神遇”一条。《续古今考》也以《汉书》本文标目,但不限于《汉书》所记,而于历代制度详加推衍。如,“拔剑斩蛇条”下,则附以“剑考”;“范增举玉玦”条下,则附“玉佩考”等等。借《汉书》所载名物,推求古制原委,而与史家本文并不相涉。魏了翁所考多在制度,方回所考范围十分广泛,并掺杂理学之语,如《高祖本纪》“宽仁爱人”四字,则广引程朱以来诸儒论仁之语,列目十二篇,一字之义推阐为一卷。该书征引广泛,考证精核,可供研究古代文化者参考。版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本。
六壬一字诀玉连环
大六壬之学,由来久矣,历代名家辈出。清代六壬名家程树勋云:“宋仁宗最嗜六壬,故其时习此学者甚多,而以元轸、苗公达为最。至徽宗、高宗时,邵彦和一出,又驾诸人之上。理宗时,有凌福之者,本邵公之法,作《毕法赋》,于是诸法咸备,至平至当,一扫疑神疑鬼之习气。至今朝,则以六壬、三命诸术,考试司三台之学生。时有徐次宾者,精于其学,著《一字诀玉连环》,皆六壬家一脉相传也。”简而言之,清之前壬学巨擘,一为邵彦和,一为徐次宾。《一字诀玉连环》,题“庐溪徐次宾述。徐次宾,精于壬学者也,其生活年代当在宋金时期。
离魂记
唐代传奇小说。1卷。陈玄祐撰。《崇文总目》小说家类著录。《太平广记》卷358采入,但题作《王宙》,注出处为“事出陈玄祐《离魂记》云”。陈玄祐生平不详,据本篇末的记载知是大历时人。故事梗概是讲张镒口头许愿以其女倩娘与外甥王宙相配,2人遂生相思。后有他人求婚倩娘,张镒复又许婚。王宙愤而离去,中途倩娘追至,2人至蜀,5年生2子。后倩娘归娘家探亲,始与病在闺中数年的真身合为一体。原来随王宙至蜀的是倩娘的离魂。此种反映男女相爱受阻,然后离魂成婚的故事,自刘义庆《幽明录》“庞阿”条起,就常在志怪书中出现。本篇情节则较志怪书中所记更完整,对话增多,又尽力记明时间、地点、人名及创作缘起,以增加可信性。这就使倩娘离魂的故事成了后来戏曲、小说、诗歌中经常引用的典故。元杂剧中郑光祖《倩女离魂》即据此为本事而写成。现存《离魂记》版本有《虞初志》本(误题作者为韦庄)、《绿窗女史》本、《唐人说荟》本、《唐代丛书》本、《龙威秘书》本、《晋唐小说畅观》本、《唐宋传奇集》本、《唐人小说》本。
续诗话
宋代司马光作。又名《司马温公诗话》、《司马光诗话》、《司马君实诗话》、《司马太师诗话》、《迂叟诗话》。1卷,共28则。光有《传家集》已著录。为续欧阳修《六一诗话》而作,亦偏于记事。所记诗人轶事,有价值珍贵者,所下断语,极见眼光不凡。据作者自称,欧阳修的“《诗话》尚有遗者,欧阳公文章名声虽不可及,然记事一也,故敢续书之”。因此书为续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而作,故称《续诗话》,在内容上也明显的承续《六一诗话》。如此书中的“惠崇诗”条、“九僧诗集”条均续《六一诗话》中的“国朝浮图”条,“科场程试诗”条续《六一诗话》中的“自科场用赋”条,“王绅作宫词”条续《六一诗话》中的“王建宫词”条等。
金刚经解义
亦称《金刚经注解》、《金刚经解》,或称《金刚经口诀》、《六祖口诀》等。佛典注疏。唐慧能述。二卷。唐慧能解义并序,宋罗适后序,清汤翼圣跋,周克顺跋,又云金刚经注解,又云金刚经口诀,又云六祖解义,又云六祖口诀。本藏九二套重出口诀,只录罗序前半。是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经》的注释书。依梁昭明太子分目,随经文开为三十二分,自“法会因由分”至“应化非真分”。清顺治十年(1653)及康熙六年(1667)均有重刻本。
称赞大乘功德经
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宝华殿,德严华菩萨问:何等是新学菩萨恶友宜远离者?佛言无如乐二乘之人,宁堕地狱,不可起二乘之作意。次明谤大乘之罪,及释大乘之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