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荦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李北海集
六卷。《附录》一卷。唐李邕(678—747)撰。李邕,字泰和,也称李北海,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书法家、文学家。官至北海太守,卒后,代宗时,追赠秘书监。李邕工诗善文,素有盛名,尤长于碑颂,当时官绅及寺观名持均重金求购其文,前后所制凡数百篇,以《张韩公行状》、《洪州放生池碑》等最著名。史称邕长于碑颂,前后所制凡数百首。是集只赋五首,诗四首,表十四首,疏状各一首,碑文八首,铭、记各一首,神道碑五首,墓志铭一首,盖已十不存一。卷末附录《新唐书》本传及赠送诸作。《全唐书》卷一一五录其诗四首。《全唐文》卷二六一至二六五录其文五卷,其中有赋五篇,其余为章、表、碑、铭。《唐文拾遗》录其文八篇。明曹荃刊六卷,收入《四库全书》。
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研究专著。今人李长之著。商务印书馆1940年初版,属中法文化丛书之一种。该书是对李白其人其诗的批评,但受西方文论影响,采用了类似作家传记的文体和夹叙夹议兼有抒情的笔调,显示了著者本人的鲜明个性。全书分导论、李白求仙学道生活之轮廓、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李白从政、李白的文艺造诣、李白之为人等章,不以逻辑推理胜,却极富感悟与启示力。如论李白其人其诗的本质是为生命与生活而奋斗,其价值在于给人以解放,这也就是李白作品充满豪气和生命力的根源;如以道教思想体系一一与李白诗作、行为对照,以说明李白信奉道教之深;如论李白性格之真与重感官享受,李白之寂寞和虚无等。全书文采斐然,尤为重要特色。
七十二堂写作课
此书为经典民国教材,几代人受益不尽。《七十二堂写作课》是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一部讲述文章作法的书籍。书中的文章均选自二人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七十二堂写作课》是一本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到内容的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从形式上着眼。全书一共七十二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及文学体裁,记叙、说明、议论、应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每一类别都有十分精到又浅显易懂的见解与指导,是人们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技能的不可不读的好书。
灵宝半景斋仪
灵宝半景斋仪,不署撰人。内称玉帝为「太上无极大道至真玉皇尊帝」。盖出于唐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按半景斋是一种斋期仅半日之简易斋法,自清旦至正午谓之「半景」。唐代道书《斋戒录》已提及灵宝诸斋中有半景斋法。本书载清旦、平旦、巳时行半景斋之科仪,三朝仪式大致相同,皆以读词、礼方忏悔为主。据称行此斋法,可为斋主全家及先祖亡灵忏悔罪愆,祈求圣真保佑、消灾免厄、眷属平安、门族昌盛等等。
雅观楼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4卷16回。檀园主人著。芥轩刻本(刊年不详),线装4册。卷首有竹西逸史《序》。作品叙述了一个恶有恶报的故事。扬州吴文礼,娶妻赖氏,靠放债为生。一次偶然的机会,骗取一盐商10万两银子,使盐商为此而气死,吴文礼却因此而大发起来。因其为人吝啬,人称“钱是命”。钱是命夫妻虽有万贯家财,却无儿无女。因求子心切,筑雅观楼一座,日夜敬奉观音菩萨。不久,赖氏果然怀孕,夫妻喜不自胜。及至婴儿落地,更喜得个儿子,取名观保。自是钱是命终日不出楼门,一味吃斋念佛,希望菩萨赦其坑人之罪,对儿子观保不闻不问。赖氏中年得子,格外娇生惯养。及长,娶妻纳妾,吃喝嫖赌抽鸦片,无所不为,挥霍无度。后钱是命死去,吴观保更是肆无忌惮,胡作非为。最后家产荡尽,母子沦为乞丐。偶遇亡父旧友,将母女收留在家,其母不久死去。吴观保旧病复发,开始追欢买笑。一老妇人揭破其前生即钱是命坑骗之盐商,吴观保才恍然大悟,痛改前非。后离开故乡,不知所终。作品旨在劝戒世人为善,但仅靠宿命论,毫无新意。
朝野新谭
亦名《民国野史》。姜泣群编。四册。记述辛亥前后轶事,不少篇目涉及辛亥革命党人活动和史事。1914年光华编译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