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
作者:刘昫章节列表
升序↑列传
- 列传第五
- 列传第六
- 列传第一 后妃上
- 列传第二 后妃下
- 列传第三 李密
- 列传第四 王世充 窦建德
- 列传第七
- 列传第八
- 列传第九
- 列传第十 宗室(太祖诸子 代祖诸子)
- 列传第十一
- 列传第十二
- 列传第十三
- 列传第十四 高祖二十二子
- 列传第十五
- 列传第十六
- 列传第十七
- 列传第十八
- 列传第十九
- 列传第二十
- 列传第二十一 魏征
- 列传第二十二
- 列传第二十三
- 列传第二十四
- 列传第二十五
- 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诸子
- 列传第二十七
- 列传第二十八
- 列传第二十九
- 列传第三十
- 列传第三十一
- 列传第三十二
- 列传第三十三
- 列传第三十四
- 列传第三十五
- 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
- 列传第三十七
- 列传第三十八
- 列传第三十九
- 列传第四十
- 列传第四十一
- 列传第四十二
- 列传第四十三
- 列传第四十四
- 列传第四十五 睿宗诸子
- 列传第四十六
- 列传第四十七
- 列传第四十八
- 列传第四十九
- 列传第五十
- 列传第五十一
- 列传第五十二
- 列传第五十三
- 列传第五十四
- 列传第五十五
- 列传第五十六
- 列传第五十七 玄宗诸子
- 列传第五十八
- 列传第五十九
- 列传第六十
- 列传第六十一
- 列传第六十二
- 列传第六十三
- 列传第六十四
- 列传第六十五
- 列传第六十六
- 列传第六十七
- 列传第六十八
- 列传第六十九
- 列传第七十
- 列传第七十一
- 列传第七十二
- 列传第七十三
- 列传第七十四
- 列传第七十五
- 列传第七十六
- 列传第七十七
- 列传第七十八
- 列传第七十九
- 列传第八十
- 列传第八十一
- 列传第八十二
- 列传第八十三
- 列传八十四
- 列传第八十五
- 列传第八十六
- 列传第八十七
- 列传第八十八
- 列传第八十九
- 列传第九十
- 列传第九十一
- 列传第九十二
- 列传第九十三
- 列传第九十四
- 列传第九十五
- 列传第九十六
- 列传第九十七
- 列传第九十八
- 列传第九十九
- 列传第一百 德宗顺宗诸子
- 列传第一百一
- 列传第一百二
- 列传第一百三
- 列传第一百四
- 列传第一百五
- 列传第一百六
- 列传第一百七
- 列传第一百八
- 列传第一百九
- 列传卷第一百一十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 列传第一百一十二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
- 列传第一百一十五
- 列传第一百一十六
- 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 列传第一百一十八
- 列传第一百一十九
- 列传第一百二十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一
- 列传第一百二十二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三
- 列传第一百二十四
- 列传第一百二十五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 列传第一百二十八
-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 列传第一百三十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一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三 外戚
-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五 良吏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六 酷吏上
- 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忠义
- 列传第一百三十八 孝友
- 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儒学
- 列传第一百四十 文苑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方伎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隐逸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列女
-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 突厥
- 列传第一百四十五 回纥
-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吐蕃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南蛮 西南蛮
- 列传第一百四十八 西戎
-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东夷 北狄
- 列传第一百五十
刘昫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学古绪言
诗文集。 明人娄坚撰。二十五卷。娄坚字子柔,嘉定(今属上海)人,一说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隆庆、万历间贡生。少从归有光游。工书法。与唐时升、程嘉燧、李流芳号“嘉定四先生”。诗颇清新。是集近二十万字。其文颇得有光之传,而能融会师说,以成一家之言。《四库总目提要》称:“其文沿溯八家而不剿袭其面貌。和平安雅,能以真朴胜人。”王士祯亦极赞其文,尝称其《长庆集序》,“以为真古文。”有《四库全书》本。
字诂
清人黄生撰,清初成书。取晋张揖《古今字诂》中二字名书。一卷,一百二十四条。论证字的形、音、义,间或研求“不惜”、“郎当”、“了鸟”等复音词的得名之由,探寻音转轨迹,并专列“无字之音”条,讨论方言、译语中借字寄音现象。系编取魏张辑《字诂》以名其书,于六书训诂多有发明。每字引征博奥,诠释有新义。有康熙52年刊本,指海本等。
续红楼梦未竟稿
《续红楼梦》二十回,系未完稿本,原本系周绍良先生珍藏,海内未见第二本,周先生《红楼梦书录》中此书提要云:张曜孙撰。二十回。稿本,共九册,第一册末题:“徐韵廷抄”。书前有签云:“此书系张仲远观察所撰,惜未卒业,止此九册,外间无有流传。阅后即送还,勿借他人,致散失为要。阅后即送北直街信诚当铺隔壁余宅,交赵姑奶奶(即万保夫人)。”正文每面八行,行二十五字。张曜孙,字仲远,号升甫,晚号复生,武进人,张惠言之侄,嘉庆十二年(1807)生,道光举人,湖北候补道,著有“谨言慎好之居诗集”。书接第一百二十回。无回日,未完。第、回记丙辰秋至丁巳冬事。第二回有眉批:“口声不是黛玉,何妨另做一部书。”
承明殿霍光鬼谏
元杂剧剧本。简名《霍光鬼谏》。杨梓撰。末本。本剧仅存有曲文,科白不全。正末扮霍光。 剧写:汉昭帝死后,大司马霍光和尚书杨敞立昌邑王为君。可是昌邑王为君不到一个月,就范下了一千一百二十七桩大罪,朝野怨声四起,杨敞进谏不从。霍光只得将他废弃,另立宣帝。宣帝加封霍光两子,霍光认为二子“念不的书两行,开不得弓一张”竭力阻拦。宣帝不纳,霍光恼怒成病。霍光死后,二子谋反,霍光鬼魂前往承明殿,向宣帝告密。次日,宣帝将二人治罪,抄斩了霍氏全家,并安排去霍氏墓上祭奠。
王心斋语录
此《王心斋语录》选自日本永嘉元年和刻本《王心斋全集》,分上、下,分别为《全集》卷二、卷三。王艮(1483年7月20日-1541年1月2日),原名王银,字汝止,号心斋,明朝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思想家王阳明弟子,泰州学派创始人。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
一卷,唐义净译。特明自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