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源流卷二

因使唪诵彼《多宝经》 [1] 而获奉教之故,宗教之兴,乃始于此矣。IG7中华典藏网

其子迪克难松赞,其子达噶里·墨勒希克,其子纳木哩·苏荣赞合罕,共为妙言七合罕 [2] 焉。IG7中华典藏网

其子自前戊子纪年以来,历二千七百五十年,岁次丁丑 [3] ,乃母必哩玛·托特噶尔夫人生一瑞相全备,顶显阿弥陀佛相,美貌灵异之子,乃曰:“此何如子也?闻昔日当尼雅持赞博合罕生为一异相之子时,不解而曾弃于恒河中云,而今不论其为何等,亦我之子也。”遂与宠爱之乳名谓:持勒丹·苏荣赞 [4] ,以红绡裹其顶上之阿弥陀佛相而隐之焉。IG7中华典藏网

后至十三岁,岁次己丑,即合罕位,征服边陲之诸小合罕讫。岁次壬辰,年十六岁时,遣通密阿努之子通密伞布喇诺延,及从者十六人,往印度学书 [5] 。遂从彼印度之班第达:德瓦必特雅星哈者,修音义之学,俾合于土伯特语,收辅音三十字于四母音字中,(又)合喀齐字,自其三十四辅音中,删去十一字,所余二十三字上增益始创之土伯特六字母,并加阿字,制成土伯特三十字,著《字音》等八部大经而返 [6] 。于是合罕大悦,住学四年,翻译《萨玛多克经》、《邦公手经》、《三宝云经》等经文矣。IG7中华典藏网

注释IG7中华典藏网

[1] 《多宝经》:蒙文原文为“玛尼·喀木布木”。是藏语词,义同。IG7中华典藏网

[2] 妙言七合罕:沈曾植先生清译本笺证云“案拉托托哩即《唐书》之陀土度,而世数既差,余三世名字亦不能译,合唐人经重译而通,西番又出于追述,两俱难凭,心知其意可矣。”IG7中华典藏网

张尔田先生校补云“案《唐书·吐蕃世系》一、瘕悉董摩;二、陀土度;三、揭利矢若;四、勃弄若;五、讵素若;六、论赞素。陀土度当此拉托托哩年,其下四世,与此不符。”IG7中华典藏网

[3] 岁次丁丑:沈曾植先生清译本笺证云“丁丑,陈武帝永定元年。”IG7中华典藏网

[4] 持勒丹·苏荣赞:沈曾植先生清译本笺证云“即《唐书》之弃苏农,亦曰弃宗弄赞。《西藏赋注》作:绰尔济·松赞噶木卜。”IG7中华典藏网

[5] 往印度学书:张尔田先生清译本校注云:“案《西藏佛教史》佛教逾雪山入西藏,至双赞思甘普王时,热心印度文化,遣其大臣端美三菩入印度,求其经典文字。端美归国后,据印度之图纳噶利文字为基,造于西藏语言,造字母三十四,从此以西藏语大 译佛典,藏人以王为阿弥陀观世音之化现,端美文殊之化身,与此所述正同。端美三菩当此通密伞布喇对音也。通密伞布喇又作端美三波罗。”IG7中华典藏网

[6] 著《字音》等八部大经而返:沈曾植先生清译本笺证云“《钦定同文韵统》西番字母三十字,乃番相努阿采择天竺字母,合之西番语音所制,其嘎、喀、噶、(迎尼,阿,鸦)答、塔、达、纳、巴、葩、拔、嘛、匝、擦、杂、斡、鸦、喇、拉、沙、萨、哈、阿二十四字,与天竺字母同,其(赍鸦、妻鸦,赍鸦)纱、靸、婀六字,乃天竺音韵所无,而西番音韵所有,故依其国之语言音韵增设者也。今西土僧众,诵持咒语,仍用天竺原规,故天竺字母已足译咒之用,其经文则皆西番字,其中佛号、地名,译者自来皆用对音,故其字之音呼,必将西番字母,乃能得其本韵。按以《韵统》所列天竺,西番二字谱校之,所谓原三十四字者,天竺翻切三十四字之嘎、喀、噶、(噶迎哈、阿)匝、擦、杂(杂尼、哈鸦)、查、叉、楂(楂哈)、那、答、塔、达(达哈)、纳、巴、葩、拔(拔哈)、嘛、鸦、喇、拉、斡、沙、卡、萨、哈(嘎、刹)也。所谓删去十一字者(噶哈、杂哈、楂哈、达哈、拔哈)查、叉、楂、那、卡(嘎、刹)十一字皆西番,字母所无也。所谓始创六字者;即上(赍鸦)等六字;称原有之阿字者,天竺字母阿字在十六音韵字之首,西番不用音韵字,则以阿字居三十字母之末也。所谓合八四声者,西番字有吉因,(应为‘固’——译注者)纱补住,征卜·纳啰四记号,以配阿字,能成各音韵字也。《韵统》谱说甚详,兹特撮其大略。”IG7中华典藏网

附录IG7中华典藏网

清译本文:由是唪诵所供之多宝经禅教遂兴自拉托托哩持年松赞达克哩年资克纳木哩苏隆赞凡四代合前三汗谓之妙音七汗纳木哩苏隆赞之子自从前戊子以来历二千七百五十年岁次丁丑必哩玛托特噶尔福晋生一妙相具足端严之子顶纹显具阿弥陀佛相昔者尼雅持赞博汗生一异相子因不能识掷之恒河既而悔之念此子究属己子因爱惜之命名曰持勒德苏隆赞以其顶纹所具阿弥陀佛用红帛包裹不令人见至十三岁岁次己丑即汗位招服绝域众汗等年十六岁岁次壬辰遣通密阿努之子大臣通密伞布喇并约其友十六人至额讷特珂克国中参究于是随彼处之班迪达名德斡必特雅星哈者传音韵之学复以所学之音韵互证土伯特之三十字母合入四声于原三十四字内删去十一字以其余二十三字与土伯特始创之六字并原阿字定为三十字母各分音韵又编成八大经于是汗甚喜悦参究四年将禅经百拜忏悔经三宝云经俱 译成文。IG7中华典藏网

附录IG7中华典藏网

清译本文:朗达尔玛之五十三岁时岁己亥所生子曰鄂特苏陇年十一岁岁己酉即位经教尽废在位五十三年岁次辛丑年六十三岁没其子巴特科尔赞系伊父五十一岁己丑年所生至辛丑年十三岁即位因值敬奉经教中兴之时建立八大庙宇笃好禅教在位十八年岁己未年三十一岁没生有二子一名扎实则克巴一名尼迈衮扎实则克巴子三人巴勒德鄂特德济特德为卫藏四大地方之汗尼迈衮子三人巴勃衮扎实衮德租克衮前往阿哩等三部落称为古格姓氏汗迨后推广禅教有自下推广自上推广二种其自下推广者乃朗达尔玛汗残毁禅教之时锡勒巴兰咱库尔纳巴兰咱锡拉木伞巴斡锡拉玛迪音扎纳玛迪巴咱尔舒斡喇与巴兰咱星哈傲依阿斯达兄弟二人及乌巴迪尼锡达等十人前往尼斡克丹迪克地方见一破庙仅一释迦牟尼佛遂于此佛前汉僧玛哈雅纳座下出家由是遂复回来令高行拉辰为堪布格韦 鼐为阇黎释迦牟尼喇嘛为教授并二僧共为五格隆受持格隆之戒于卫藏四大地方复行推广禅教其自上推广者缘尼迈衮次子扎实衮生二子曰库垒陇吉长子库垒系从前戊子年以来纪三千一百二十三年之庚寅年所生后因为僧遂称为赉喇嘛叶舍依鄂特岁壬辰生固格罗咱斡琳辰藏博至甲寅岁喇嘛叶舍依鄂特年二十五岁建立托凌庙遣罗咱斡琳辰藏博等二十五人往额讷特珂克将班第达噶达噶尔玛达尔玛巴玛喇固巴达请至将经藏秘咒四项纪略尽行 写谓之推广禅教次子陇吉即汗位其子额卜朗沙嘉依鄂特因其为僧遂称为遵巴沙嘉依鄂特陇吉汗遣讷克磋罗咱斡勒特木嘉勒斡二人往额讷特珂克之南先是锡哩咱噶达之子迪巴木噶喇锡哩 纳亦系是从前戊子年以来纪三千一百二十七年之甲午年所生彼时昭阿迪沙师已六十一岁亦于甲午年请来遂将从前未有之经 译而禅教益推广矣扎实则克巴次子鄂特德之子札实德汗奉请喀齐班第达 纳锡哩令崇布吹尊固纳罗咱斡罗丹锡喇卜二人 译经卷尊崇禅教其兴教也约分二会其先兴者起自辛酉壬戌年至丁亥凡八十六年其后复兴则自丁亥戊子年始。IG7中华典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