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囊·彻辰

萨囊·彻辰
  • 姓名:萨囊·彻辰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鄂尔多斯(今属内蒙古)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萨囊·彻辰。蒙古族政治家,学者。名萨囊,号彻辰,尊称洪台吉。鄂尔多斯(今属内蒙古)人。系成吉思汗第二十三世孙。十一岁时即以祖荫袭“彻辰·洪台吉”的称号。十七岁时成为西部三十部要员,“位列大臣之职,任以政事,大加宠眷”(《蒙古源流笔记》卷八)。多次参加当时蒙古地区的重大事件。鄂尔多斯蒙古部臣服满族统治者后,被迫退出政治舞台,回到家乡埋头于著述。他一生经历了蒙古封建割据战争和满族统治者吞并蒙古地区的沦桑变化。政治上主张维护成吉思汗氏族汗权的正统地位,希望图借汗族的力量抑制封建割据战争,抵御满族统治者的入侵,实现蒙古的团结统一。哲学上以“喇嘛佛教为纲,以各汗统之世系为纬”,把蒙古族固有的“天汗合一”的天命论思想同喇嘛教轮回转世和化身说相结合,将“天、佛、汗”三者合而为一。认为历史上的蒙古诸汗与喇嘛教的诸佛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认为成吉思汗是“天神”的后裔。在《蒙古源流》一书中他沿袭了喇嘛教的宇宙生成观,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空”,一切生灵都是由“因缘而成的”。还进一步阐述了宇宙生成的顺序:空——风坛——水坛——土坛——外象包罗者。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逐步形成的,而这种运动变化的产生是由于“十方风起,相互撞击”,不间断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指出这种变化是有阶段的变化:“风”的相互撞击产生“云”,云层又开始“降澍大雨”而渐渐形成“底海”,又形成金粉似的尘埃,再慢慢成了乳油状的东西,从此世界就形成了。这一思想不但看到宇宙是一个有阶段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且初步猜测到矛盾相互转化的原因。主要著作为《蒙古源流》,成书于清康熙元年(1662),后收入《四库全书》史部杂史类。

萨囊·彻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秃头旅馆的七把钥匙

秃头旅馆的七把钥匙

作家马吉为了寻找新的创作灵感而远离了喧嚣的城市,在最寒冷的日子里来到了冬季停业。一片死寂的秃头旅馆,打算孤身一人在这荒凉可怖的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然而,他错了,他非但不是孤身一人,还有风度的绅士、迷人的小姐、居高位的市长、失意的商人竞争先恐后出现在秃头旅馆,最后,死神也来了……

匏翁家藏集

匏翁家藏集

明代诗文别集。吴宽(字原博,号匏庵)著。凡77卷。其集基本上为吴宽手自编定,后其子中书舍人吴奭刻梓于家。前有正德三年(1508)王鏊、李东阳序。今存有此刻本。李序云:“《匏翁家藏集》七十卷,吴文定公所著,而手自编辑者也。为诗三十卷,不分体制,以年月先后为序;文四十卷,则分体汇载,而先后亦隐然寓乎其间。”王序所说的诗、文,卷帙与李序同。而今正德刻本实为77卷,诗30卷相同,而文则为47卷。徐原的后序也称宽子中书舍人奭搜阅笥稿,得诗30卷,文47卷,与前序不合。但与刻本相合。四库馆臣“疑七十卷以下乃宽原编,而其后七卷则出奭等所附益”。四库正以此刻本为底本著录。《四部丛刊》也影印此刻本。《四库全书总目》评其集说:“宽学有根柢,为当时馆阁钜手。平生学宗苏氏,字法亦酷肖东坡,缣素流传,赏鉴家至今藏弆。诗文亦和平恬雅,有鸣鸾佩玉之风。朱承爵《存余堂诗话》极称其《雪后入朝》诗,虽非高格,至谓其诗格尚浑厚,琢句沉著,用事典切,无漫然嘲风弄月之语,则颇为得实,以之羽翼茶陵,实如骖之有靳。至其作史彬墓表,称其以力田拓业,代为税长,而不载有从建文君出亡之事。后人因据以正《致身录》诸书之讹,是尤可以资考订矣。”所论较为全面,可帮助读者理解其集。

枣

短篇小说集。废名(冯文炳)著。上海开明书店1931年10月初版。收1927至1930年所写短篇小说13篇。书前有岂明(周作人)《枣和桥的序》。其中部分作品取材于鄂东乡村小镇生活。《小五放牛》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放牛娃小五发现陈大爷的妻子毛妈妈与屠户胖子相好,而陈却敢怒不敢言;《枣》描写主人公忆念师恩,偶遇乡友,勾起乡愁的心绪;《文公庙》描写教书的张先生吝啬,喜沾蝇头小利;《李教授》描写昔日衣衫破旧、今已西装革履的李方正教授好虚荣的心理。另外还有《毛儿的爸爸》、《四火》、《卜居》和《墓》等。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邯郸道省悟黄粱梦

一作《开坛阐教黄粱梦》。简名《黄粱梦》。杂剧剧本。元马致远、 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合作。四折一楔子, 末本。剧本取材于唐传奇《枕中记》。写书生吕 洞宾应举,宿邯郸黄化店。钟离权来店欲度吕 出家,吕不从。时店母方炊黄粱,饭未熟而吕倦 睡入梦:中举拜兵马大元帅。入赘高太尉家,生 子女二人。领兵西征蔡州,饯宴上饮酒吐血,发 誓断酒。军中受贿卖阵,归家获罪,刺配沙门 岛,因誓断财。归家时睹妻有奸,休还母家,从 此断色。流放途中率儿女跋涉山谷,投一老妪 家,妪子醉归,摔死洞宾子女,复追杀洞宾。洞 宾惊醒而黄粱未熟。洞宾酒色财气皆绝,遂悟 人生虚幻,随钟离入道,终成正果。南戏有《吕 洞宾黄粱梦》,明杂剧有谷子敬《枕中记》,传奇 有苏汉英《梦境记》、汤显祖《邯郸记》,皆演此 故事。有《古名家杂剧》本、《元曲选》本及法译 本等。

佛一百八名赞

佛一百八名赞

一卷,赵宋法天译,集释迦佛之一百八名。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

凡五卷。隋代智顗说,灌顶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系后秦鸠摩罗什所译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之注释书。初以五重玄义叙述经之大意,次为入文解释。据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载,智顗在陈末时宣讲仁王般若经二次。本书之注释方式与天台三大部等大致相同,以五重玄义、四释等解释经,唯释义缺乏生动,或为后人假托之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