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囊·彻辰

萨囊·彻辰
  • 姓名:萨囊·彻辰
  • 别名: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鄂尔多斯(今属内蒙古)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萨囊·彻辰。蒙古族政治家,学者。名萨囊,号彻辰,尊称洪台吉。鄂尔多斯(今属内蒙古)人。系成吉思汗第二十三世孙。十一岁时即以祖荫袭“彻辰·洪台吉”的称号。十七岁时成为西部三十部要员,“位列大臣之职,任以政事,大加宠眷”(《蒙古源流笔记》卷八)。多次参加当时蒙古地区的重大事件。鄂尔多斯蒙古部臣服满族统治者后,被迫退出政治舞台,回到家乡埋头于著述。他一生经历了蒙古封建割据战争和满族统治者吞并蒙古地区的沦桑变化。政治上主张维护成吉思汗氏族汗权的正统地位,希望图借汗族的力量抑制封建割据战争,抵御满族统治者的入侵,实现蒙古的团结统一。哲学上以“喇嘛佛教为纲,以各汗统之世系为纬”,把蒙古族固有的“天汗合一”的天命论思想同喇嘛教轮回转世和化身说相结合,将“天、佛、汗”三者合而为一。认为历史上的蒙古诸汗与喇嘛教的诸佛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认为成吉思汗是“天神”的后裔。在《蒙古源流》一书中他沿袭了喇嘛教的宇宙生成观,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空”,一切生灵都是由“因缘而成的”。还进一步阐述了宇宙生成的顺序:空——风坛——水坛——土坛——外象包罗者。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逐步形成的,而这种运动变化的产生是由于“十方风起,相互撞击”,不间断地相互作用的结果。指出这种变化是有阶段的变化:“风”的相互撞击产生“云”,云层又开始“降澍大雨”而渐渐形成“底海”,又形成金粉似的尘埃,再慢慢成了乳油状的东西,从此世界就形成了。这一思想不但看到宇宙是一个有阶段的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且初步猜测到矛盾相互转化的原因。主要著作为《蒙古源流》,成书于清康熙元年(1662),后收入《四库全书》史部杂史类。

萨囊·彻辰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经典释文

经典释文

工具书。唐陆德明(约550—630)撰。三十卷。德明名元明,以字行,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陈朝官国子助教,陈亡归乡里,隋炀帝时复征为国子助教,隋末留居洛阳,拒绝王世充之聘。入唐官国子博士。为著名经学家。先秦古书中文字和意义,屡经转变,阅读困难,汉魏以来不少学者加以注释,陆氏采摭诸本,搜访异同,成此编。有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六卷,公羊、毂梁、孝经、论语、老子各一卷,庄子三卷,尔雅二卷,第一卷序录,总三十卷。“释文”即为群书作音,因古文字多以声寄义,注音即等于注义。全书所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兼收各家训诂,解释文义。为阅读先秦古籍重要工具书。亦为研究古代文字、音韵及词义变迁的重要资料。有宋元两朝递修本,清徐乾学《通志堂经解》本,卢文弨抱经堂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出版黄焯断句本,最为赅备。黄焯《经典释文汇校》(中华书局一九八○年出版),考核至精。

岕茶笺

岕茶笺

古茶书。明·冯可宾(山东益都人)1655年前后撰。刊本有《广百川学海》本,《昭代(本朝)丛书》本。全篇约一千字。分序岕名、论采茶、论蒸茶、论焙茶、论藏茶、辨真赝、论烹茶、品泉水、论茶具、茶壶大小、茶宜、禁忌等十二则。后附岕茶笺跋,有岕茶笺十一条。

离散之前

离散之前

《离散之前》写于质夫与几个同学办的季刊周报,因杂志发行者供养不起而被迫停刊。如今他们为生计所迫,不得不离开上海,各奔自己的故乡而去,而且这一次分手,以后也不见得再有“聚首”的机会。这就使深深的离别之情,爆发于特定时刻之内;虽然只是一刹那的心理活动却分外强烈。

欧阳修

欧阳修

本书以散文化的语言,为读者提纲挈领地勾勒出欧阳修的仕宦与治学生涯。 作为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影响力举世瞩目。欧阳修一生仕途坎坷,屡遭政敌指控,在庆历新政、朋党之争与王安石变法中直言相谏;在史学、文学、经学等领域成就卓越,求才、爱才、识才、举才,使一大批青年才俊脱颖而出。欧阳修是北宋中后期集学者、文人与官员于一身的综合型人才的典范,经由他提携举荐的士人群体继承他的文学思想与政治人格,在相互呼应、共同扶持中屡黜而不悔,历经磨难而始终不渝,影响了北宋政局的演变。

般若心经如是经义

般若心经如是经义

般若心经如是经义,一卷,清行敏述。

智覃正禅师语录

智覃正禅师语录

1卷,清最正说,尚能,尚莹等编,末附助缘耆德。上堂小参示众法语像赞拈古偈颂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