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文学简史
郑振铎著,1932年出版,原书名《插图版中国文学史》。全书分为三篇: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以及近代文学。自古代文学鸟瞰至明末阮大铖与李玉,共六十四章。讲述了中国文学的起源发展。涉及体裁种类很多,所收材料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同时期其他书所未论及的,如变文、戏文、诸宫调、散曲、民歌以及宝卷、弹词、鼓词等。全书图文并茂(约180幅图)、史料丰富、眼界宽阔,充分肯定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了解中国文学史的入门书。
上清黄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轴经
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唐宋间道士所作。南宋《秘目》和《通志•艺文略》均着录「黄庭五藏导引玉轴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元始天尊授黄帝,以行气吐纳之术,论述五脏六腑补泻之道。书分肺、心、肝、肾、脾、胆六节。每节先列举脏腑图像,然后注明脏腑吐纳补泻方法及脏器生理、病理。如肺脏图,注称:「治肺与用咽,咽为泻,吸为补。」又详论肺脏方位,颜色、脏象、神主、功能、肺疾症侯及治疗原理,方法等等,其余心里等脏腑皆与此类似。本书所述脏腑理论和吐纳补泻方法,与《云笈七签》卷十四所收《黄庭遁甲缘身经》基本相同,又与唐人胡愔所撰《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大同小异。
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
本书今存十一卷、卷首一卷,不全。清代福建省外海战船,台湾几及三分之一。关于战船只数及其修造演变,在历修「台湾府志」「武备」或「兵制」门均有记载。至各种战船「做法」,则详载此「钦定福建省外海战船则例」中。书前有「各省外海战船总略」及「福建省外海战船总略」两篇,堪称「提纲」。据福建「总略」,福建省额设海外战船原为三百零二只,至乾隆中叶裁减为二百六十六只;内台湾(包括澎湖)原为九十八只,随亦减至六十六只。惜本书仅存十一卷,约尚欠一半卷帙,未得窥其全豹。此一残本,系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排印。
周礼纂训
二十一卷。清李钟伦撰。李钟伦字世得,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之长子。康熙举人,未仕而亡。初受三礼于叔父李光坡,并受父指授,多与宣城梅文鼎、长洲何焯、宿迁徐用锡、河间王之锐、同乡陈万策讨论,对三礼造诣颇深。除着有《周礼训纂》外,还有《诗经测仪》、《经书源流歌诀》、《三礼经测义》。《周礼训纂》体例与其叔父李光坡《周礼述注》相似,详为由《天官》至《秋官》五官注疏,加以训义。《考工记》因河间献王所补,非周公之古经,缺其不注。对名物制度不甚加意,故往往考证不详。但也不乏精论,如对“巾车重翟”,“锡面朱总”、“压翟勒面绩总”,“安车彫面鹥总”,解释颇为散乱。解“辨”、“禘祫”、“社稷”、“学校”诸篇,皆考证详核,解“司马法”考证尤为精核。李钟伦又明于推步之术,其训《大司徒》“士圭之法”,认为百六十余,竟差一寸。《周礼训纂》凡所诠释,用词简要,多得“礼”意,是研究《周礼》较好的一部参考书。版本有乾隆中成云山房刊本、乾隆翰林院抄四库底本。
般若心经理性解
般若心经理性解,一卷,清续法述并序,内题事观解卷上,理性解卷下,合为般若心经解,附楞严寺藏经直画一。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
四卷。后秦鸠摩罗什译。又作大树紧那罗王经、大树紧那罗经、说不可思议品、紧那罗王经。今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叙述王舍城耆阇崛山大众集会席上,天冠菩萨就诸佛菩萨之种种法门,提出二十八问请问佛陀,佛陀以四法答之。其时大树紧那罗王自香山中率诸眷属来诣佛所,自调琴瑟,出微妙音声,说法席上之大众,除不退转之菩萨外,余如大迦叶等皆悉起舞,无法自制。此段叙述,旨在说明虽了见四圣谛、证得八解脱之圣者,亦须起无上正真道心,方能达于泰然不动之不退转境地。其下又记载紧那罗王提出‘宝住三昧’之问题,佛遂以‘八十种法’答之。其后,佛应王之请,与诸佛菩萨共往香山,接受七夜之供养,其间并为大众解说布施、持戒、忍辱等三十二法,及助长菩提、女身转男身等法。其终,佛并为紧那罗王记别,谓其未来当为功德王光明如来。本经于佛教史上之地位甚为重要,系以般若空之思想,说明大乘菩萨之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