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
作者:李延寿
中国南朝史著作。李延寿撰。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大德本,后又有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等,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的点校本。80卷,约116万字。包括本纪10卷,列传70卷。记载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至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共4代170年历史,按朝代先后顺序编排,一朝为一部分。本纪分为宋本纪3卷,齐本纪2卷,梁本纪3卷,陈本纪2卷,记述南朝24帝生平要事。列传中同一家庭人物和类传人物,则不分朝代,集合一处。本书以《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为基础,加以删节、增补而成。所删掉的主要是本纪中的册文、诏令,列传中的奏议、文章,以及记载重复之处,尤以《宋书》所删最多,删掉一半以上。增补资料亦不少,在专传和循吏、文学、隐逸、恩倖等类传中均有一些新补的整篇传记,增加附传或在原有传记中增补史实之处也较多,尤以齐朝史增补最多。新增史料多取材于杂史,较为生动具体,更能反映当时真实情况,有较高的价值。本书文字简练,故能删繁补漏,事增而文省。叙事能直书无隐,纠正了前史许多隐讳和错误。因此,本书具有新的史料价值,可与宋、齐、梁、陈各书互为补充,作为研究南朝历史的一部重要史籍。本书缺点主要是在删节时重要资料删削过多,官名删削不当,甚至造成史实错误,文辞晦涩;在新增资
章节列表
升序↑列传
- 列传第一 后妃上
- 列传第二 后妃下
- 列传第三 宋宗室及诸王上
- 列传第四 宋宗室及诸王下
- 列传第五 刘穆之 徐羡之 傅亮 檀道济
- 列传第六 王镇恶 朱龄石 毛修之 傅弘之 朱修之 王玄谟
- 列传第七 刘敬宣 刘怀肃 刘粹 孙处 蒯恩 向靖 刘锺 虞丘进 孟怀玉 胡藩 刘康祖
- 列传第八 赵伦之 萧思话 臧焘
- 列传第九 谢方明 谢灵运
- 列传第十 谢弘微
- 列传第十一 王弘
- 列传第十二
- 列传第十三 王诞 王华 王惠 王彧
- 列传第十四 王裕之 王镇之 王韶之 王悦之 王准之
- 列传第十五 王懿 到彦之 垣护之 张兴世
- 列传第十六 袁湛
- 列传第十七 孔靖 孔琳之 殷景仁
- 列传第十八 褚裕之
- 列传第十九 蔡廓
- 列传第二十 何尚之
- 列传第二十一 张裕
- 列传第二十二 张邵
- 列传第二十三 范泰 荀伯子 徐广 郑鲜之 裴松之 何承天
- 列传第二十四 顔延之 沈怀文 周朗
- 列传第二十五 刘湛 庾悦 顾琛 顾觊之
- 列传第二十六 羊欣 羊玄保 沈演之 江夷 江秉之
- 列传第二十七 沈庆之 宗悫
- 列传第二十八 柳元景
- 列传第二十九 殷孝祖 刘勉
- 列传第三十 鲁爽 薛安都 邓琬 宗越 吴喜 黄回
- 列传第三十一齐宗室 衡阳元王道度 始安贞王道生 始安王遥光 曲江公遥欣安陆昭王缅 新吴侯景先 南丰伯赤斧 衡阳公谌临汝侯坦之
- 列传第三十二齐高帝诸子上 豫章文献王嶷
- 列传第三十三 齐高帝诸子下
- 列传第三十四 齐武帝诸子 文惠诸子 明帝诸子
- 列传第三十五 王敬则 陈显达 张敬儿 崔慧景
- 列传第三十六 李安人 戴僧静 桓康 焦度 曹武吕安国 周山图 周盘龙 王广之
- 列传第三十七 荀伯玉 崔祖思 苏侃 虞悰 胡谐之 虞玩之 刘休 江祏
- 列传第三十八 陆澄 陆慧晓 陆杲
- 列传第三十九 庾杲之 王谌 孔珪 刘怀珍
- 列传第四十 刘瓛明 僧绍 庾易 刘虬
- 列传第四十一 梁宗室上
- 列传第四十二 梁宗室下
- 列传第四十三 梁武帝诸子
- 列传第四十四 梁简文帝诸子 元帝诸子
- 列传第四十五 王茂 曹景宗 席阐文 夏侯详 吉士瞻 蔡道恭 杨公则 邓元起 张惠绍 冯道根 康绚 昌义之
- 列传第四十六 张弘策 庾域 郑绍叔 吕僧珍 乐蔼
- 列传第四十七 沈约 范云
- 列传第四十八 韦叡 裴邃
- 列传第四十九 江淹 任昉 王僧孺
- 列传第五十 范岫 傅昭 孔休源 江革 徐勉 许懋 殷钧
- 列传第五十一 陈伯之 陈庆之 兰钦
- 列传第五十二 贺瑒 司马褧 朱异 顾协 徐摛 鲍泉
- 列传第五十三 王神念 羊侃 羊鸦仁
- 列传第五十四 江子一 胡僧佑 徐文盛 阴子春 杜崱 王琳 张彪
- 列传第五十五 陈宗室诸王 永修侯拟 遂兴侯详 宜黄侯慧纪 衡阳献 王昌南康湣 王昙朗 文帝诸子 宣帝诸子 后主诸子
- 列传第五十六 杜僧明 周文育 侯瑱 侯安都 欧阳頠 黄法奭 淳于量 章昭达 吴明彻
- 列传第五十七 胡颖 徐度 杜棱 周铁武 程灵洗 沈恪 陆子隆 钱道戢 骆文牙 孙瑒 徐世谱 周敷 荀朗 周炅 鲁悉达 萧摩诃 任忠 樊毅
- 列传第五十八 赵知礼 蔡景历 宗元饶 韩子高 华皎 刘师知 谢岐 毛喜 沈君理 陆山才
- 列传第五十九 沈炯 虞荔 傅縡 顾野王 姚察
- 列传第六十 循吏
- 列传第六十一 儒林
- 列传第六十二 文学
- 列传第六十三 孝义上
- 列传第六十四 孝义下
- 列传第六十五 隐逸上
- 列传第六十六 隐逸下
- 列传第六十七 恩幸
- 列传第六十八 夷貊上
- 列传第六十九 夷貊下
- 列传第七十 贼臣
猜你喜欢的书
金色眼睛的映像
本书是麦卡勒斯继《心是孤独的猎手》之后推出的另一部长篇力作,曾被改编成电影,由伊丽莎白泰勒、马龙白兰度、约翰赫斯顿等巨星主演。小说以1930年代驻扎在美国南方的一支军队为背景,讲述了双性恋者潘德腾上尉,因兰顿上校的到来,生活被搅扰得翻天覆地的故事。在创作这部小说之时,麦卡勒斯与利夫斯的婚姻正处于崩溃的边缘,而她的这第二部长篇小说展示的正是其关于人类情感疏离和不可行之爱的标志性主题。
没有钥匙的房间
温特斯利普家族是个有名望的大家族,其族人遍布美国,从古老的波士顿,到美丽的夏威夷。他们重视名誉、意志坚强、受人尊敬。然而,一天夜里,丹·温特斯利普——檀香山的首富——却在自己的从不上锁的住宅里被刺身亡。谁也没料到,丹的死却改变了另一个温特斯利普——约翰·昆西——的一生,把他从一个文质彬彬的银行职员变成了四处出击的“侦探”,把他从古老守旧的波士顿拖到了充满活力的檀香山,也使他离开了优雅孤傲、门当户对的未婚妻,投入了美丽活泼、坚强而柔情的姑娘之怀抱。
马王堆医书
指从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书。1973年,在湖南长沙郊区的三号汉墓中,出土了一批医书,共14种。这些医学著作都是书写在丝帛或竹简上的,所以称为帛书或简书。原书都没有书名,也没有序言、后跋或作者名字,因此把它们统称为马王堆医书,或马王堆汉墓医书。这些书的成书年代,根据研究,有早有晚,但最晚的也是在秦末,即公元前三世纪初以前。这十四部书的书名经专家研究、分析和鉴定,分别给起了名字叫做《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导引方》、《胎产书》、《却谷食气》、《阴阳脉死候》、《脉法》、《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十问》、《天下至道谈》、《合阴阳方》、《杂禁方》。其中的《阴阳十一脉灸经》有甲乙两种写本,共十四种。《导引图》是帛书上绘有彩色人形的运动姿势图,以各种各样的锻炼姿式进行活动,共44幅彩图。这种活动古代称为导引。《却谷食气》是叙述气功锻炼方法以达到长寿祛病的。《养生方》和《杂疗方》中载有一些方剂,都是强壮身体、补益虚损的方子。《胎产书》则是有关胎产、十月养胎以及古代埋胎胞的方法。其他《十问》等三种,都是叙述古代房中术的内容。 这些医书所涉内容多样,文字比较朴素简炼,都是我国医学早期的著作,是《黄帝内经》著成以前的基础著作,说明后来的《内经》是在总结其前人的大量同类著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南华真经循本
南华真经循本。明期罗勉道撰。三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玉诀类。勉道将《刻意》、《缮性》、《让王》、《盗跖》、《说剑》和《渔父》六篇刊为“黜伪”。其注结合先秦名物故训典制,融通本义。
白话明史
《明史》,记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清朝顺治二年(1645)曾敕修《明史》,未成而罢。康熙十八年(1679)再开史馆,徐元文、徐乾学、王鸿绪先后任总纂,聘万斯同审定。成书三百十卷,即今署名王鸿绪之《明史稿》。此书为《明史》白话文。
山家义苑
凡二卷。宋代天台宗僧可观(1092~1182)撰。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册。本书旨在祖述天台宗山家派四明知礼门下之南屏派,并论述天台宗之要义。内容计有,卷上:双游义、金錍义十篇、十不二门中总别义、辨岳师三千书。卷下:部教义、定教义、受戒普说、议兰盆五章、初焰正义、料简借别名通等。全书除阐释天台教判之外,亦论及观无量寿经中‘五逆谤法’之义、梵网戒疏中之受戒要义,此外对宋代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争论,就佛身常住说、佛性说、事理三千说等问题,而评述四明知礼、净觉仁岳、孤山智圆等诸师之见解。为有关宋代天台宗之重要论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