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话录

作者:赵璘
因话录

轶事小说集。唐赵璘撰。全书六卷,分为宫、商、角、徵、羽五个部分。第一卷为宫部,记叙了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宪宗、文宗、武宗、宣宗诸帝王及后妃的一些生活琐事。第二、三卷为商部,记叙王公官宦之琐事。第四卷为角部,记叙没有入仕的平民众庶。第五卷为徵部,多记典故,并附有谐戏。第六卷为羽部,记见闻杂事。作者分类虽不甚严密,各部之间内容互有重复,但却大致有序。作者赵璘出身世代官宦之家,中外均为朝庭显贵,自己又做过皇帝的近侍。由于这些有利的社会条件,故能多识朝廷典故,娴于官宦旧事,他在本书中记载了较为丰富的唐人故事,是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社会政治、风俗人情、文学艺术的重要参考资料。据作品记载的内容推断,此书于宣宗大中七年之后不久撰成。《新唐书》、《宋史》均著录为六卷, 《崇文总目》作二卷。今六卷本有稗海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一九五八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排印本。又重辑百川学海本、说郛本等为一卷。

赵璘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物语日本史

物语日本史

《物语日本史》有上、中、下共三卷。上卷讲述了从日本建国到延喜、天历年间的历史;中卷展现了从宝元、平治之乱开始的源平合战至室町幕府的终结为止的武家政治;下卷首先描绘了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以及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统一大业,最后讲述了德川幕府安于太平之时的黑船来航、攘夷开国的明治维新、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众多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山东海疆图记

山东海疆图记

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记载,《山东海疆图记》有两个版本。《山东海疆图记·五卷首一卷》清胡德琳、王尚珏辑,清抄本。藏于南京大学图书馆。《山东海疆图记·九卷》清抄本。藏于国家图书馆。全书分为天时、地利、人事三部,共含“山岛志”、“道里志”、“潮汐志”、“漕运志”等18志,保存了明清时期有关山东海疆的重要史料。

群书类编故事

群书类编故事

《群书类编故事》是专辑诸书中故事的类书。元末明初人王䓨撰。 书成于元末。主要版本有明莫云卿家藏元刻本;宛委别藏影印元刻本,题“四明王䓨编辑”;193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宛委别藏本。 此书《明史·艺文志》及藏书家皆未著录。 该书24卷,约17万字,共分18类。卷1:天文类;卷2:时令类;卷3:地理类;卷4:人物类;卷5:仕进类;卷6-卷9:人伦类;卷10-卷12:仙佛类;卷13:民业类;卷14:技艺类;卷15:文学类;卷16:性行类;卷17-卷18:人事类;卷19:宫室类;卷20:器用类;卷21:冠服类;卷22:饮食类;卷23:花木类;卷24:鸟兽类。每类下又细分若干子目,共计832目。作者从前人诸书中搜辑故事,重加标题,以类相聚。标题多为4字,后所采的故事,有的是直录原文,有的是对原文的节录,有的是作者自己改写而成。短者仅数十字,长者则二三百字。许多故事标明所引书名。 作者所采诸书极为丰富,既有《史记》、《左传》这样的正史著作,如“河伯娶妇”采自《史记》;也有采自野史遗闻的,如“宁死亦妒”一条采自《朝野佥载》;更多的是采自魏晋以来说部如《淮南子》、《搜神记》、《世说新语》、《酉阳杂俎》、《容斋随笔》、《梦溪笔谈》等书。另外,其故事标题为作者归纳,多为4字,简明扼要。 收辑故事的类书以前也有,但多是综合性类书的一部分,而专以全书收辑各类故事,是本书的首创,这在类书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云海争奇记

云海争奇记

西元一千九百三十八年十月,天津励力出版社发行第一集,西元一千九百四十七年二月出版第十一集。西元一千九百九十八年八月,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北岳文艺出版社发行四十六卷本《还珠楼主小说全集》,《云海争奇记》为第二十四至第二十六册。

小豆棚

小豆棚

文言小说集。 清曾衍东(1750?—1820前后)撰,参见附录小传。自序写于乾隆六十年(1795),最后成书约在嘉庆、道光之际(1820前后),即作者逝世之前,历时二十年上下。原书八卷。今存残钞本一至六卷。又残钞本五、六两卷,上有批语及修改文字,当是作者手笔。光绪六年(1880),项震新分类整理,略有删汰,存二百零三篇,分十六卷。书前除自序外,还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彭左海为曾衍东写的小传,项震新的叙等。其后,坊间印本有多种。作品深受《聊斋志异》影响,但是又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是早期仿聊斋的优秀作品之一。

隋唐五代史

隋唐五代史

记述中国隋唐五代时期历史的著作。吕思勉撰。1959年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初版,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全书共100余万字,22章。第1章至第13章叙述政治史,主要是隋唐五代王朝的兴衰史,基本采用纪事本末体。有隋室兴亡、唐之初盛、武韦之乱、开元天宝治乱、安史乱后形势、德宗事迹、顺宪敬穆4朝事迹、文武宣3朝事迹、唐室衰亡、五代十国始末等内容。第14章至22章叙述民族、经济、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等内容,采用旧式典章制度的体例,有唐中叶后四裔情形、隋唐五代社会组织、社会等级、人民生计、实业、人民生活、政治制度、学术、宗教等内容。该书是中国现代较早地系统叙述隋唐五代历史的著作,虽然程度不同地存在着旧史学的影响与考古出土资料的运用不足等缺点,但全书资料翔实,叙述周密,是研究隋唐五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