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璘

- 姓名:赵璘
- 别名:字泽章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赵璘,唐代文学家。字泽章,祖籍邓州穰县(今河南邓县东南),后迁居平原(今山东平原县)。昭应尉赵伉子。约生于贞元末年。长庆间始冠,修进士业,至大和八年(834)始登进士第。开成三年(838),再举拔萃科。大中七年(853年),为左补阙,上疏请罢来年元会,权御宣政殿,为宣宗所嘉赏。十年,任祠部员外郎。后历任水部员外郎、度支、金部郎中。咸通三年,任衢州刺史。又转汉州刺史。九年,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裴坦从事。约卒于其后不久。赵璘出身世家,多识前言往行及朝廷典制,又工于著述。所著《因话录》六卷,记唐代朝野遗事及典章制度,并多及当时文人轶事,内容翔实,有较高史料价值。版本较多,以古典文学出版社一九五七年排印本较为常见。其著作另有《栖贤法隽》一卷(为守汉州时与僧惠明、郑愚合撰论佛书)、《表状集》一卷,见《新唐书·艺文志》,诸家科目记一三卷,见《东观奏记》卷上,今皆不存。《全唐文》卷七九一收其文二篇。另近代曾出土其所撰《赵璜墓志》。事迹散见于《元和姓纂》卷七、《因话录》、《北梦琐言》卷一○、《登科记考》卷二一、《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五。
赵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茅檐集
诗文别集。明代魏学洢撰。8卷。学洢字子敬,嘉善(今浙江嘉兴)人。魏大中之子,因救其父而有“忠臣孝子萃于一门”之称。是集一刊于钱棻(大中门人),再刊于其弟学濂,是为今本。卷 一为赋,卷二、卷三为诗,卷四至卷八为文。其卷1为赋,有《抒怀赋》、《茅檐赋》、《定志赋》等6首,苦言壮意,时发情怀。余卷为诗、杂著及书启。有清初刻 本、《四库全书》本(据魏学濂再刊本收入)。
韩非子研究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评介韩非学术渊源, 与老子、孔子、荀子、慎到、尹文的关系;下编评介学说,从非法古论、法术论、赏罚论、非仁义论、耕战论、亡国论、个人对国家论、人生道德观八个方面,重点揭示他的法制思想对秦王朝兴盛的贡献以及对后世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从这本书开始,韩非子研究开始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国语补音
音义书。宋宋庠撰。3卷。刊于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宋时有旧本《国语音》10篇,不著撰人。宋氏因其音简略,于是据旧本增补而成此书。书目录前列《国语》21篇之名,详注诸本标题之异同。所释《国语》正文,大写其字,夹注其音。释三国吴韦昭的注文时,也大写其字,上冠以“注”字以便同《国语》正文相区别。音注先列旧本之音,旧本所缺或旧本只用直音无反切者,则随字增入,以“补注”二字加以区别。补音以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为主,《经典释文》不载者,则用《说文解字》、《集韵》等书反切。此书除保存旧本音切,尚可供研究参考外,其所补音价值不大。书有《四库全书》本和《微波榭丛书》本。
蒙求
凡3卷,现存本2484字。书名取自《易·蒙卦》:“匪我童蒙,童蒙求我”之义。是一部以历史典故为主要内容的蒙学课本,唐代李翰所作,宋徐子光注。书名取《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义。全书4字一句,一句概括一个历史人物或传说人物的故事。上下两句成对偶,读起来琅琅上口,极有韵味,便于记忆。既能用以识字,又可学习典故知识,较以认字为主的蒙书前进了一步,在中国蒙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扎撒
元代建立之前蒙古国之法律条文。“扎撒”,蒙语“法令”之意。宋代郑思肖《心史·大义略叙》:“又有三段剗杀,彼曰扎撒,此曰条法,彼曰大扎撒者,大条法也。”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开始出现成文法——扎撒,为部落首领发布之号令。窝阔台继位后,将成吉思汗之扎撒整理重新颁布,称为“大扎撒”,令蒙古世代遵守,直到蒙古灭掉西夏和金,占领中国北方领土之后,其断理狱讼、始采用金律(即金之《泰和律》)。
楼阁正法甘露鼓经
一卷,赵宋天息灾译。阿难问,云何种清净善根,云何作曼拿罗,乃至作如来像,云何功德?佛为广说曼拿罗,乃至作像功德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