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南史
作者:李延寿章节列表
升序↑- 宋武帝本纪
- 宋前废帝本纪
- 宋明帝本纪
- 宋后废帝本纪
- 齐高帝本纪
- 齐武帝本纪
- 齐废帝郁林王本纪
- 齐废帝东昏侯本纪
- 梁武帝本纪
- 梁简文帝本纪
- 梁元帝本纪
- 陈文帝本纪
- 陈宣帝本纪
- 陈后主本纪
- 后妃传序
- 宋文元袁皇后传
- 宋文帝潘淑妃传
- 宋孝武昭路太后传
- 宋孝武宣贵妃传
- 宋明恭王皇后传
- 齐高昭刘皇后传
- 齐郁林王何妃传
- 齐东昏褚皇后传
- 梁武德郗皇后传
- 梁武丁贵嫔传
- 梁元帝徐妃传
- 陈武宣章皇后传
- 陈文沈皇后传
- 陈后主张贵妃传
- 刘彦节传
- 刘义庆传
- 彭城王刘义康传
- 刘劭传
- 建安王刘休仁传
- 晋平剌王刘休祐传
- 刘穆之传
- 檀道济传
- 王镇恶传
- 朱龄石传
- 胡藩传
- 萧思话传
- 谢晦传
- 谢方明传
- 谢灵运传
- 谢弘微传
- 谢庄传
- 王弘传
- 王僧达传
- 王融传
- 王昙首传
- 王俭传
- 王僧虔传
- 王筠传
- 王诞传
- 王亮传
- 王华传
- 王奂传
- 王秀之传
- 王延之传
- 王晏传
- 王猛传
- 王懿传
- 到溉传
- 垣崇祖传
- 张兴世传
- 张欣泰传
- 袁淑传
- 袁粲传
- 袁彖传
- 马仙鴘传
- 孔靖传
- 孔琳之传
- 孔觊传
- 殷景仁传
- 褚彦回传
- 褚玠传
- 蔡廓传
- 何点传
- 何胤传
- 张裕传
- 张绪传
- 张率传
- 张稷传
- 张嵊传
- 张畅传
- 张融传
- 徐文伯传
- 范晔传
- 郑鲜之传
- 裴松之传
- 裴子野传
- 何承天传
- 何逊传
- 颜延之传
- 颜竣传
- 颜师伯传
- 周朗传
- 周舍传
- 周弘正传
- 顾琛传
- 顾觊之传
- 羊欣传
- 羊玄保传
- 江湛传
- 江总传
- 沈庆之传
- 沈攸之传
- 宗悫传
- 柳元景传
- 柳恽传
- 刘悛传
- 刘孝绰传
- 刘
- 宗越传
- 吴喜传
- 曲江公萧遥欣传
- 萧颖达传
- 豫章文献王萧嶷传
- 萧子显传
- 萧子云传
- 长沙威王萧晃传
- 武陵昭王萧晔传
- 桂阳王萧铄传
- 江夏王萧锋传
- 宜都王萧铿传
- 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传
- 鱼腹侯萧子响传
- 王敬则传
- 张敬儿传
- 桓康传
- 焦度传
- 周奉叔传
- 荀伯玉传
- 胡谐之传
- 刘休传
- 陆慧晓传
- 陆厥传
- 庾杲之传
- 孔
- 刘粲传
- 刘善明传
- 明僧绍传
- 庾肩吾传
- 刘之遴传
- 萧劢传
- 长沙宣武王萧懿传
- 萧渊藻传
- 萧渊明传
- 临川靖惠王萧宏传
- 萧正德传
- 萧正则传
- 萧范传
- 昭明太子萧统传
- 萧栋传
- 河东王萧誉传
- 豫章王萧综传
- 萧会理传
- 邵陵携王萧纶传
- 萧确传
- 武陵王萧纪传
- 哀太子萧大器传
- 王茂传
- 曹景宗传
- 邓元起传
- 罗研传
- 冯道根传
- 张缅传
- 吕僧珍传
- 沈约传
- 范云传
- 范缜传
- 韦睿传
- 裴邃传
- 江淹传
- 任
- 江革传
- 贺琛传
- 徐勉传
- 陈伯之传
- 朱异传
- 徐陵传
- 王僧辩传
- 羊侃传
- 羊鸦仁传
- 王琳传
- 始兴王陈叔陵传
- 长沙王陈叔坚传
- 杜僧明传
- 周文育传
- 侯
- 章昭达传
- 吴明彻传
- 鲁悉达传
- 鲁广达传
- 萧摩诃传
- 任忠传
- 傅
- 顾野王传
- 姚察传
- 循吏传序
- 杜骥传
- 虞愿传
- 沈繟传
- 郭祖深传
- 循吏传论
- 儒林传序
- 伏繠传
- 严植之传
- 皇侃传
- 儒林传论
- 文学传序
- 丘灵鞠传
- 丘迟传
- 卞彬传
- 王智深传
- 祖冲之传
- 钟嵘传
- 吴均传
- 刘勰传
- 文学传论
- 郭世通传
- 郭原平传
- 陶潜传
- 戴顒传
- 刘凝之传
- 朱百年传
- 沈麟士传
- 阮孝绪传
- 陶弘景传
- 庾诜传
- 恩幸传序
- 戴法兴传
- 茹法亮传
- 吕文显传
- 茹法珍传
- 孔范传
- 海南诸国传
- 西南夷传
- 东夷传
- 西域传
- 北狄传
- 夷貊传论
- 侯景传
- 王伟传
- 周迪传
- 陈宝应传
猜你喜欢的书
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著。1911年首次发表在《逻各斯》上。作者在这篇论文里坚持和论证了这样一种信念:人类文化的最高兴趣要求一种严格科学意义上的哲学的发展;因此,我们时代的哲学革命必须为严格意义上的哲学设置基础。这种科学性哲学是建立在纯粹而且绝对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现象学才可能提供出这种知识。因此,尽管哲学一直要求成为最高尚、最严格的科学,这种自觉的意愿甚至支配着整个欧洲哲学史中的革命而从来没有被放弃过,但直到现在它仍未能实现。哲学根本还不是科学。这并不表明哲学在本质上非科学。相反,任何领域中严格科学的可能性要求以哲学作为严格科学的可能性为前提;只有后者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具体科学的真正科学性。基于这一信念,作者批判了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和世界观哲学,因为恰恰是它们动摇了把哲学作为严格科学来追求的信心。自然主义只承认物理的东西才是实在的、客观的,它要么否认理念的实在性,要么将其自然化。但是这种客观性、实在性的预设本身是理念的。历史主义同样地存在内在的矛盾。当它在证明绝对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时,在表明这种证明的基础的可能性时,它实际上已经否定了自己。这篇论文写于胡塞尔从《逻辑研究》(1900年)向《观念》第一卷(1913年)的现象学方法过渡期间,可以被看作胡塞尔的前先验思考方式与先验思考方式之间的连结带。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金圣叹,成书于元明之际的《水浒传》,进入明中期以后开始在社会上风行,胡应麟、沈德符、李赞、叶画等人对此书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进行了研究。而金圣叹评点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以其精细的艺术分析和优美的文字鉴赏,掩盖了此前的所有版本,成为三百年间唯一流行的版本。
后西游记
清初长篇小说。40回。作者不详。原题“天花才子评点”,“天花才子”或即为“天花藏主人”。卷首有未署名人写的序(或认为系作者自序)。书写唐僧、孙悟空取经成正果2百年以后,唐宪宗在位时花果山又出一石猴,名齐天小圣,随僧人唐半偈再次西行,复取真经的真解。路上收伏猪八戒之子猪一戒及沙弥,并重新经历千难万险,降妖伏魔,跋山涉水,终于求得真解的故事。此书流传不广,但受到清初学者刘廷玑的好评。他在《在园杂志》卷3中说:“如《西游记》,乃有《后西游记》、《续西游记》。《后西游记》虽不能媲美于前,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若《续西游》则成狗尾矣!”本书虽是神魔小说,但对人情世道多有深含针砭之词,立意比较超脱,具体描写则入世相当深。本书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金阊书业堂刻本。春风文艺出版社于1982年2月出版了于植元的校点本,并将其编入“明末清初小说丛刊”,书后有于植元的“校后记”。
原强
中国严复著。原发表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天津《直报》。系甲午战争后,作者主张自强变法一系列论文中之最重要者。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进化论观点和积极提倡西学思想。阐明国家强弱存亡之大要在民力的强弱、民智的高下和民德的好坏,并据此考察当时中国所处的时势,尖锐指出:中国“民力已苶(nie)、民智已卑、民德已薄”。认为救此危亡,“要政”在效法西方国家“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改革旧制,更革人心风俗,而其根本则在于“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鼓民力”,就是增强人民的体力,禁止吸食鸦片,革除女子缠足的陋俗;开民智,就是设学堂,讲西学,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新民德,就是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强调变法乃“最亟而不可稍或辽缓者”。自强保种又“必朝廷除旧布新”。同时提出自上而下实行改良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作者在该文收入《侯官严氏丛刻》时作了较大的修改,增添了将近一半文字,主要是对“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作了具体的阐述。现收入《严复集》。
天变邸抄
天变邸抄是1626年(明朝明熹宗天启六年约五月间)在北京一份由民间报房编辑发行的邸报。内容集中报道了同年5月30日(天启丙寅五月初六)爆发的王恭厂大爆炸。“天变邸抄”四字是由收录者自己添加上去的,意为报道王恭厂灾详情的邸抄。“天变”源于当时的一条上谕,系因为厂灾爆发正值明朝政局不稳之时,故爆炸事件被理解为上天示警。
近代唯心论简释
贺麟著。1942年6月重庆独立出版社印行。为作者1932—1942年间所发表的论文合集,包括《中国哲学与西洋哲学》、《近代唯心论简述》、《时空与超时空》、《辩证法与辩证观》、《宋儒的思想方法》、《知行合一新论》等论文。作者明确宣称该书是以唯心论观点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各派“特点要义和异同,作提要式的简略叙述”。充分反映了作者力图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宋明理学中陆王心学结合起来,创造一个主观唯心主义“新心学”思想体系的努力和探索。作者认为“所谓物者非他,即此心之用具,精神之表现”。把“心”看作物的主宰和物的本质。用陆王心学融会康德的时空学说,提出“时空是自然知识和自然行为所以可能的心中之理或标准”。用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观点,引申和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否认唯物辩证法的历史地位,而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当作辩证法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对直觉方法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它与矛盾思辩法、形式分析和推论等方法同是任何哲学思考所不可缺少的方法。并且声称他自己的责任是“把直觉从狂诞的简捷的反理性主义救治过来,恢复其正当的地位,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作者认为研究哲学史应该坚持融合贯通中西哲学的方向,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不失根本,以复兴中国文化,发扬中国哲学,“重新建立起新人生新社会的规范和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