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评传
作者:陈贻焮
杜甫传记。陈贻焮撰。此书共为上、中、下3卷,百余万言,分别于1982年、1988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以杜甫生平为线索,以唐代社会为广阔的历史背景,对杜甫的家世、生活、创作、交游作了深入的研究。书首载南薰殿本杜甫像,宋刻本《杜工部集》书影。正文前有林庚序、傅璇琮序,作者自识,书末有葛晓音跋。《评传》的作者没有把杜甫简单化,既没有像封建社会某些士大夫那样把他看成每饭不忘君的诗圣,亦未将杜甫贬成一钱不值的地主老财,只是如实地根据杜甫本人的作品,把受多种社会条件约束的杜甫介绍给读者。诚如傅序所云:“书中往往在一些较为专门性的论述以后,就接着以亲切的笔调向读者介绍杜甫的生活,他的朋友,他的诗歌艺术手法的特点,犹如冬夜围炉听一老友在谈论他所感兴趣的事情。”此书精于考订,敢发新见。既注意有分析地吸取清代钱谦益、杨伦、浦起龙、仇兆鳌,以及现代闻一多、俞平伯、冯牧、萧涤非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又在深入搜罗、考察史料史实的基础上,对诗人的游踪、交往和杜诗的写作年代等作了不少考订工作。同时在介绍杜诗时,往往能阐发自得之见。如对《自京赴奉先咏怀》作者云:“浑成之作,须浑成之体,庶几得其大致;若详加剖析,反赡觉支离。”《评传》注释部分亦颇为详赡。例如,正文引《
章节列表
升序↑陈贻焮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明文霱
文总集。明文霱[yù],明刘士鏻评选。二十卷。 卷首有崇祯七年(1634)朱徽序等序文三篇及 刘怿《举例》(即全书凡例)。收入自刘基、宋濂 至钟惺、谭元春的文章,成书于崇祯初。刘士鏻,字羽石,仁和(浙江杭州)人。崇祯四年进士,官行人。本集为其侄刘怿协助纂辑。清代曾列入《禁书总目》,有明崇祯间刻本。
顾正红之死
独幕剧,田汉著。顾正红之死是计划中的《黄浦潮》(为纪念“五卅惨案”而作)中的一场,写于1931年5月.1933年2月收入现代书局版《田汉戏曲集》第二集,仅此一场。1983年收入中国戏剧出版社版《田汉文集》。大群的工人围在日华纱厂厂部事务室外,等待进去谈判的工人与工厂大班交涉的结果。他们议论着那个代表李阿根能否坚持工人的利益,诉说着工人的苦难生活。顾正红从人丛中站起来,讲解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道理,号召工人起来斗争,说明组织团体的重要,“谁欺负我们中间的哪一个……我们就大家一条心起来反对他,打倒他。这个才叫做有组织的阶级!”顾的演说得到工人的喝彩和热烈响应。事务室的门开了,李阿根出来告诉大家,大班说所提条件他不能作主,要开董事会才能决定哪些可以接受哪些不能接受。李要大家都回车间做工,等待明天的答复。工人们见李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转而推顾正红做代表,大家一拥而上,要冲进事务室去。这时,武装警察举枪瞄准,日本大班、翻译、警长一起从屋里出来,和群众形成紧张的对峙。日本大班故作冷静谦和。他告诉工人,先去做工,等待答复,是最好的办法。如不安分,老板关厂回国,大家都没饭吃。顾正红愤怒地揭露他,说明日本人是看上中国油水多、工资低才来办厂的,决不是来做慈善事业的,“除非老板关厂回国,不然就请回答我们的条件”。工人热烈响应顾正红。警察捉顾,工人拥上去抢自己的代表。大班拔枪向顾射击。顾正红倒地,犹呼唤工人起来斗争。大班吩咐埋伏的警察开枪,工人纷纷倒地。但大群的工人高呼着“不要走了凶手”,向前冲去。
战国策校注[标点本]
又称《战国策鲍注补正》。训诂著作。元吴师道著。10卷。吴氏认为鲍彪虽然纠正了一些高诱的伪漏,但并不尽善。便用姚宏续注与彪注参校,又杂引各书加以考正;其篇第注文,仍按鲍氏原貌,只在各条下面用“补曰”、“正曰”加以增补、订正;书前列出刘向、曾巩所校33篇486章的次序,以存古本原貌。吴氏在《自序》中举出鲍注的大纰缪共19条,评论都很精到;书中随文驳正的,也很有条理。这是《战国策》的最佳注本。有《四库备要》本。
宫室考
二卷。清任启运(1670-1744)撰。启运字翼圣,居近古钓台,也称钓台先生。江苏荆溪(今宜兴)人。雍正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乾隆时历官中允、侍讲学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官至宗人府府丞。精理学,宗朱熹,治经考据精核,着述颇富。除《宫室考》外,有《孝经章句》、《礼记章句》、《周易洗心》、《四书约旨》、《肆献裸馈食礼》、《经传通纂》及《清芬楼文集》等。是书编于李如圭《释宫》之外,别为类次,分为十三目。于宫室之门、观、朝、庙、寝、塾、宁、等威,名物等逐一考证,颇为详核。其说治用李如圭,然比之更为精密,研究钩实,条理井然。虽其考间有瑕疵,然精密详核之处,却可谓穷尽礼经之要。有任钓台清芬楼六种本、续经解本。
楞严义灯
这部“大佛顶首楞严经”,乃世尊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要道。为宗、教之指南,性、相之总纲。诸佛依之为成佛正因;众生依之为解脱要诀。在如来三藏圣典中,求其彻底阐明心性;彻底破妄显真,使人转物同如来,弹指超越无学者,楞严妙法是矣!考其所诠则谈圆理,以明真性,开圆解以示真修,依圆行而证大果。
入楞伽经梵本新译
《入楞伽经》是一部难读的经典。说他难读并非经中名相深奥,而是主旨难明。《入楞伽经》所贯串的,实为佛法修习的最高法门,以当下自解脱为目标。这法门亦即是文殊师利菩萨及维摩诘居士所演说的「不可思议法门」。译著者对本书有详尽的本译及导论,希望对研读该书的读者有所助益,破解疑难。另,WIKI《楞伽经》条:梵文原典的发现及谈锡永译本:梵文原典由一位英国外交官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偶然发现,1923年,日本人南条文雄(Nanjō Bunyū)曾校刊梵文本行世。2005年谈锡永上师根据南条文雄所刊的梵文本,参考现存的三种汉译本和二种藏译本而翻出《入楞伽经梵本新译》。谈锡永,法号无畏金刚(DorjeJigdral),以笔名王亭之驰誉于世。广东南海人,先世八旗士族。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皈依西藏密宗,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阇梨位。一九八六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修习大圆满四部加行法;一九九三年移居加拿大图麟都(Toronio)。早期佛学著述,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通俗佛学著述有《谈佛谈密》、《说观世音与大悲咒》、《谈西藏密宗占卜》、《细说轮回》、《谈佛家名相》、《谈密宗名相》、《谈佛家宗派》、《闲话密宗》等,均由香港博益出版。于香港、夏威夷、纽约、图麟都、温哥华五地创立「密乘佛学会」,弘扬宁玛派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