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例存疑

作者:薛允升
读例存疑

清薛允升著。54卷。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北京翰茂斋刊本。清朝立法,律与例并行。律文自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后,相沿未改。后世各朝多编修例条,与律共同发生效力。各朝编例数目繁多。薛允升长期供职刑部,精熟律例。本书以《大清律例》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为篇目,逐条疏证历朝编订、增删的条例,阐发条例的编定原旨及要点,并指出例与律、例与例之间相歧异的地方。资料丰富,引据准确,所发议论多对清朝立法活动,具有较大的律学理论意义。

薛允升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卢忠肃集

卢忠肃集

诗文集。明卢象升(1600—1639)撰。二卷。象升字建斗,宜兴(今属江苏)人。天启进士。善射,精将略,能治兵。明末抗清将领。崇祯十一年(1638)在巨鹿(今属河北)遇敌,孤军作战,阵亡。明谥忠烈,清谥忠肃。此集其幼子天驭之孙声谐所编,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成书。约二万余字。象升征战一生,阵亡时年仅三十九岁。其诗文多以军中生活为题材。虽其诗多不入格,然所写家书尺牍,忠孝悱恻,忧国忧民,颇为感人。此集原名《忠烈集》,编入《四库全书》时,因清谥号忠肃而改之。康熙二十七年本,《四库全书》本,《乾坤正气集》本。

读禅阅世

读禅阅世

天才诗人、著名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苏曼殊经典名篇结集,著名学者章太炎、陈独秀高度评价苏曼殊并对其推崇备至。苏曼殊文学艺术造诣极高,与弘一大师李叔同并称“南社二僧”,诗人柳亚子盛赞其为“灵界诗翁”“千秋绝笔”!《读禅阅世》收录他大部分作品,他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

重修大广益会玉篇

重修大广益会玉篇

又称 《大广益会玉篇》、《宋本玉篇》、 《今本玉篇》。 《说文》 系统字书 《玉篇》问世后, 唐上元 (760—761) 间孙强稍增多其字, 嗣后原本 《玉篇》亡佚。宋大中祥符六年 (1013年),翰林学陈彭年与史馆校勘吴锐、 直贤院邱雍等奉诏对《玉篇》重加刊定,重修所据为孙强本, 又有增益。孙本总字数为 158641字, 陈等又加51129字, 总计209770字。与原本《玉篇》差别颇大。传本有宋本、元本。宋本有清张士俊泽存堂刻本(也称“上元本”)、曹寅扬州诗局刻本 (也称 “重修本”)。 元本有四部丛刊影印本。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

简称《华严孔目章》、《孔目章》。佛教著述。唐智俨集。四卷。解释“六十华严”中的名数、概念、命题以及经品大意等,具有普及《华严经》知识的特点。列有一百四十四个题目,分别诠释。释文多以“初教”、“终教”和“一乘教”三类分项叙述。有时也采用小、始、终、顿、一乘;小、初、终、顿、一乘;小、初、熟、顿、圆;小乘教、初教、终教、一乘教等不同分类。注释书有宋师会的《孔目章明宗记》一卷。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经

一卷,唐不空译。说念诵普贤菩萨之法。亦先归命礼普贤,乃至观身如普贤等。

宝藏论

宝藏论

全一卷。后秦僧肇(374~414)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内容阐说法性真如之体用等,分为广照空有品、离微体净品、本际虚玄品等三品。论中所说常为唐末洞山良价、云门文偃之语录及宋代延寿之宗镜录等所引用,足证其受禅家之倚重。然此论异于僧肇撰之肇论中诸论,且未著录于刘宋陆澄‘法论目录’(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所收)、梁高僧传卷六僧肇传、隋书及唐书之经籍志等。又本书行文与肇论及僧肇所撰诸经论序之语句颇不相似,反多禅家用语,故疑系唐代禅家伪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