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案汇录丙集

作者:佚名
台案汇录丙集

本书分八卷,为清代台湾关系档案汇录第三集,称为「台案汇录丙集」。所录文件,主要采自「明清史料戊、己两编,惟内有一件取于「史料旬刊」为唯一例外。本书内容以有关台湾行政设施为范围;按其性质区分:卷一有二十一件,为地丁银谷、耗羡、庄租、杂税、监课等报销与减免事项;卷二有十件,为仓储与捐监银谷等事项;卷三有十三件,为各地遭受台风、地震及水旱灾害辨理赈恤暨缓免赋税等事项;卷四有七件,为各地修建城垣、衙署、监狱、坛庙等事项;卷五有十七件,为台谷运销事项,卷六有六件,为科举考试事项;卷七有二十四件,大都灼台民搬眷及禁止偷渡事项;卷八有十三件,大都为台湾舆革事项。综计共录一百十四件中,有乾隆二年四月内阁学士吴金奏请将台湾(府)另分一省之折,终以「应毋议」复议作罢。可知台湾建省之议,并非始倡于清季同、光年间。

猜你喜欢的书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著。茨威格是一位杰出的小说家、翻译家、诗人,还是享有盛名的传记文学大师。同时,他还著有不少脍炙人口的短篇特写。《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他的历史特写的结集。中文本是三联书店根据联邦德国费舍尔袖珍出版社1979年本书第19版译出,1986年2月出版。全书18 万余字。 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星汉灿烂。星光的每一闪烁,都在人类历史中留下动人的一笔,甚至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本书以独特的手法,重现了历史上的12个重要时刻,从拜占庭的陷落到滑铁卢的一分钟,从谱写出《马赛曲》的“一夜天才”鲁热到乘坐火车犹如“炮弹”驰回俄国从而震惊世界的列宁。书中各种人物栩栩如生,事件的来龙去脉尽融其中,使读者也回到了那撼人心弦的年代。茨威格在书序中说,我想在这里从极其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回顾这种群星闪耀的某些时刻,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但我丝毫不想通过自己的虚构来增加或者冲淡所发生的一切的内外真实性,因为在那些非常时刻,历史本身已表现得十分完全,无需任何后来的帮手。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甭想去超过它。本书1928年问世之初,便是当时最受欢迎的畅销书。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读者仍有增无减,是西方新一代青年人最 喜欢阅读的文学作品之一。

明太祖宝训

明太祖宝训

明太祖朱元璋语录汇编。胡广等编纂。永乐十六年(1418)成书,与《太祖实录》同进。十五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六卷。凡五十一子目。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开辟衍绎通俗志传

明代通俗长篇历史小说。全称《新刻按鉴编纂开辟衍绎通俗志传》。凡六卷八十回。题“五岳山人周游仰止集”、 “靖竹居士王黉子承释”。封面镌“钟伯敬先生原评”、 “古吴麟瑞堂藏板”。有图二十四叶四十八幅。首王黉序,署“崇祯岁在旃蒙大渊献(乙亥)春王正月人日靖竹居士王黉子承父书于柳浪轩”。小说从“盘古氏开天辟地”按史叙至“周武王吊民伐罪”。作者颇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开头竟先抬出释迦牟尼云: “西方世尊释迦牟尼佛大放光明,照见天下万国一大部洲,洪濛久闭而不得升降,天昏地暗,神惨鬼愁,犹人居水火之中,奔溺之状,深为可怜”,乃派座下的一位名毗多崩娑那的菩萨转世,左手执凿,右手持斧,以开天辟地,位置日月。此即为盘古氏。盘古功完行满,即返西天。盘古之后,又有天皇、地皇、人皇“三皇”及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五帝”等继续出世以统治天下,以后则叙尧、舜及夏、殷二代,最后,周武王商郊一战,大败殷兵,纣王不得不于鹿台投火自焚, “太公传令,将淫妇妲己、奸臣费仲碎尸万段,百姓鼓舞大悦,天下一统尽属于周”。本书所叙故事大抵本于史书,汇集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杂以迷信之说。文字比较枯燥,叙述甚为拘束。篇幅虽比同一题材的《盘古至唐虞传》增加不少,但也未能创造出生动形像。

古经解钩沉

古经解钩沉

经学注疏汇集。三十卷。清余萧客撰。成书于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余萧客,字仲林,号古农。生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卒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78年)。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十五岁时即通九经,酷爱古籍,曾被直隶总督方观承聘请修撰《畿辅通志》。当时的人称赞他的学问在王应麟、顾炎武之间。后教授乡里,终于清乾隆年间。他的主要著述有《古经解钩沉》、《文选杂题》、《文选音义》、《选音楼诗拾》等。《古经解钩沉》三十卷,自序谓创始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成稿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名曰古经解钩沉,言古以别于现行刊本,言经解不言注疏以并包异同,钩沉则借晋杨方五经钩沉之名。”从唐以前古书中摘录诸经的注疏,按十三经顺序,钩稽排比,注明来源。首为叙录一卷,次周易一卷,尚书三卷,毛诗二卷,周礼一卷,仪礼二卷,礼记四卷,左传七卷,公羊传一卷,谷梁传一卷,孝经一卷,论语一卷,孟子二卷,尔雅三卷,共三十卷。而叙录、周易、左传均各分一子卷,实则三十三卷。其叙录备述先儒名氏,爵里及所著义训。书尚存者不载,或名存而其说不传者也不载。余则自诸家经解所引,旁及史传类书,凡唐以前之旧说,有片语单词可考者,悉著其目。虽有人名而无书名,有书名而无人名者亦皆登载。又以传从经,钩稽排比,一一各著其所出之书,兼著其书之卷第,精校而成。此书反映作者主张搜集汉儒经说,加以疏通,以保守汉人学说的思想。是清代吴派经学学者的重要著作。《古经解钩沉》有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杭州竹简斋石印本,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陶风楼影印本。

地藏本愿经纶贯

地藏本愿经纶贯

地藏本愿经纶贯,一卷,清灵椉撰并序,日本高泉性潡序,悦峰章序,真常序。

法华经玄赞释

法华经玄赞释

佛典注疏。唐佚名撰。一卷。是唐窥基撰《法华经玄赞》的注释书。现仅存一部分,即“第二明经宗旨”至“第六释经本文”的解释。发现于敦煌遗书中,经日本学者校勘后收入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