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自述
作者:蔡元培
蔡元培是20世纪初中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创造者。他明确提出废止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封建教育宗旨。倡导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急务,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初步建立了资产 阶级的新教育体制。蔡元培的教育实践多在高等教育方面。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精简课程,力主自学,校内 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影响全国,以至有人称他为自由主义教育家。《蔡元培自述》是蔡元培先生的自传以及自述性文章的合集。
猜你喜欢的书
古文观止译注
阴法鲁译注。《古文观止》共选录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二百二十二篇古文,是一本流传甚广、影响甚大且传世不衰的文章选本,原为为当时的学童和其他读书人编纂的一本古文启蒙读物,旨在初步了解古文的内容、文体、风格,增长历史、文学知识,认识古代社会以及提高古文阅读能力。这本译注对每篇古文都进行了题解、注释和白话文翻译的工作,译文文笔优美,便于今天的读者学习、欣赏。
张公艺九世同居
简名《九世同居》。杂 剧剧本。元无名氏作。四折,末本。史载张公 艺九世同居,唐高宗封泰山,曾亲临其宅,问睦 族之道,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剧据此而增 饰。写寿张县张公艺一家自北齐至隋唐,九世 同居。张使二子、三子赴京应文武科举,令长子 持家,出资办义学,扶弱济贫。又出资为贫士王 伯清葬父,并赠银两鞍马助其上京应举。王一 举及第,除黄门侍郎,主司春闱,张氏兄弟分中 文武状元。王又向皇帝保奏公艺,帝遣使问其 齐家之道,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帝大悦,赠 绢百匹,为立“孝义之门”牌坊以表彰。有《脉望 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本,《元曲选外编》据此重 印。
爰园词话
明代词话著作。1卷。俞彦撰。全书虽然只有15则,但比较全面地论述了词体的基本特征。俞彦认为词与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也。词亡然后南北曲作;非词亡,所以歌咏词者亡也。”从周王东迁开始,世竟新声。重点是探讨词与诗、音乐之关系。认为自《三百篇》而下,乐府杂歌、近体诗、词、曲,其性质均为可歌的乐府,诗不能合乐,词乃代之而兴。故词虽小道,“得与诗并存”。由此而提出作“词须注意音调”,又不妨作“绮丽”,为明代崇尚婉约轻丽的词风提供了理论依据。
剑关子益禅师语录
剑关子益禅师语录,一卷,宋子益说,善珙、德修等编,林希逸序。南岳下第二十世,嗣无准范。收录其住兴化等三寺的语录以及小参、拈古、颂古、法语、偈赞、小佛事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七套。
苾刍迦尸迦十法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对迦尸迦而说具足惭愧多闻等十法则得为人师。
大方广三戒经
佛教经典。北凉昙无谶译。三卷。是《大宝积经》第一会《三律仪会》的异译本。叙述佛因大迦叶问,说菩萨种种应作、不应作之法。见载于中国历代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