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作者:白寿彝
白寿彝总主编,共12卷、22册,1400余万字,系统地论述了自远古时代至1949年的中国历史。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综合体史书体裁,其中包括编年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图版语表体、史论体及章节体。全书从1979年开始,在数万名专家学者20年的努力下,于1999年全部出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年来部头最 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第十一卷近代前篇(上下册)》本书叙写了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一段历史。上册包括文献资料和研究概况;历史基本线索的综述;典章制度的变革及经济、文化学术、科技、艺术等的发展演变。下册为人物传记,共收入35位中国近代史上的代表性人物,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具体而生动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文字畅达、持论公允,基本上反映了当前学术研究水平。
章节列表
升序↑乙编综述
- 第一章 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兴起和发展
- 第三章 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
- 第四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廷政局的变化
- 第五章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 第六章 外国的经济侵略和官员的洋务活动
- 第七章 商办企业的出现。新阶级的产生。思想文化的变化
- 第八章 中国边疆地区在侵略势力下的危机。中法战争
- 第九章 中日战争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活动
- 第十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维新运动
- 第十一章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 第十二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 第十三章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清廷的“预备立宪”
- 第十四章 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和清皇朝的灭亡
- 第十五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 第十六章 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丁编传记
- 第一章 林则徐
- 第二章 龚自珍 魏源
- 第三章 洪秀全
- 第四章 李秀成
- 第五章 洪仁玕
- 第六章 杜文秀
- 第七章 慈禧太后
- 第八章 奕
- 第九章 光绪帝
- 第十章 曾国藩
- 第十一章 李鸿章
- 第十二章 左宗棠
- 第十三章 张之洞
- 第十四章 郑观应
- 第十五章 康有为
- 第十六章 梁启超
- 第十七章 严复
- 第十八章 谭嗣同
- 第十九章 黄遵宪
- 第二十章 张謇
- 第二十一章 李善兰
- 第二十二章 徐寿
- 第二十三章 詹天佑
- 第二十四章 孙中山
- 第二十五章 黄兴
- 第二十六章 邹容 陈天华
- 第二十七章 章太炎
- 第二十八章 秋瑾
- 第二十九章 宋教仁
- 第三十章 袁世凯
- 第三十一章 蔡锷
- 第三十二章 程长庚 谭鑫培
- 第三十三章 数学
- 第三十四章 天文学
- 第三十五章 气象学
- 第三十六章 物理学
- 第三十七章 化学
- 第三十八章 地学
- 第三十九章 生物学
- 第四十章 医药学
- 第四十一章 科技社团与科研机构
白寿彝其它书籍
猜你喜欢的书
南齐文纪
十卷。明梅鼎祚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 《文纪》,此为其一。此编于酬答之文,参错附录,及误载前代册诰,与诸编略同,而体例尤为琐碎。如:永明五年九月诏,乃《齐书》撮叙其事,而以为诏词;高祖与周盘龙第二敕,明帝手诏王思远,乃只常言五字,只可存为故实,不应以文章目之;按编例,无姓名之文应附于末,而鱼腹侯子响还本奏独列于前; 代拟诸作,例归执笔人,而褚渊 《禅齐诏》,江淹《筑垒教》却未画一;曹景宗《与弟义宗书》、沈约《答陆厥乐蔼书》,犹言人虽入宋,事关齐代;宋顺帝 《答诛黄回诏》,则 《宋文纪》已自为一编,却又隔代阑入此编;刘虬《答萧子良书》已见二卷,又见六卷,等等,失检尤甚。书中如高祖 《与王彦之书》,尺牍误以为世祖; 崔觉 《与妹书》,尺牍误以为崔恭祖,对此间有小小驳正。但如黄回一人,隔数页而重注;曹虎一人,前注见北魏,而卷七又别出曹虎之名,且详注其爵里,矛盾者正复不少。由此,清《四库全书》编撰者仅以其为一代之文、且与他编形成体系,而收其于集部。此书有《四库全书》本。
啸旨
孙广的《啸旨》,是中国古代音乐批评史上第一篇对人声歌唱艺术的独特形式"啸",展开历史考源、方法探索与批评标准探究的专论。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
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简称《长文大洞经》。撰人不详。从内容看,似出于晚唐五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为内丹经典,经文分十九章。内称:人之形神精血皆为天地气化所生。「神者为阴阳气之用也,形者为神气之宅也,阴阳魂魄为精血之神」。故唯有存神养气,固血炼精,方可长生。炼气养神之法称作真一之法。经文曰:「但于身中炼丹田之气壮,生自然之神全,于十二时中守天真之气入丹田宫中,心无乱想,外无别意,不出不入,无来无往,神定自安,此是真一之法」。又论还丹之道,宣称:「但将本元真气自下返于上,谓之阴返阳也;却将真元一气自上还于下,谓之阳返阴也。六阴六阳会合黄庭,还归丹田,神气皆足,故为还丹也。」其说较为简明。
趼廛剩墨
笔记小说集。清吴沃尧撰。凡17则。最初发表于《月月小说》第一年第七号(1907年4月)、第九号(1907年10月)、第十一号(1907年12月)和第十二号(1908年1月),后被收入《趼人十三种》。内容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其中记述了一些奇闻轶事,如《诈贿被侮》、《盗被骗》。今人卢叔度辑校的《我佛山人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4)收有此集。
在医院中时
丁玲的短篇小说,初载于1941年11月延安《谷雨》创刊号。1942年8月载于重庆《文艺阵地》时,易名为《在医院中》。作品描写了一个青年医生陆萍,从上海来到延安后与周围环境产生尖锐矛盾的故事。
五代春秋
北宋尹洙撰。二卷。编年体。宋尹洙(1001—1047)撰。洙字师鲁,北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东)人。世称河南先生。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后因故被贬。其人博学多识,精于《春秋》,提倡简古文风。记载五代历朝政权兴亡大事,起后梁开平元年(907),终后周显德七年(960)。刻意模拟春秋笔法,于史实记叙较为简略。但编次尚属得体,可备一家之言。欧阳修撰《新五代史》,曾约洙分撰,此书或即作于是时,然体用编年,与欧书例异。所载自梁太祖开平元年(907),迄周显德七年(960)。笔削多为不苟,得谨严之意。收入《河南集》。又有《学海类编》、《丛书集成初编》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