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新五代史
作者:欧阳修章节列表
升序↑- 《新五代史》简介
- 梁太祖本纪
- 梁末帝本纪
- 唐庄宗本纪
- 唐明宗本纪
- 唐愍帝本纪
- 唐废帝本纪
- 晋高祖本纪
- 晋出帝本纪
- 汉高祖本纪
- 汉隐帝本纪
- 周太祖本纪
- 周世宗本纪
- 梁元贞皇后张氏传
- 广王全昱传
- 博王友文传
- 康王友孜传
- 唐庄宗皇后刘氏传
- 李克宁传
- 李继岌传
- 唐明宗淑妃王氏传
- 秦王从荣传
- 汉高祖皇后李氏传
- 敬翔传
- 朱珍传
- 庞师古传
- 葛从周传
- 寇彦卿传
- 康怀英传
- 刘寻阝传
- 牛存节传
- 杨师厚传
- 王景仁传
- 贺瑰传
- 郭崇韬传
- 安重诲传
- 周德威传
- 符存审传
- 史建瑭传
- 王建及传
- 元行钦传
- 符习传
- 孔谦传
- 张延朗传
- 李严传
- 李仁矩传
- 朱弘昭传(附冯繫传)
- 刘延朗传
- 康义诚传
- 任圜传
- 赵凤传
- 张宪传
- 萧希甫传
- 刘赞传
- 桑维翰传
- 景延广传
- 苏逢吉传
- 史弘肇传
- 杨邠传
- 王章传
- 刘铢传
- 王朴传
- 扈载传
- 王彦章传
- 张源德传
- 姚洪传
- 王思同传
- 张敬达传
- 孙晟传
- 苏循传
- 李嗣昭传
- 李存孝传
- 伶官传序
- 敬新磨传
- 宦者传论
- 张承业传
- 张居翰传
- 罗绍威传
- 王处直传
- 刘守光传
- 李茂贞传
- 韩建传
- 温韬传
- 朱瑾传
- 王师范传
- 赵繴传
- 李彦威传
- 李振传
- 孙德昭传
- 康延孝传
- 张全义传
- 朱友谦传
- 霍彦威传
- 房知温传
- 王晏球传
- 王建立传
- 皇甫遇传
- 王弘贽传
- 冯晖传
- 皇甫晖传
- 王峻传
- 范延光传
- 安重荣传
- 安从进传
- 杨光远传
- 杜重威传
- 李守贞传
- 张彦泽传
- 王景崇传
- 赵思绾传
- 慕容彦超传
- 冯道传
- 李琪传(附李繵传)
- 和凝传
- 何泽传
- 李崧传
- 贾纬传
- 张允传
- 赵延义传
- 杨行密传
- 杨隆演传
- 杨溥传
- 徐温传
- 李繯传
- 李景传
- 李煜传
- 王建传
- 王衍传
- 孟知祥传
- 孟昶传
- 刘晟传
- 马殷传
- 周行逢传
- 钱繬传
- 王审知传
- 王鏻传
- 四夷附录
猜你喜欢的书
补张灵崔莹合传
清代文言短篇传奇小说。清黄周星 (1611—1680)撰。 见《黄九烟先生遗集》,又见《虞初新志》等选本。唐寅曾作《张灵崔莹合传》,但未见传世。作者在篇前小序又说:在稗乘中见有《十美图》,详载张崔事,因据以作此补传。这是一篇以浪漫主义为基调的作品,笔端充溢着作者的哀感企慕之情。传中说,张灵为明代正德年间吴县人,是著名的才子,家贫而放浪形骸,无意于功名仕进。他认为古今才子佳人唯有李太白、崔莺莺可以当之。执意要寻一佳人为偶。一日饮酒未尽兴,听说唐寅、祝允明等人正在虎丘畅饮,便化为乞儿前去乞饮。此时,崔莹船过此地,张崔一见钟情,但未成言,崔便前往南昌,张日夜怀思。恰值藩王朱宸濠召唐寅去南昌,唐欲乘便成全此事。不料,宸濠将十名美女献给皇上,其中就有崔莹。唐得知,崔已北上。 不久,宸濠谋反,唐佯狂返回吴门。此时,张灵因思念崔莹患病而逝。不久,宸濠事败,崔也被遣回。崔专程来吴,由唐寅陪同前去吊唁张灵,乘人不备崔也自缢身死。由唐寅将二人合葬。明年仲春,唐寅到墓上拜奠,夜梦万树梅花,一天明月,张崔二人先后翩翩而至,张还口吟“花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之句。这本是高启的《咏梅》名句,张将“雪”字改为“花”字。高启因而不允,前来责备。唐一惊而醒。
孝经郑注
郑玄《孝经注》于魏晋之际主要在民间流传,东晋元帝时始立于学官。唐玄宗为《孝经》作注,多引郑注。宋代邢昺作《孝经正义》,用唐玄宗注,郑注逐渐少见。南宋乾道年间,熊克、袁枢得郑注,刻于京口,即京口本。南宋以后,此书散佚。 对《孝经注》从事辑佚工作的,主要是清代学者。主要有:王谟辑《孝经注》1卷,见《汉魏遗书钞·经翼》;袁钧辑《孝经注》1卷,见《郑氏佚书》;孔广林辑《孝经注》1卷,见《通德遗书所见录》;陈鱣辑《孝经郑氏注》1卷,见《涉闻梓旧》、《丛书集成初编·哲学类》;严可均辑《孝经郑注》1卷,见《咫尺斋丛书》第三集;臧庸辑《孝经郑氏解》1卷,见《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一集;黄奭辑《孝经解》1卷,见《汉学堂丛书·高密遗书》、《黄氏逸书考·通德堂经解》。此外,日本学者冈田挺之也辑有《孝经郑注》1卷,见《知不足斋丛书》第二十集、《榕园丛书》甲集。
王学质疑
清代批评王阳明学说的著作。一卷,附录一卷。清初张烈著。张烈(1622—1685),字武承,号孜堂。大兴(今属北京市)人。康熙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右春坊右赞善。参与修《明史》,分纂明孝宗、明武宗两朝。全书分《心即理也》、《致知格物》、《知行合一》、《杂论》、《总论》等五篇。据作者自序称:早年笃信修习王守仁心学,“沈浸于宗门者十五、六年”,后渐觉其非,遂以程朱之学为宗。此书主要以程朱理学观点对王守仁的《传习录》
宗门统要续集
凡二十卷。宋代宗永集,元代清茂续集。又作续集宗门统要。据冯子振续集宗门统要序,知宗永之宗门统要重刻于绍兴三年(1133),元代清茂再附加二卷,亦即增补南岳下第十二世至第十八世,及青原下第十一世至第十四世,共计四○六人,然仅收录一三一人之机缘(共二五九则)。或谓宗永编成宗门统要集十卷,清茂续编十二卷,成为二十二卷之宗门统要续集。本书起自西竺诸佛,继以东土诸祖及前世宗匠,盖所以指导后学与后世作家,并抉剔前人,皆出于文字而直指人心。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说观自在菩萨往昔因缘。
华积楼阁陀罗尼经
佛说华积楼阁陀罗尼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与上经同本新译。佛在阿耨达龙王宫,师子游戏菩萨问佛功德,及供养佛功德?佛为分别,并说咒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