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史论
作者:陈天华
陈天华撰。《中国革命史论》系为批驳梁启超保皇论调而作。梁启超为反对革命,于1904年发表了《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一文,以便“求其论据于历史,鉴其因果于历史”。他宣称,中国与西方不同,中国历来的革命,皆是野心家实现个人野心的手段,都要祸及全国,祸延百数十年,使社会倒退,人口锐减,而且势必造成外族的人侵,所以革命者乃是灭亡中国的罪人。对于梁启超的挑战,陈天华于1905年在《民报》第一、二号上发表了此文,针锋相对地作了批驳。梁启超曾以中国历史上的革命与西方近代革命加以比较,并得出结论,具体列出中国革命有七个方面不如西方,诸如中国有私人革命而无团体革命,中国有野心的革命而无自己的革命,中国有上等、下等社会的革命而无中等社会的革命等等。陈文首先指出,梁的这种比较,是搞错了时代,不同时代的革命是无法相比的。如果要比较中西革命,应该以中西方同时代的革命相比。接着又指出,西方古代的农民革命远不如中国。中国自秦以来,革命多起于民间,与平民革命较接近。革命以后虽未享有自由,然而无特别的奴役制度。西方则不同, “所谓平民团体,其范围极其狭窄(希腊平民、罗马公民,其数极少)也是次等的贵族团体。”所以,在中古以前,西方没有平民革命。再次,又进一步分析了
猜你喜欢的书
宗玄先生文集
唐代道教学者吴筠撰。三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本书为吴筠诗文集。卷首有唐礼部侍郎权德舆序,简述吴筠生平,据称吴筠所作诗文「合为四百五十篇」,现《正统道藏》本仅存五言古诗一零八首,赋八篇,论文三篇。其诗赋多赞咏隐士逸人之高风亮节。咏物抒怀,阐扬玄道。或抨击佛教败坏世风,「侮君亲,蔑彝宪」;「噬儒吞道,抑帝掩王」。其论文三篇为全书精华:第一〈神仙可学论〉,论述常人可通过学习而成仙证道。谓清心寡欲以养生,保精养气以和神,则神仙可致。又谓忠孝廉贞之人「死而不忘」。虽肉体已死而道义常存。可见作者融合儒道两家之人生观。 第二〈心目论〉,假设心目辨难,以明「动心者神,乱心者目」。谓人目光外驰,受物利诱惑,以致心乱神劳而形毙。应守虚契无,窒欲解纷,使内心清静,则神生而形和。 第三〈形神可固论〉,论述摄生长生之术。分为守道、服炁、养形、守神、金丹等五章。其说亦以清心和神,保精固气为主旨。吴筠是唐代著名道教学者,以才情著称。其诗文或铺陈敷采,或典雅清新,叙事论理皆文情并茂,堪称佳品。
上方大洞真元阴阳陟降图书后解
释七图。述阴阳陟降、四象、五行、八卦、九宫、七元等,论内丹之理。疑为房中术。与《上方大洞真元妙经图》似为上下卷,盖亦不早于元。
太清服气口诀
气功著作。不分卷,作者姓名、成书年代不详。本文主要论述内服元气的方法。①说明服元气的原则,曰:“交结无气于肾鼻之间,分阴阳于脏腑之内,吐纳无爽,持摄不乖。”强调以此原则为基础,习炼各种功法。②介绍具体作法,一是说明常见气功功法的作用,即“久作之,自觉(气)通下至脏……后觉鸠中气出,即能与人疗病”。二是分别外气元气法,认为作功应在子时,法在存神泥丸,能存神泥丸则功夫成就。
辽金元宫词
从元代至明、清三朝就陆续有为数不少的文人写作咏辽金元三代的宫词。这些宫词记述了辽金元三代帝王及其宫妃们的生活,对当时的政治、历史和风俗也有生动的描述。又由于这三个朝代都建都于北京。所以当诗人们描写宫廷、苑囿的景色时,宫词又呈现出鲜明的北京地方特色。辽金元宫词作者主要有九个人,其中元六人、明一人、清二人 元六人为: 柯九思,写作元宫词二十五首,保存在 《草堂雅集》 卷 一; 萨都剌,元宫词八首,保存在 《雁门集》 卷四; 杨维桢,元宫词十二首,保存在 《铁崖先生诗集》戊集; 逎贤,元宫词八首,保存在 《金台集》 卷一; 周伯琦,元宫词五首,保存在《近光集》卷一; 张昱有《辇下曲》,咏元宫中事,保存于《四部丛刊续编》本。明朱有燉,有元宫词一百首,保存在《借月山房汇钞》 本中。清陆长春咏辽金元三代宫词,有 《吴兴嘉业堂丛书》 本: 史梦兰,写有 《全史宫词》,其中有咏辽金元三代宫词。柯九思等六人是以本朝人咏本朝的事,他们宫词大多为亲身见闻,掌握了第一手材料,故其在史学上的价值也更高。
贤劫十六尊
贤劫十六尊,一卷,失译,日本快道题记,尾题十六尊。
提婆菩萨破楞伽经中外道小乘四宗论
元魏北天竺沙门菩提留支译,先列僧佉计一,毗世计异,尼犍子计俱,若提子计不俱,次一一破之。